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全日制高中《数学》第一册(上)P70—74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64KB
约9页
文档ID:15040405
人教版全日制高中《数学》第一册(上)P70—74_第1页
1/9

人教版全日制高中《数学》第一册(上)P70—74 1234-438765y=2xy=( )x12四川省荣县中学校 刘志刚一、教材分析1.教材背景指数函数是在学习了函数的现代定义及其图象、性质,掌握了研究函数的一般思路,并将幂指数从整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之后,学 习的第一个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是《函数》一章的重要内容本节内容分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 习指数函数的概念、 图象、性质;第二、三课时为指数函数性质的应用,本课为第一课时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既是函数内容的深化,又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指数函数的研究 过程中蕴含了数形结合、分第 1 页类讨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通 过 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培养学生的函数应用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二、重难点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对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节课重难点如下: 重点:本节课是围绕指数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并依据图象特征归纳其性质展开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难点: 1、对于 和 时函数图象的不同特征,学生不容易归纳认识清楚a10因此,弄清楚底数 a 对函数图象的影响是本节的难 点之一。

2、底数相同的两个函数图象间的关系三、目标分析1.知识技能目 标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2.过程性目 标通过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过程,完善认知结构, 领会数形结合、分 类讨论、 归纳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3.情感、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的理性、严谨及数与形的和谐统一美,展现数学实用价值及其在社会进步、人 类 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四、学情分析1.有利因素学生刚刚学习了函数的定义、图象、性 质,已经掌握了研究函数的一般思路,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2.不利因素本节内容思维量较大,对思维的严谨性和分类讨论、归纳推理等能力有较高要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五、教法学法根据对教材、重难点、目标及学生情况的分析,本着教法 为学法服务的宗旨,确定以下教法、学法:探究发现式教学法、类比学习法,并利用多媒体 辅助教学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数学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现代教育原则依据本节为概念学习的特点,类比学 习函数的一般思路,以问题的提出、问题 的解决 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 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心灵愉悦的主动认知过程。

第 2 页六、教学过程设计复习旧知 → 新课引入 → 探索新知 → 知识扩展 → 课堂练习 → 课堂小结 → 课后作业七、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函数的单调性反映了函数哪方面的特征?答:函数的三要素包括:定义域、值域、 对应法则函数的单调性反映了函数值随自变量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一种趋势,例如:某个函数当自 变量取值增大时对应的函数值也增大则表明此函数为增函数,图象上反应出来越往右图象上的点越高2.新课引入观看视频解答下面两个问题:问题 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一个分裂成 2 个, 2 个分裂成 4 个……, 这样的细胞分裂x 次后, 细胞个数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为:y=2 x(x∈N *)问题 2:铀核裂变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它的裂变方式称为链式反应,假定 1 个中子击打 1 个铀核,此中子被吸收产生能量并释放出 3 个中子,这 3 个中子又打中另外 3 个铀核产生 3 倍的能量并释放出 9 个中子,这 9 个中子又击中 9 个铀核……这样的击打进行了 x次后释放出的中子数 y 与 x 的关系是:y=3 x(x∈N *)提问:y=2 x 与 y=3x这类函数的解析式有何共同特征?答:函数解析式都是指数形式,底数为定值且自变量在指数位置。

若用 a 代换 两个式子中的底数,并将自 变量的取值 范围扩展到实数集则得到……)3.探索新知〈一〉指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函数 y=ax(a>0,且 a≠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提问:在本定义中要注意哪些要点?1 自变量 x2 定义域 R3 a 的范围 a>0,且 a≠14 定义的形式(对应法则) y=ax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规定定义中 ?10a且将 a 如数轴所示分 为: , , , 和 五部分进行讨论:a第 3 页(1)如果 , 比如 ,这时对于 等,在实数范围内函数值不存在;0axy)4(21,4x(2)如果 ,无 意 义时当 时当 xa,0(3)如果 , ,是个常值函数,没有研究的必要;1axy(4)如果 或 即 , 可以是任意实数010且 x* 因为指数概念已经扩充到整个实数范围,所以在 的前提下, 可以是任10a且 x意实数,即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 R〈二〉指数函数图象指数函数的图象是怎样的呢?先看特殊例子(将同学们分两组用描点法分别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第一组:画出 , 的图象;第二组:画出 , 的图象。

xy2x)1( xy3x)1((及时指导学生作图,然后播放已经做好的函数图象,让学生比较与自己所画出来的有哪些异同点 )提问:此两组图象有何共同特征?当底数 和 时图象有何区别?10a〈三〉指数函数性质根据指数函数的图象特征,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提炼指数函数的性质,完成下表:a>1 0

