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疫情防控医院援鄂人员心得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9882727 上传时间:2020-10-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疫情防控医院援鄂人员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疫情防控医院援鄂人员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疫情防控医院援鄂人员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疫情防控医院援鄂人员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疫情防控医院援鄂人员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疫情防控医院援鄂人员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疫情防控医院援鄂人员心得(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疫情防控医院援鄂人员心得 2020 疫情防控医院援鄂人员心得 5 篇 医院援鄂人员心得 1 2 月 9 日,泰安市中心医院第三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到达湖北省黄冈市,战“疫”已经打响,时刻准备战斗。为了降低感染风险,更迅速地穿脱隔离服,更好地投入战“疫”,队员们做了同一件事:理发。急诊科主任医师张利与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薛建峰两人互相帮忙剃光了头发,轻装投入到抗“疫”一线。 “头发剃了以后还会长,剃光了干净利落。”2 月 8 日,正在值夜班的张利处理病人时,突然接到医务部通知自己入选驰援湖北医疗队,八点下夜班后,东西都来不及准备,中午 12 点就匆匆出发了。“紧急集合,所以也没来得及理发。主要

2、就是为了工作方便,尽可能减少感染发生的可能,不只是保护自己,更是保护大家,因为我们工作、生活在一起,不论谁感染了,都会拖累这个团队,给组织添麻烦,影响正规团队运作,影响医院安排计划等等。疫情一日不除,长发一日不留!”张利说。 薛建峰也表示,“入驻病房后,势必迎来高强度的紧张工作,头发一定没时间再打理,剃光头,省事儿!在疫情面前,这些都是小事,重要的是能够顺利开展工作,早日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不光两位男同志轻装上阵,老年科主管护师尹凤也毅然剪短了自己的头发,她说,只要疫情控制,美不美不重要。为了“战斗”需要,再多困难她们都能克服。 医院援鄂人员心得 2 我们在过年,他们却在过关,在这病毒肆虐

3、的惴惴不安里,他们一路上披荆 斩棘,无所畏惧。 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是他们冲到了一线,是他们,不畏艰难。他们,就是各个省市的白衣天使,是抗病毒路上的逆行者。 八十三岁的钟南山爷爷,本来可以避开病毒的危险,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站了出来,就跟十七年前,SARS 病毒爆发的时候一样。十七年前,他曾坚定的说:“把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斩钉截铁的话语,带给全世界无比的震撼。十七年来,这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始终未改,为人民的安全逆行的志,始终不变。 还有许多医生与护士,在大年三十,当我们吃着团圆饭,阖家欢乐的时候,他们却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人,踏上去武汉的战场。这些逆行者在医院战地中,为人民

4、安全而战。 致敬逆行者,敬畏自然,守护生命。是他们用执着和坚守诠释着“爱的奉献”,诠释着“大医精诚”。我们由衷的向他们致敬。让我们众志成城一起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期待着他们早日归来阖家团圆,一起走上街头,繁花与共! 医院援鄂人员心得 3 2 月 16 日下午 3 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第一个视频会诊正式开始。 “患者属新冠肺炎危重型,伴有急性脑梗塞和高血压。”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高新院区副院长、医疗队领队张泓提出建议,诊疗不仅要关注肺炎,还必须有整体观念。 当时,这名92岁的患者,因“发热伴呼吸困难10余天,昏迷4小时”,已被收治进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

5、医疗队托管的危重症病区,病情 _。 诊疗方案确定后,历经多小时连续抢救,到 2 月 17 日下午,这名高龄患者终 于转危为安,血氧饱和度稳定在*%以上,各项指标明显好转。 与“疫”魔抗争,同生死竞速。一个多月来,像这样没有硝烟的战斗在安徽医疗队支援的病区每天都在打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徽先后派出 8 批次医疗队 1*人驰援湖北,他们入驻在 5 家医院、4 个方舱医院。 截至 3 月 9 日,医疗队服务 2*名患者,其中危重患者*名,累计治愈出院*人。除日常工作之外,医疗队还负责巡诊社区及隔离点患者、培训医护人员,目前共巡诊*个社区及隔离点,指导排查 1000 多名患者,培训当地医护人员4

6、*人。 “第一批医疗队在进驻武汉太康医院时,条件非常艰苦。”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党委副书记邵东华介绍,在没有缓冲区、隔离带,甚至连速干手消毒剂都缺乏的情况下,医疗队克服困难,开设重症医学科,解决了东西湖区重症患者集中救治问题。 为推动援救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安徽医疗队及时总结,巩固成果,专门研究制定出“医疗队工作手册”,将党建工作、应急处理、物资分配、工作值班、后勤保障等工作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 “更重要的是,细化了医疗队员在一线工作生活中的相关防护措施,为援救工作加了一把安全锁。”邵东华说,后续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的医院病区,成功救治多名危重症患者,接管的方舱医院共计服务舱位近 1000 张,无病人

