武清区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5048024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清区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武清区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武清区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武清区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武清区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清区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清区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2 页武清区 2015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第卷 1 页至 5 页,第卷 6 页至 12 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卷(选择题 共 36 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刹那(ch) 菲薄(fi

2、) 月晕(yn) 佣金(yn) 量体裁衣(ling)B差生(ch)尽管(jn) 请帖(ti) 生肖(xio) 万箭攒心(cun)C埋怨(mn) 殷红(yn) 拮据(j) 蒙骗(mn) 头昏脑涨(zhng)D惩艾(y) 供奉(gng)勾当(gu) 着想(zho) 靡靡之音(m)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严竣 折中 戊戌变法 与日俱增 遥思远怅B涵盖 寒暄 蛛丝马迹 计日成功 锱铢必较C熨帖 嘉宾 改弦更章 随声附和 轻鸢剪掠D陷阱 脉搏 责无旁贷 蜂拥而上 风采动人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再别康桥中,面对青荇的招摇,诗人心底感叹一句“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人有颗敏

3、感之心,若是普通人面对美景最多也就是感叹个“鬼斧神工”,这时的物与我是有一定距离的。唯独这情趣之人,在美面前想要与美合二为一,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所以,诗人眼中的康桥早已和自己一样,是个_了。(2)专家估计,到本世纪末,世界上 50%到 90%的语言将会_。其实,早在 20 年前就有专家发出过警告:如果有一天,地球上 90%的人类语种灭绝了,那么语言学就是历史上唯一一门看着自己消失的学科。(3)磨盘沿着不变的轨迹,唱着喑哑的调子,没有昏眩,不会烦腻。那磨心里正在进行着一场庄严的法事,这不仅仅是一场生命的蜕变升华,更是繁华落尽后的殷实内敛。A爱美之人消失不仅仅是 更是B性情中人消失不仅仅是 更是

4、C性情中人消亡不仅仅是 更是 D性情中人消亡不只是 并且是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盛大文学”与“唐家三少”的合作,代表着“盛大文学”的作家服务及支持体系更加完备,也标志着“盛大文学”一直标榜的全版权运营模式。B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公安部直接指挥下,通过专案组历时近一年的艰苦努力,作恶 20余年的刘汉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被成功打掉。C深受广大小朋友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这两部动画片被央视新闻联播点名批评,称其存在暴力失度、语言粗俗等问题。第 2 页 共 12 页D环境工作组研究发现,购物收据含有毒化学物质双酚 A,即使人们只是接触收据,双酚A 也能经由皮肤进入人体,甚至可能致癌,严重扰

5、乱人体激素分泌。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有纪传体的史记和汉书等。B盛唐出现了两大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其中王维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C我国现当代诗坛群星璀璨,优秀诗歌众多,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和舒婷的致橡树等。D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装在套子里的人、羊脂球、警察与赞美诗等。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68 题。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沈祖炜强化历史记忆

6、、重视历史记载、尊重历史事实,乃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现代科学主义的张扬,强化了科技的能量,却在无形之中弱化了人文精神的追求。对某些城市来说,相应的后果还在于城市精神的流逝。有时,根据某种需要,随心所欲地解释历史的事情也比比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承载历史记忆与城市精神的人,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的老年人受到了忽视甚至遭到无情打击。如此这样,难道还有敬老崇文可言吗?敬老崇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老者往往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不尊重老人的社会一定很肤浅、很冷漠。所以,我们说的“敬老”,是同尊重历史、尊重传统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说的“崇文”,不仅仅是崇尚文史,而且是崇尚

7、广义上的人文。中华民族一向把黄帝尊为人文始祖,把文明传播的边界列为夷夏之辨的标尺。生生不息的民族传统从来都是强调人文精神的,而人文精神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儒家所谓的“仁者爱人”,说到底也是这个意思。近代文明史说明,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人的创造力的解放。在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所激发的人文精神,曾经大大地解放了人的创造力。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太平盛世,也就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期,都同文化发展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唐朝的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清代的康熙乾隆时期,都是如此。即使在所谓乱世,如春秋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繁荣同样

8、催生了社会的大变革。社会进步需要文治武功,当今中国的和平发展要求强盛的国力,包括经济、军事实力等等,同样需要文化发展所体现的软实力。在此重要的历史关头,历史记忆将唤起民族的文化认同,一座城市所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激发出这个城市的创造力。凡此种种,都会转化为人民大众的人文精神,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中国人历来推崇“读书明理”“通情达理”。对这个“理”的领会和践行,就是“明理”和“达理”,常常同强化历史记忆和弘扬城市精神相一致。从历史记忆中汲取智慧,叫做以史为鉴;从城市精神中获得激励,叫做增强软实力。从中我们可以悟出许多道理,也会变得更加理性。唯有理性,才能体现道理、伦理。这样的道理和伦理属于人文精

