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建筑》读后感

上传人:jinj****n229 文档编号:150228636 上传时间:2020-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向新建筑》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新建筑》读后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柯布的美学毅力为民众建造现代建筑粗粗读了一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这本书是柯布西耶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一本颠覆传统建筑理论的建筑书籍。柯布西耶宣扬的建筑应该是“机器”,是为人服务的,并且应该是为公众服务的,而不应该是为某个特权阶级服务并且被利用。他的这一思想直到今天依旧是先进而具有指导意义的。通过查阅一些资料,得知这本走向新建筑是由系列杂志新精神重新汇编而来的。1920年,夏尔爱德华(即勒柯布西耶)和他的两个朋友创办了一本叫新精神的杂志。除了请了一些当时的“前卫”建筑师和艺术家写零星文章,杂志上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他们自己写的,为了让作者显得更多,他们每个人都用多个笔名。这个时候,

2、夏尔爱德华开始正式用勒柯布西耶这个笔名。1923年,柯布西耶将他发表在这本杂志上的12篇文章收集整理出版,形成了他这本影响力极为广泛的书走向新建筑。这本书的法文原名为VersUneArchitecture,英文版才译成TowardaNewArchitecture,法文版的书名没有任何表示“新”的字眼,反而显得更为确信,不可商量,表达出“这个时代的建筑就务必是这样,这才是建筑”的意味。不难从书中看出柯布西耶当时的年轻气盛,他在向他的同行们,向那个时代的人们发号施令:建筑必须改变在古希腊建筑之后那种在构造做法和装饰上磨磨叽叽的发展方式,伟大的,甚至是好的建筑,都不是这样诞生的!多么犀利的语锋,多么

3、激进而富有煽动性的思想!回到开始所说的他的所谓建筑是“为公众服务”的,他曾经说过,“工业像一条流向它的目的地的大河那样波浪滔天,它给我们带来了适合于这个被新精神激励着的新时代的新工具”,看看远洋轮船、飞机和汽车,那么,建筑为什么不能变成居住的机器。他又说,“必须树立大批量生产的精神面貌:建造大批量生产的住宅的精神面貌,住进大批量生产的住宅的精神面貌,喜爱大批量生产的住宅的精神面貌”;由此可见,他的为民众建造现代建筑的想法是多么肯定!再回到这本书,本书的整体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工程师的美学建筑给建筑师先生们的三项备忘,即 1. 体块2. 表面 3. 平面。第一部分是对新时代建筑的基

4、本理论的论述,他系统的论述了新建筑的基本理论要从基础的体块,表面与平面三方面把握。同时他还从旧的建筑的成就中总结出“基准线”的概念,这使新建筑在设计上有了可遵循的东西,使今后的新建筑在发展中有了理论基石和法则。在今天,我们的建筑贯彻柯布的理念已经比那个时代多很多了,但是,真正能够做到将柯布所说的“体块”、“表面”、“平面”以及“基准线”等要素充分协调还是非常难得的。现在的建筑人,都沉浸在设计的风格化中,沉浸在物质世界里,再也无法静下心来品位80年前的著作。可它,我觉得对现在依然有学习的价值体块,你能使他充满美吗?表面,你能使它加强体块的抑扬顿挫吗?平面,你能使它富有思想吗?基准线,又有几个人会

5、完美的运用? 社会的浮夸,金钱的引诱,功利的追求,都已经蒙住了我们的眼睛。第二部分是柯布西耶通过对当时社会中新出现的远洋轮船,飞机,汽车等工业革命带来的产物进行的分析,试图向广大建筑师生和建筑行业人士阐述这样的理论除了显露结构和功能寻求外,建筑还有其他的意义,它也有数学的逻辑,哲学的思想,艺术的多样性尽管在一般人看来这些还不太明显,但在有为的建筑人看来,好的建筑的建造这一过程中凝结着多少东西。柯布西耶等一代代有为的建筑人相信,民众居住在好的建筑里生产生活时,是会感受到好的建筑给他们带来的欣慰和喜悦的。第三部分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章节。柯布西耶用大量的设计,证明大批量生产住宅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尤其