7、死亡、无医护人员感染。 为加大救治力度,安徽第一批医疗队率先在接管的病区中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通过观察近 100 例新冠肺炎患者,分析发现住院患者以痰湿阻肺、痰热蕴肺两型为主。”医疗队成员、六安市中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士安及专家团队,为住院患者制定了处方,在接管病区*%的患者中使用了中药汤剂治疗。“在近 1 个月时间里,接管协和东西湖区医院的3个病区,收治病人180多人,好转出院约160 余人,其中重症转为轻症达*%,危重症转为重症达*%。” 危难险重中,也不忘暖心互助。疫情当前,口罩和防护服是白衣战士的战甲,但在关键时刻,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阜阳市颍上县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刘玲却脱下自己

8、的防护服,给年轻的队友换上。 2 月 6 日,是刘玲进入隔离病房工作的第八天。就在她准备换上防护服进入病区时,抬头看见一个年轻护士,“他已经穿上隔离衣,正准备套防护服,但他的防护服质量一般,防护效果可能不好。”得知他还要在隔离病区近距离护理患者6 小时以上,刘玲没有多想,便脱下自己的防护服塞给他,“你先穿我的,我今天查房只需要在里面待两三个小时,把你的防护服换给我”。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近日,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党组织收到一封特殊的请战书,这是一批“80 后”“90 后”白衣战士们的请战书。“作为首批医疗队队员,我们已经 _奋战了一个多月,目前仍有患者需要治疗,我们请愿继续坚守疫情一线,坚

9、守到最后一名患者出院,请组织批准。”请战书字字恳切,印在名字上的红手印,是这些年轻白衣天使的心声,更是他们必胜的决心。 医院援鄂人员心得 4 2020 年的春节,注定是个特殊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神州,这种病毒传播速度之快,传染性之强,让全中国都紧张关注。 随着疫情的蔓延,随着每天确诊病例人数的不断增加,武汉被封城,高速被关闭,复工、开学被延迟,小小的我也感觉到了形势严峻。 大年初三,爸爸就决定从宜兴老家立刻返回常州。回常州前,爷爷奶奶为我们准备了一车的蔬菜和食品,千叮咛万嘱咐,务必在家乖乖待着。 回途中,经过宜兴与常州的交界处时,发现道路两旁站满了交警和穿着白大褂的医务工作者。听爸爸说,他

10、们是在给过往车辆里的人员测量体温。我和妹妹一听,立刻坐直了身体,紧张地看着前方,生怕体温检测出现问题。明明身体健康的我,心却砰砰越跳越快,医务人员举起测温仪仔细扫描过后,挥手示意我们通过。 当车开出一段距离后,我回头看到警察叔叔和医务工作者们仍然在细致排查着每一辆车。心想:在这个特殊时期,这么寒冷的冬天,他们放弃假期,坚守在岗位上,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不厌其烦地对每一辆过往车辆进行排查,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在这个特殊时期,一心为民的警察叔叔,奋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我们在家等着你们凯旋而归。 医院援鄂人员心得 5 2 月 6 日,孝感市中心医院,5 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11、。看着他们手捧鲜花走出医院,翁中会很开心:所有辛苦都值了! 翁中会是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护士,1 月 27 日凌晨,她随重庆援鄂医疗队紧急驰援孝感。与她同行的 143 位医护人员,分别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 11 所重庆三级甲等医院。 孝感,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目前确诊病例仅次于武汉,急需支援。 “我们申请到确诊患者最多、重症患者最多的一线去!”重庆援鄂医疗队主动请战,进驻危重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孝感市中心医院、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汉川市人民医院。 夫妻接力援鄂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队长刘煜亮来孝感之前,他的妻子已进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刘煜亮是呼吸

12、内科医生。1 月 22 日,他向单位主动申请,希望能到湖北一线去支援。“我是呼吸科医生,应该来。” 担心医院不批准,妻子徐瑜安慰他说:“呼吸科医生不去,谁去?” 徐瑜也是一名医务人员,在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工作。可能是一种默契,徐瑜后来也向单位提出了到湖北支援的申请。 让刘煜亮没想到的是,妻子徐瑜先接到通知。除夕夜,徐瑜随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出发,支援武汉金银潭医院。 1 月 26 日,徐瑜开始接诊患者时,远在重庆的刘煜亮也接到通知。不过,他要去的地方是孝感。他第一时间查了孝感的位置,发现与武汉很近。后来得知,孝感也是武汉返乡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出行前,刘煜亮把 7 岁的儿子交给父母,又将父亲的电话发给几个关系最好的朋友,拜托他们帮忙照顾父母和孩子。 1 月 27 日凌晨,重庆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转乘大巴赶往孝感。下飞机不久,刘煜亮便接到妻子电话。几句简单问候之后,两个人就开始讨论疫情。徐瑜把几天来一线的医疗心得告诉丈夫,提醒他注意事项。 走上战场前,刘煜亮和妻子约定:“每天报一个平安。”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