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生物必修1第三单元 《细胞的新陈代谢》word同步测试题【试题试卷】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9827593 上传时间:2020-10-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生物必修1第三单元 《细胞的新陈代谢》word同步测试题【试题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图版生物必修1第三单元 《细胞的新陈代谢》word同步测试题【试题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图版生物必修1第三单元 《细胞的新陈代谢》word同步测试题【试题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图版生物必修1第三单元 《细胞的新陈代谢》word同步测试题【试题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图版生物必修1第三单元 《细胞的新陈代谢》word同步测试题【试题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图版生物必修1第三单元 《细胞的新陈代谢》word同步测试题【试题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生物必修1第三单元 《细胞的新陈代谢》word同步测试题【试题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对细胞膜内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B磷脂双分子层是各种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不同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内质网膜能生成高尔基体膜,说明两者化学组成完全相同【答案】D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能通过单纯扩散进入细胞内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且要消耗能量C协助扩散和单纯扩散都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协助D主动运输过程既伴有ATP的水解,也要依靠膜上的载体协助【答案】D3.如右图所示,烧杯内装有蒸馏水,下部封

2、有半透膜的长颈漏斗内装有淀粉和食盐溶液,漏斗内的液面略高于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过一段时间后,用碘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中的物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漏斗内液面下降漏斗内液面上升烧杯内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烧杯内液体遇碘变蓝A BC D【答案】B4(2009年大连高一检测)图1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图1中A点时的化学反应状况: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B图1中B点时的化学反应状况:反应速率在此时达到最高C在图1的B点时往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曲线不变D在图1的A点时温度升高10 ,曲线

3、所发生的变化如图2所示【答案】C5(2009年临沂模拟)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酶的专一性决定了暗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B在暗反应过程中酶和C5的数量不会因消耗而减少C在较强光照下,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D水在光下的分解速率和CO2的固定速率基本不受温度影响【解析】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CO2浓度的提高而增强,但超过一定范围,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温度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答案】B6在探究“ATP的生理作用”过程中,肌肉疲劳不能收缩后,滴加试剂的顺序是()A先滴加ATP溶液 B先滴加葡萄糖溶液C同时滴加两种溶

4、液 D对滴加顺序无要求【解析】滴加ATP时肌肉收缩,若马上滴加葡萄糖,由于ATP还未耗尽,肌肉也可能收缩,会干扰实验结果。【答案】B7(2009年海淀区高一检测)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需进行如下步骤,其中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取3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2 mL淀粉溶液向各试管注入1 mL淀粉酶溶液,并继续维持原先温度15 min向各试管滴1滴碘液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 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温度5 min观察实验现象A BC D【答案】D8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C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5、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解析】研究发现,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蛋白质在细胞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答案】B9(2010年海淀模拟)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 、20 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黑暗和5 klx、10 klx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下图所示(横坐标为时间,单位:小时)。对以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该叶片()A20 时的呼吸速率是10 时的4倍B在10 、5 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

6、氧气量是3 mgC在5 klx光照下,10 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 时少D在20 、10 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6 mg【解析】20 时呼吸速率为2 mg/2 h1 mg/h,10 时为1 mg/2 h0.5 mg/h,为2倍。10 、5 klx的光照下,每小时产生的O2量为6 mg/2h1 mg/2h3.5 mg。5 klx光照下,10 时积累的有机物为6 mg/2h3 mg/h,20 时为4 mg/2h2 mg/h。20 、10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10 mg2 mg/2h6 mg/h。故只有D项正确。【答案】D10.如右图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

7、植物曝于光下后,根据其吸收CO2量制成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B曲线BD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C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强度相等D整段曲线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递增,光合作用增强,细胞呼吸减弱【答案】C11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光照相同时间,3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 时相等B光照相同时间,在20 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温度高于2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细胞呼吸消