从图上看出 只需 84x0.yx答:约经过 4 年,剩留量是原来的一半例 2 说明下列函数的图象与指数函数 的图象的关系,并画出它们的示意图2x⑴ ;    ⑵1xy2xy解:⑴比较函数 与 的关系:1x与 相等,3122与 相等,y与 相等,13…………第 5 页由此可以知道,将指数函数 的2xy图象向左平行移动 1 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 的图象12xy⑵比较函数 与 的关系:2xyx与 相等,13与 相等,022与 相等,3y1…………由此可以知道,将指数函数 的图象向右平行移动 2 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2xy的图象2xy4、知识扩展〈一〉考古中的指数函数是具有放射性的碳同位素,能够自发地进行 衰变,变成氮,半衰期 为 5730 年,14C活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环境交换碳元素,体内 的比例与大气中的相同14C植物枯死后,遗体内的 仍在进行衰变,不断减少,但是不再得到 补充因此,根据放14C射性强度减小的情况就可以算出植物死亡的时间测年方法进入考古学研究被誉为考古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将考古学研究中得到的相对年代转变为绝对年代,给考古学带来了质的飞跃,使研究更加科学化,促进了考古学研究的深入。

其中测算公式是一个指数式 57301()2xy〈二〉音乐中的指数函数钢琴是一种用琴槌击弦而振动发声键盘乐器从左往右逐个试弹所有琴键,我们听到琴声逐渐由低到高,这是因 为琴声的高低与琴弦振动的频率有关,而琴弦振动的频率又与琴弦的长度有关粗略地 说,琴弦 长则振动慢, 频率小,故发出的声音低;琴弦短,则振动快, 频率大,故发出的声音高音域宽度自大字二组 的A2 至小字五组的 根据5c“十二平均律 ”的法则,任何 两个相邻的键所发出的音相 差半音阶(100 音分),它们的 振动频率之比是一个常数 Q, 设最低的第一个音 A2 的频率 是第 6 页a,则第二个音 #A2 的频率是 aQ,第三个音 B2 的频率是 aQ2,……另外,音高每提高八度(如 A2 到 A1)频率增大为原来的 2 倍,而八度音域内包含 12 个半音(连续的 7 个白键和 5 个黑键),所以,第十三个音(A 1)的频率是第一个音(A 2)的频率的 2 倍故,即 1Q2另一方面,弦振动的频率与弦长成反比所以,从左向右,相邻两弦的长度之比是常数 q=1/Q,从而有 q12=1/2设左边第一根弦的长度为 ,则第二根弦的长度为 ,第三根弦的长度为 ,l lq 2lq……如图,取第一根弦所在直 线为 y 轴,各弦靠近键盘的端点所在直线为 x 轴建立坐标系,相邻 两弦间的距离为长 度单位。

这时,将弦的另一端点(上部)连成光滑曲线,那么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 都满足函数关系 )xxl若令 ,则 ,可化为 logqcxylcyq经过适当平移,就可知道光滑曲线是指数函数 的图象— —指数曲线xy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我们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发现自然界的奥秘5、课堂练习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15)2(3)( xxyy2、函数 y=a2x-3+3 恒过定点 3、作出函数 和 的图象,并 说明12xx这两个函数图象与 图象的关系y4、如图是指数函数① ,② ,③ ,xaxybxc④ 的图 象,则 a,b,c,d 的大小关系是(   )xydA. 1abcdB.C. D. c6.课堂小结设问: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应当注意些什么?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弄清楚底数 和 时函数1a0图象的不同特征及性质是学好本节课的关键所在7.课后作业①课本第 73 页习题 2.6 1、2②收集关于指数函数应用的相关 资料,通过分析整理,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报告八、课后反思〈一〉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第 7 页1.学生可能把自变量在指数上的函数都认为是指数函数,应予以及时纠正。

2.若学生质疑指数函数单调性结论的正确性, 应先肯定质疑是正确的,因为用图象观察归纳出来的结论,必须经过严格证明才是可靠的!但由于教材对此不作要求,因此,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可自己尝试证明〈二〉本课设计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1.本课设计在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进行了知识的扩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2.本课设计时考虑了学生在学习中最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采用合理方式进行引导、解决3.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始 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习过 程成为学生心灵愉悦的主动认知过程,做到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附:板书设计第 8 页古山中学徐朝阳对四川刘志刚《指数函数》的评论此教学方案是依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及本人的教学风格并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设计一、选材:本节课选取的内容为数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知识指数函数既是函数的深化,又是学习对数函数的必备,通 过本节内容的学习, 让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二、理念:本节课的教案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的每一个 环节 中均设计了问题,始终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 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 进行, 让课堂活动变得生 动而愉悦。

三、注重知识扩展,本课设计时有意识的选取了“细 胞分裂”、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