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态学论文

上传人:jinj****n229 文档编号:150183572 上传时间:2020-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形态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城市形态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城市形态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城市形态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城市形态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形态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形态学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城市形态的演化浅识 【摘要】上海城市形态具有吴越地域特征。历经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近现代西方与东方经济、文化的交融,其城市形态演化早已日新月异。伴随着这种变化又影响着人类生活与价值的形成与发展。【关键词】城市形态 演化 交融【正 文】1 城市形态演化的本质城市的历史1.1 上海城市形态演化缘由“两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近代上海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迅速崛起,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可谓是一奇迹。追溯上海的文明渊源,可以发现在上古时期其文明已有相当水平。据考古资料表明,上海文化的滥觞时期始于据今5900-4900年的崧泽文化。崧泽文化属于新石器时期母系氏族社会过渡的阶段。

2、在崧泽文化的古遗址中,发现了捕渔的网坠,织网用的靴形器、捻线的陶纺轮以及狩猎用的剑簇、石刀、骨锥、牙刀等与渔猎有关的遗物,上古时期上海的物质文明程度据此可以略窥一斑。之后春秋属吴。战国先后属吴越、楚。秦汉以后分属海盐、由拳、娄县诸县。唐天宝十载(751年),吴郡太守奏准设立华亭县,上海地区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春秋时代的吴越文化奠定了上海城市形态演化的根基。吴越文化是水之文化。从上海老城厢中可以看到,传统的城市形态是一个布局相当合理的水乡都会,整个老城依水而建,四周宽阔的城濠和外河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干线,城墙中开有六处城门,其中有三处就是水门。城内河巷相依,纵横有序,呈现出江南城市典型的城市

3、形态。因此,水曾经是上海城市形态中一个相当主体的元素,水于上海已经不是纯“自然景观”,而是城市的文化景观。上海城市形态呈现沿苏州河由东向西延伸,顺黄浦江由南向北拓展的态势,表现出亲水性轻柔与细腻的特征。其次,吴越文化中经济与文化是并重的。上海城隍庙老城厢是自明代建庙宇以来逐步形成的庙市结合的商业、完宗教活动区,各类商铺、摊贩借城隍庙会之光,形成了至今仍名扬四方的城隍庙集市。将封建祭祀场所与文人雅士隐名遁业之处变为热闹的商业集市,也正是吴越地域文化中重商重利的映射。再次,吴越文化具有开敞气质。上海西联内陆,东濒大海,自开埠以来就是一个中原文化、闽粤文化与吴越文化交融汇通之地。从豫园湖心亭(建于1

4、784年)的极为自由的建筑形式便可略见一斑,其多边形不规整的平面,大小各异的尖顶和短脊歇山屋顶,前后参差、高低错落,呈现出一种放任不羁的非正统体态。上海城市形态作为地域文化的一种文化信息载体,生动的诠释着城市文化的内涵,同时吴越文化的浸染也是上海城市形态演化的缘由。1.2上海城市形态的变异 自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西方文化的引入对城市形态构成一种强烈的冲击。许多西方建筑师,在西方复古主义和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影响下,将学院派的构图规则和个性化的修辞手法融为一体,并且兼收并蓄。这一时期的建筑作品几乎囊括了西方复古主义时期和建筑运动初期各国的典型建筑风格。这一时期上海城市形态开始由传统的吴越文化造就

5、的水乡都会转向一种多元、复杂的城市形态,是一种充满矛盾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并存。这种强制性的文化冲击,使上海千百年来的城市精神受到震动,使得城市形态既有协调和谐、也有矛盾与冲突的方面,既有历史的沉积、又有着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断层。上海在1920年至1940年间大量建造的石库门里弄住宅、联立式新里、独立式住宅和花园住宅连同它们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都反映了这一时期上海城市形态的变异。丰富多元的里弄建筑,巧妙的将传统建筑原型与西方建筑语汇相融合,谱织出上海独特而和谐的居住环境。今天上海居住形态具有相当的兼杂性,不同时代片段中形态的变异也形成了上海城市形态特殊的个性特征。从现代的上海城市形态和空间布

