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汇总(要点知识)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49817493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汇总(要点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汇总(要点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汇总(要点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汇总(要点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汇总(要点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汇总(要点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全汇总(要点知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本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第一单元词语盘点:清爽qng shung 唱和chngh 陡峭duqio 挺拔tng b 身躯shn q 精致jng zhi蕴含yn hn 奥秘o m 侠客xi k静谧jng m 小巷xio xing 俏丽qio l烘烤hngko 音韵yn yn 演奏yn zu勤勉qn min 德高望重d go wng zhng津津乐道jn jn l do 左冲右撞zu chng yo zhung意味深长y wi shn chng 庞然大物png rn d w行色匆匆xng s cng cng 欢悦hunyu 清脆qngcu凝聚nngj

2、恶作剧 zu j奇妙无比q mio w b 不拘一格b j y g第一单元日积月累: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2、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3、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4、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5、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6、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第1课 山中访友】本文出自着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之手,一篇佳作。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

3、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说明了“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同时,也间接地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一声“呼唤”,一个“眼神”,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我脚下长出的

4、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

5、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这句中,“它们”指的是落花和落叶,“仪式”指的是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作者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可见,作者是用心在感受。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作者拜访的“朋友”原来是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概括地说,这山林中的一切都是作者的朋友。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老桥“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呼唤我

6、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树“是我的知己”,“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山泉“要我重新梳妆”;溪流邀我“唱和”;瀑布“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悬崖“挺拔的身躯”,“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白云“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云雀谈“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那你们是从哪儿体会到他的“德高望重”?他把很多人马渡过对岸,给大家带来方便。从“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可以看出他的默默无闻

7、,任劳任怨。他在这涧水上已经站了几百年了,说明他为大家服务的时间很长很长,从这儿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他的“德高望重”。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 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第3课 草虫的村落】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作者以别具一格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丰富的想象。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一位“游侠”;

8、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成“南国的少女”;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音乐家”;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成从远方归来的“劳动者”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勇敢、勤劳和智慧的特质,从而使一只只美丽的小甲虫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村落,原本是人聚居的地方,而课文中,作者赋予草虫人的生活形态。草虫的村落,其实无非就是草虫居住的洞穴,但在作者的眼里,它和人类的生活天地没有两样。那里有街道,有小巷,还有形形*的人们,它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更有着高雅的艺术追求,它们不但会享受生活,还会创造生活。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这是

9、开篇的第一句,一个“又”和一个“躺”字,点出作者与田野不寻常的关系,正是有了这种与田野的特殊情感,才会如此关注田野中的小生命;“静谧”不仅是环境的清幽,更是心境的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与心境中,作者才与大自然相融为一。这样才有了他对草虫村落的这一次奇异的游历。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这是作者奇异的游历所展示的第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在作者的想象中通过放大构筑而成的。这时,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延绵的草丛变成了一座座森林。迷路的一只小虫,就像一位游侠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这里,很多黑甲虫村民,熙熙攘攘地往来。

10、这是作者奇异的游历所展示的第二个空间,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要看清它的位置,“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也就是草丛边上的一些小土堆,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灵泉”,形容泉水非同一般,具有灵性。这些甲虫竟然还是音乐爱好者,它们振动翅膀发出声音的时候,便有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出来。作者赞美这些音乐演奏者从这段话及末尾的感叹号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一幅甲虫“村

11、民们”的劳动图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小甲虫是如此的“勤勉”,小小的身体却能推动“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还“行色匆匆地赶着路”。看着它们劳动的场景,作者在思考,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小甲虫如此勤勉地奔忙?可能是一种家庭的责任感,使它奔忙着;可能是小甲虫自我价值实现的快乐感,激发它前进着一个问句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促使读者不断地联想开去。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这一句以“夕阳亲吻着西山”和红鸠鸟归巢的鸣叫声点明时已傍晚。作者对草虫村落的奇异游历竟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那是一种沉醉。“悠悠忽忽”道出了作者对奇异游历的痴迷;“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更点明了心灵沉浸在奇异游历中的欢快和得意。静谧:安宁而平静。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文中指的是黑甲虫来来往往的情景。行色匆匆:匆忙赶路的神态。色:这里指神态。静谧”的“谧”,字音是“m”。“巷”字提醒学生第8笔是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