9、神的范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第 3 页 共 12 页中国前总理温家宝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面向未来。只有加强文史研究、保存历史记忆、洞悉历史规律,才能鉴史知今、熔铸古今,开辟新的未来。”我们宣传敬老崇文的理念,就是要更好地传承文明,续写中华民族的文明史。6下列关于敬老崇文的说法,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敬老崇文就是要尊重老者和崇尚广义上的人文,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B“敬老”主要因为老者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因此它又同尊重历史和传统联系在一起。C“崇文”主要还是指一种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与产业革命和技

10、术革命关系不大。D民族传统中敬老崇文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7依据文中内容,对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敬老崇文能够使一座城市的创造力激发出特有的城市精神,进而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B中国历史上,由于重视了敬老崇文才使得文化获得大发展,进而出现了所谓的太平盛世。C敬老崇文是一个社会传承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不断走向更加文明的标志。D敬老崇文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老者的智慧和经验,特别是在文明传承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人文精神,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事情。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

11、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近代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进步。C一座城市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转化为大众的人文精神,从而推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D人文精神范畴中的道理和伦理是我们这个社会新时期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2 分)邵道人传李梦阳邵道人者,蜀人也。至庆阳,年七十余矣。道人不欲言,凡所颐指色授,故莫究所自,然见之者率知其异人也。道人馆于钟楼街周家,筑土,被衲,无昼夜露坐。郡中诸子弟少年争事道人。道人凡所颐指色授之,诸子弟少年无不当道人意者。道人喜看病,病者家请往,乃令病者张目,又令其嘘。即可活,道人则目诸弟子,而诸弟子则置饭病者前,道人出其袖中铁尺横饭上,

12、诵大悲咒,已,起尺摩病者曰:“瘥矣!”脱不活,道人则趋而出。病者家以死日请,道人则出其指示,日数如其指数。然道人不取钱,每岁自正月始,活一人,取其布尺里衲,里完,弗取也。病者家脱有见饭饭道人,以碗列诸案。无问多少,道人食之,若加饭,更以碗列之,不食也。若见饭是草恶食,道人即喜食之。曰:“更为造美食?”道人则不食。其见饭或杂荤物,道人曰:“第择去荤物。”终不欲人更造也。道人善饮水,乡野人闻之,争请,愿观道人饮水,道人微笑颔然之。弟子前置水,道人目弟子,令乡野人自置水,亦以碗列诸案,无问多少,道人饮之。若冬月水冰,则闻道人齿间瀺瀺声,顷之,肩踊面红,汗簌簌下若雨也。第 4 页 共 12 页道人与予

13、世父同时,世父患胫疡久不愈。以问道人,道人曰:“此祟也,若往聘于某氏乎?谓其女陋也,将更聘之,女惭而缢死,此其祟也。”世父大惊,伏地顿首曰:“奈何?”道人曰:“今遇我,三日解矣。”三日疡果瘥。居十余年,忽谓诸弟子曰:“吾将归欤。”诸弟子曰:“先生福庆之人,庆之人无敢慢先生者,何遽言归耶?”道人不应。一日,道人令设几三层,而坐其上。诸弟子始悟其归谓死也,环守之。夜有登 几而伺其息者,道人犹挥肱坠焉。夜半,霹雳隐隐起屋脊,若戈士甲马战斗之声。诸弟子震慑伏地,天明起视,则道人死矣。赞曰:子不语怪。若道人者,何如人哉?二氏惑世乱政,而道人口悛悛不欲道辞。急人所难,弊而后已。呜呼,是所谓逃于墨者,非耶?

14、(选自明代李梦阳空同集)【注释】二氏:此指佛教、道教两家。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子弟少年无不当道人意者 当:适合B.道人微笑颔然之 颔:点头C.诸弟子始悟其归谓死也 始:起初D.急人所难,弊而后已 弊:通“毙”,死亡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以碗列诸案 B. 更为造美食不赂者以赂者丧。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C. 若往聘于某氏乎 D. 夜有登几而伺其息者归璧于赵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邵道人“诚谨忠厚”的一组是乃令病者张目,又令其嘘 道人出其袖中铁尺横饭上脱不活,道人则趋而出 若见饭是草恶食,道人即喜食之取其布尺里衲,里完,弗取也 道人令设几三层,而坐其上A. B. C. D.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邵道人无论白天昼夜都坐在露天处,他平常不愿说话,郡中的少年争相侍奉他,他就用面部表情表达自己的想法。B邵道人喜欢替人看病,而且从不收钱,只需病家每年从正月开始,每月拿出一尺布作衣服里子,布够了,便不再拿取。C邵道人擅长喝水,乡里人争相观看。道人让乡里人用碗盛好水摆放在桌案上,无论有多少碗水,他都会一饮而尽。D邵道人临死前的那天晚上,屋脊上发出了金戈铁马般的声响,弟子们都很害怕,第二天天亮,才发现邵道人已经死去。第卷 (非选择题 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