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5046800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怎样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怎样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怎样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怎样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关键。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实施的教学策略是:一问题意识的研究、1、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提问题,或者不敢提问题,其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学习观念陈旧。要鼓励学生勇于批判,有批判才能开拓,才能有问题,才能有创新。课题组通过给学生讲名人故事提高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如爱因斯坦从小爱问为什么,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其次还要提高学生问“问题”的兴趣,消除懒得问“问题”、怕问“问题” 的思想情绪,锻炼敢问“问题”的勇气。再次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不论问题

2、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要觉得不好意识。最后还要要求学生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不要取笑提问的同学。我们通过调查反馈表明由于课前鼓动学生提问的工作比较到位,课堂上多数学生都能提些问题,不懂的问题还展开讨论,有的下课后还继续与老师一起共同问题,学风相当不错,如学习勾股定理的应用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想要检查一下教室的门框是否垂直地面,可是我们今天忘记了拿三角板,只拿了一个卷尺,大家能帮老师想一个方法吗?生 1:可以用卷尺量一下门框的长和宽,再量一下对角线的长看看与的平方是否等于的平方。如果等于,就说明垂直,如果不等于就说明不垂直。师:那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师:你的方法非常好,灵活应用了所学的数

3、学知识。其他同学同意他的做法吗?生 2:要是测量时从现误差怎么办?生 3:我觉的他的方法麻烦,而且万一卷尺不够长怎么办?生 4:其实用卷尺在长上量出 4 厘米,在宽上量出 3 厘米,然后看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否等于 5 厘米,若等于就是垂直的。(立即有同学说,那量取 6厘米,8 厘米,也行啊,因为 3 厘米太下了,不易量取。其他同学也说出了一些勾股数。)师:大家的想法非常好,同学们再想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还能解决哪些问题呢?以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和解答。学生立即讨论起来,课堂气氛进入了高潮。二 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习惯 所谓探究数学问题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讨、深入研究、学习的过程

4、。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问题意识并不是简单提出和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揭示问题本质的发现过程,是研究和发现问题的动态过程。因此,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始终对问题保持一种好奇心和敏感性是提高其问题意识的关键。但我们如何把自主探究变成学生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模式,变成学生自觉的心理过程,使其养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形成渗透式思考问题的研究品质,养成自主研究

5、的学习品质就值得深入研究。 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抓不懈。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知识始于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问题意识” 是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措施之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谈几点体会。 ( 一)、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 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注重的是传授知识,培养的是求同思维和习惯思维。这往往会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思维途径狭窄、呆板、易误入死记硬背的歧途,使学生懒于动脑。而创造思维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高度发展与和谐的产物。

6、敢于提问,先求同后求异,往往易得到最佳的思维效果。但学生发现了问题,却不愿提出来的现象很普遍。学生有问题不向老师主动提出的原因,除缺乏提出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品质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害羞心理,怕同学讥笑,怕老师说笨。归根到底就是缺乏提问的勇气和信心。 学生提问的信心,来自教师的肯定和鼓励。要让学生多问,首先就要增强学生的提问信心。教师一定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学生所关心的问题的意义,应该承认学生的需要和价值观,尊重学生的意见和选择。教师要放下“教师的权威”,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和谐的学习氛围,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不断鼓励学生,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就是向常识挑战,

7、要勇于发问、敢于质疑,它是刺激人脑积极向上的有效方法。如学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学生对课本中这个定理的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感到陌生,存在疑惑。我不急于向学生讲解,而是由学生在全班上提出问题,针对关键给予点拨,让全班学生再思再议,发挥集体智慧,合作分析解决问题。甲学生提出:“这一定理的证明思路和方法,又新又陌生,是怎样想出来的?”乙学生提出:“ 对这个定理的证明,可以用别的方法来证明,课本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来证明?”我首先针对甲学生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讨论解决并回忆全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了课本中为什么要“延长 DE 至 F 使 EF=DE,连结 CF”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对课本的证明思路和方

8、法理解畅通。乙学生提出可用别的证明方法的带动下,全班学生积极合作探索,通过添加不同的辅助线,运用平行线、三角形相似、平行四边形等知识得出这一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体验合作学习成功的乐趣。 只要善于观察,用心思考,不难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和自己的看法,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发表不同的学习感受和见解的机会,使他们在“一事多论、一知多用、一题多解”的学习活动中放射智慧的火花,培养学生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 创造思维都是在提出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因此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便成了

9、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的问题能否提出来,关键在于教师是如何引导同时还取决于教师是否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教学的成功不是取决于教学内容的总量有多少,而是学生有所得、有所收获的多少。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多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使其真正参入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益。 在平日的数学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充分利用学生感受后的兴奋状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挖掘学生大脑潜在的能量,使学生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便于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提出好问题,关键是创设学生提问的情景。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景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即教师要创设适当的情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