8、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答案】A12(2009年湖南模拟)将萤火虫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切下,干燥后研成粉末。将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蒸馏水,使之混合,则有淡黄色荧光出现,2 min后,荧光消失了。接着若在试管中滴加葡萄糖液,荧光不能恢复,如果滴一点ATP溶液,荧光将恢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滴入蒸馏水发出荧光,是由于试管内有荧光物质和ATPB荧光消失是由于ATP水解酶的活性降低所致C滴加ATP溶液,荧光恢复,说明萤火虫发出荧光需要消耗ATPD滴加葡萄糖液,荧光不能恢复,说明葡萄糖不是直接能源【答案】B13(2009年郑州高中毕业班质检)下列关于细胞内合成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质基质中

9、ATP的形成与氧气无关B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C在叶绿体中合成ATP需要光D在线粒体中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都是来自H和氧气结合时释放的【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的能量代谢特点,难度中等。形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前者能量来源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后者来自于太阳能。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需氧参与;第二阶段为丙酮酸在水的参与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氢;第三阶段为前两阶段产生的氢与氧结合生成水,前两阶段都只释放出少量能量,而第三阶段释放出大量能量。【答案】D14如下图表示光照下叶肉细胞中A、B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交换,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10、在黑暗中A将停止生理作用BA结构能产生ATP,B结构不能产生ATPC植物正常生长时,B结构产生的O2全部被A结构利用D夜晚适当降温,能降低A结构的生理功能,白天适当升温,B结构的生理功能提高比A结构更显著,故白天适当升温,夜晚适当降温能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解析】由图示含义可知,A结构为线粒体,B结构为叶绿体。适当控制昼夜温差,可使植物体内有机物的积累量增加【答案】D15(2009年广东调研)在其他条件不变而酶浓度增加时,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生成物量变化的是(各选项中的虚线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解析】本题考查酶促反应的特点,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进而加快反应的速度,但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

11、,即不会改变生成物量。【答案】C16(2009年山东省临沂市期中)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酶,能专一催化谷氨酸分解成氨基丁酸和CO2。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提取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mmol/L,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不再增加的原因是酶失去活性B左图的因变量是催化速率C右图催化反应速率增加的原因是随着酶浓度增大,酶的活性逐渐增加D右图中,当酶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催化反应速率将不再提高【答案】D17(2009年唐山模拟)如下图表示的是一昼夜北方某作物植株CO2吸收量的变化

12、。甲图为盛夏某一晴天,乙图是春季的某一晴天。对两图的相关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G点,两图中B点植株干重均低于A点时的干重B植株有机物总积累可用横轴上、下曲线围成的有关面积表示,适当提高温度可增加OA的绝对值C两图中DE时间段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均大大减少D甲图中E点与G点相比,叶绿体中的ATP含量较多【解析】由于植株一直进行呼吸作用,所以B点植株干重低于A点。OA的绝对值即植株呼吸作用强度,温度升高,呼吸作用加强。在甲图中E点时,光反应较强,因气孔关闭缺乏CO2,暗反应较弱,剩余ATP较多,而G点是光反应不足。在甲图中,DE时间段因气孔关闭缺乏CO2而使C3化合物含

13、量减少,而在乙图中的DE时间段,由于光反应不足,CO2充足,C3化合物含量不会降低。【答案】C18(2009年南京二模)下图曲线图均表示光合作用与某些影响因素的关系。在下列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的X因素可表示CO2浓度,植物在较强光照时的a点值一般要比在较弱光照时的低B图中,阴生植物的b点值一般比阳生植物的低C图中Z因素(Z3Z2Z1)可以表示CO2浓度,当光照强度小于c值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D图中Y因素最有可能代表光照强度【解析】图中Y因素最有可能代表温度,而不是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但是不会下降。【答案】D19(2009年山东实验

14、中学诊断测试)下图所示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过程需要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基质B能进行过程的生物无核膜,属于生产者C和过程只能发生于不同的细胞中D过程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答案】B20(2009年广州模拟)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B、过程可以产生H,过程需要消耗HC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解析】通过图可知为有氧呼吸过程,为光合作用过程,所以X为三碳化合物,Y为丙酮酸,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而不是线粒体基质中,所以C错。【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6分)右图表示细胞的亚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