6、在当时一战后的背景下,需要大量的可快速建造的住宅建造出来。也正是在这时,柯布西耶证明了他的新住宅比之前传统的住宅更为经济,适用,(虽然不一定美观)。也正是用“住宅”这种工具,法国人完成了对旧式建筑形式的彻底挑战,新住宅是战后的需要,是建筑革命的需要,更是社会革命的需要!在面对新旧建筑的交替之际,柯布西耶没有与旧事物妥协,反而是以一名革命者的姿态,彻底的推翻了旧的建筑审美观和旧的建筑人文精神,这也正是这本书历经百年,至今读起来仍感心灵震撼的原因。当然反对柯布西耶的人还是有很多的,不管是当时还是现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建筑师兼建筑理论家文丘里发表了作品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用意就是想为走向新建

7、筑挖上一个坟墓,骂其只要“功能”,不要“审美”。这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在上个世纪的一场生死之争;现代的人则认为时代不同了,有些人认为柯布西耶根本就是对古典主义的无视;还有些人认为他的这套理论对现在的建筑来说再起不到太大作用,已经过时或者太过偏激。在水泥,玻璃这样的新材料面前,那些所谓的理论应该是很明显的,他只不过先声夺人,最多也不过是提早总结了一下,谈不上预言。就比如Mies,并没说,但是已经做了。当然了,先声夺人总是占优势的。冷静地看这本书,结合建筑和城市的发展、人类的发展,柯布西耶的某些观点确实是吓人的,如果真的听从了他的话,拆除旧建筑,建立起“居住的机器”,那世界将变得何其冷漠、

8、凄凉。但也正像他倡导的那样,钢和钢筋混凝土变成了重要的建筑材料,大面积的平板玻璃、平屋顶果然成为了现代建筑的主打形式,我们的家虽不是“机器”却真的来源于标准的户型单元。说到这里,我觉得建筑是“机器”莫不如说建筑“像机器”。像机器一样严谨,精致,可以快速的生产这可以认为是机器美学,怎能说它只要功能而没有审美呢,就算是的话,这也是时代和民众的需求,在那个背景下,经济快速的建造,并有合理适用的功能的需求大于一切!关于对古典主义的无视,ABBS上一位在法国读建筑的学生据理力争:柯布西耶以现代大师居称但要注意的是他的建筑观念是从“古老的东西中提取的理念”!他参观过的古城古建筑比任何现代建筑师更多更深!遗

9、憾的是,我们现今的建筑和城市,原有的多样性正在逐步流失,而被打着“现代建筑”旗号的懒惰设计侵蚀着,缺失了多样性之后,建筑将何其乏味,即便数目众多也可能不意味着高效和有效。像柯布西耶这样的人已经太少太少了。柯布西耶的一生,都在不断地修正完善着他自己的思想体系,走向新建筑是这个体系中的起点,那种“新精神”从未改变。他不断战斗,推翻旧的,树立新的、更好的,因为他也深知,建筑远不只是居住的机器,而应该是人类精神的瑰宝。他后来的很多作品正展现了人的想象力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它们是不可复制的,与自然和历史深深地融为一体。在读这本书时,脑海里总会不时闪过中国建筑的影子,心中不免会有些沉重。先撇开应该是现代还

10、是复古,我们现在忧心忡忡的是如何保证未来的建筑成为中国建筑的精华,而不是像我们曾经有的大型建筑那样,因为好大喜功、长官意志,以及艺术上的不讲究而成为世人的笑柄。在近20多年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各地出现了不少花费了大量金钱却毫无个性的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面目雷同的新兴城市遍布祖国各地,原有的古建筑群落受到新建筑的污染和破坏,這個對中國現代建築發展绝对有很大的阻礙。中国建筑何时步入正规?中国建筑何去何从?当你再读美的历程,没准你就会对中国的美学颇有收获,走过“美的历程”,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向我展示的是一张意味隽永的长卷,社会在变迁,民族的心灵在变迁,而历经千年的所谓“美学毅力”是唯一不变的,只要这一根本的“灵魂”长青,我宁可还是会相信未来的中国建筑定会熠熠生辉!不难看出柯布也有着这种“毅力”,他有着对人和建筑的执着,有着对“美”的狂热。那么,就请为伟大的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美学毅力”致敬!也为未来的中国建筑加油! 金峻锋 长安大学 建筑学三班4101050316柯布的美学毅力 为民众建造现代建筑走进新建筑读后感 姓名:金峻锋 学号:4101050316-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