6、局的现状来看,还是以中心城区为主。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中心城区形成了“圈与点”组合的形态结构。有内环、中环、外环三个“圈”;有中央商务区、金桥、张江、虹桥、漕河泽等多个“点”。二是外环线以内开始以第三产业和都市工业集群,形成具有世界级城市特征的中心城区产业体系,并预示着仍将有一部分存量或增量的制造业产能以及相应的人口溢出中心城区。三是从六大支柱工业转化,逐渐形成东、西、南、北四大工业基地,并且呈现点状增强增大以及“东西吸纳增量为主,南北吸纳存量和增量并举”的发展格局。四是全郊区散布着130多个城镇、近300个各类经济开发区,以及生产规模较小、生产组织高度分散的农业生产体系。2上海城市文化魅力

7、的价值观海派文化的特性2.1海派文化的生成与发展海派文化是指在同一场所不同时代特征、不同地理分野、不同审美追求的文化形式融合共存,海乃“海纳百川之喻意”。上海作为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新文化的发祥地,海派文化既有多样又兼容、敏感又合时宜、实效又富于创新的特性,又沿承了吴越文化对生活理解的细腻。海派文化源于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强制性的侵入,然而这种充满矛盾的传统与现代的共存,使得上海成为多种文化汇聚的结合点。2.2海派文化的困境媚俗与保守对于上海,传统文化在地方历史上的再现与西方文明的介入一直在共同构筑着城市文化演进的动势,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文化拼贴的城市图景。好莱坞的商业电影、麦当劳的鲜艳标识、装饰

8、艺术派的建筑顶部的构架还有已成为一种时尚标识的欧式复古建筑都说明了这种城市文化的现象媚俗。齐康先生曾有言“上海的浦东新区像个曼哈顿,从浦东望浦西和从浦西望浦东几乎一个样,上海的历史建筑只是历史留下的一层皮”。上海城市文化趋同的现象在无法避免中也已成为现实。然而媚俗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保守。上海作为有着清晰的建筑风格历史的城市,这一现状从商业古迹的大量开发,从在上海相当有市场的迪斯尼式的虚假的历史建筑就可略见一斑。对于上海,老城厢明清时代的仿古建筑、旧时殖民时代的复古主义建筑,已经成为凌驾于城市生活之外的一种象征,然而它离今天的生活是那样的遥远。2.3海派文化与建筑建筑文化突出表现在建筑的风

9、格特征上,所谓海派建筑,应当是中华民族文化融合地域性文化并有选择性吸收外来先进建筑文化在建筑艺术上的体现。海派建筑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包容性:海派建筑特色的魅力,就在于其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大家风范。尤其在上海的石库门建筑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中西文化共存这一特点:石库门住宅的结构布局源自中国传统住宅院落的模式,但总体布局却采用了西方联排式的方式,这是出于对土地利用率的考虑,以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有些石库门入口的门套上做有巴洛克装饰的山花,但黑漆大门上的门环又露出中式的痕迹,建筑很多地方都采用了西方建筑的装饰形式和图案,但住宅内部的空间却是一派典型的中国民居室内场景。可见,海派建筑具有很强的包

10、容性。创新性:上海的近代建筑史可以看作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的一个缩影,因为它始终站在近现代建筑演变浪潮的前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新思潮的引入,新材料的发展,上海的建筑师们已很好地将西方住宅文化与本地居住理念融合在建筑设计中。又如,石库门的房型迎合上海人居住的习惯,使用适宜,注重生活空间的营造;在后期新式里弄的造型风格设计上,并不一味沿用传统和西方的风格,而是结合现代建筑的理念,创造出新的样式。1960年代以来后现代派和新理性主义都分别提出了重返乡土与场所复兴的理论,而实质上海派文化其源于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价值取向也不仅仅是“技术人文主义”、地域性与民族性,而是一种更高明的保存曾经伟大文

11、化资源的方式。上海住宅的多样性,正是海派建筑所具有的最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既讲建筑质量,又注入了多种文化。除住宅外,上海外滩50多幢风格迥异的高层建筑群,就被人们称之为万国建筑博览会。在这里,可以看到新古典主义的原汇丰银行大楼,折衷主义的沿江海关大楼,文艺复兴形式的和平饭店南楼,注重装饰艺术的和平饭店北楼和带有中国传统符号的现代建筑中国银行大楼等等。正是上述这些上海住宅和其他建筑的多样性,形成了上海海派建筑的特色。但在今天海派文化面对着技术对城市文化消蚀的困境时,它需要做出一种独特解答,即以一种创新的姿态完成文化的延续和补足文明断层、维护文化特性。这正是海派文化精神本原的珍贵所在,它不同于

12、普通的传统文化保护与继承方式,保护弱势文化。这在当今一些有着深厚文化底韵的城市中是常常被困扰的问题。海派文化创新的精神内涵使得其对历史的、异域文化的传承具有相当的选择性,这是一个充分争议演变、排斥和创造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探求现代化与本土化的过程。3城市风采的发展观走向新的未来3.1从迁移、动荡趋向稳定、固有上海在1990年代后期城市轮廓线的变迁速度是惊人的,相比于19501990年代城市形态缓慢而悠闲的变迁速度,上海“三年大变样”的建设速度使城市形态处在从迁移、动荡趋向稳定、固有的历程中。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已经在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演进,城市的功能更新与产业重构,使得城市空间形态

13、面临着结构性的矛盾。准市场经济下土地要素市场化推动的城市高密度的复合开发,级差地租导向下地产市场的过度开发,和初露端倪的社会阶层的分化等等现象使人们陷入一种迷惑,城市的肌理在大规模的旧城更新中曾经一度出现断裂,城市中心的向心精神随着大量居民的迁出也在消失,可认同的场所淡化了,城市生活的灵魂似乎开始飘忽不定,与传统的上海相比失落感是很显见的。这种动荡使得城市在经历结构性的重整后,规划师与建筑师在进行着种种尝试,它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人类与自然”,“传统与现代”, “国际性与地域性”的二元纷争和对立,更主要的是多元化的交融与认同。新的城市形态与新的城市文化正在趋向稳定和固有,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毫无疑问

14、有着成功的喜悦也有着失败的体验。3.2东西方文化的共生与交融再塑城市的风采卡斯蒂尔(M.Castells)曾写到:任何地域限定的地方社会,必须保持它们的特色并立足于其历史的根源,诚然传统价值观可以提供力量和特色,但也可能在发展过程中接受今天。上海是有着浓郁东方文化根基的都市,海派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几十年中,一直在遵循着一种自觉的追求,用以表现对某一传统场所精神的尊重。然而,海派文化从来又都是西方文化元素的混合体,在被动性交流的早期,东西方文化元素是一种相持与并存的状态,在磨合数十年的今天,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出现文化共生。这种文化的共生,创造了地域性与国际性、历史与未来、东方与西方对话的语境。在这种

15、跨文化的交流中,上海城市空间形态已从苏州河畔、黄浦江的内向集聚,随着时光的推移,向着东海之滨、更宽广的地域扩展,由历史上的江南小镇挤身于世界大都市的行列,伴同曾经孕育成长的海派文化,迎着新世纪的到来阔步走向新的未来。结语:通过城市形态课程的学习和阅读上海城市形态相关文章,了解并认识到一个城市形态的发展演变受多种因素制约并影响,由此引发对其它城市发展规划的思考,并可以启迪新时期新城市的建设思路。参考文献1.陶松龄,陈蔚镇.上海城市形态的演化与文化魅力的探究.城市规划2001(1).2.常青,华耘.上海城市景观脉络的可持续发展刍议.时代建筑,1996(2).3. “新制宜主义”的建筑观.世界建筑,1998(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专业课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