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学生用指导书软件工程作业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9811215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学生用指导书软件工程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实验——学生用指导书软件工程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实验——学生用指导书软件工程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实验——学生用指导书软件工程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实验——学生用指导书软件工程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学生用指导书软件工程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学生用指导书软件工程作业(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学生用指导书软件工程作业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 Microsoft visio 环境。 2、 掌握数据流图的基本元素; 3、 掌握建立数据流图; 4、 掌握数据字典的建立。 二、 实验准备 1、 Visio 基本绘图知识 Microsoft Visio xx 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绘图功能,使用 Visio 中提供的图形模板,我们 可以轻松绘制数据流图、系统流程、程序流程图、 ER 图、UML 类图、Gantt 图等图形,这些图形 是我们在软件工程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中使用的非常重要的系统描述工具。 利用 Visio,我们不仅可以绘制 ER 图,还可以对一个现有的数据库结构进行反向工程来

2、生成 数据库的 ER 图和具体的表的定义结构。Visio 支持包括 Microsoft SQLServer Microsoft Aess、 Oracle和 IBM 的 DB2 在内的多种数据库。 2、 利用 Visio 进行绘图的大致步骤可以概括如下: 打开模板,添加图形; 移动图形或者改变图形的尺寸; 添加文本; 将图纸中的图形连接到一起; 格式化图形; 保存制图。 三、 实验内容 1、熟悉 Visio 进行绘图的基本操作 绘图环境 打开模板:文件 T 新建 T 选择绘图类型 打开模具:文件 T 形状 文档模具:开始绘图时, Visio 创建的特定于该绘图文件的模具。文件 T 形状 T 显示

3、 文档模具 (说明:可以通过修改文档模具上的主控形状,修改绘图文件中所有页上形状的所有 实例。用户不能保存文档模具以用于其他绘图。 ) 文件操作 新建绘图文件:文件 T 新建 创建新页:插入 T 新建页 基本绘图工具 直线、弧线、矩形、椭圆、自由曲线 图形的操作 图形的选择 选择手柄:图形角上和边上的小框,用来改变图形的大小。 图形的连接 连接点:蓝色的 X 符号 连接线:可粘附在绘图中的两个图件之间的,用来连接它们的任何一条直线。 连接方式: a. 形状到形状连接:单击工具栏上“连接线”按钮,将要连接的形状拖到绘图页上。 或者单击“连接线”放到第一个形状的中心上, 出现红色轮廓,再拖到第二个

4、形状上。 b. 点到点连接:拖动两个连接点。 (右单击连接线可改变属性) 图形排列 对齐图形:“形状” 对齐形状” 分布图形: “形状” 分配形状” 文本操作 文本块:与某个形状相关联的唯一的文本区域称为文本块。 选取文本块:单击“文本工具”旁的下三角按钮,选择“文本块工具” ,单击相应的 形状来选取文本块。 创建纯文本图形:单击工具栏中的“文本工具”图标按钮。 2、Visio 绘制组织结构图 例 1绘制信息学院组织结构图 院长 副院长 副院长 副院长 计算机系 机电系 财务科 设备处 总务处 1 1 1 软件教研室 应用教研室 信管教研 图 1 组织结构图示例 总务 1 总务 2 步骤 亠、

5、 (1) 新建文件:文件 T 新建 息学 组织结构图邑组织结构图1 (2) 添加图件:将“总经理”形状拖到绘图页上,再拖动“经理”形状放到“总经理” 图形上 拖动“多个形状”图件到到“经理”图形上 (3) 布局排版:单击“组织结构图”工具栏中的:重新布局、水平布局、垂直布局、 调整布局、增大图形间间距 ( 组织结构图 T 更改间距)、 (4) 文字排版:给图形添加文字并进行排版、定义线条颜色 (5) 标注标题:将“名称/日期“图件拖到绘图页中。 (6) 颜色调整:为不同图形填充颜色 3、利用 Visio 绘制数据流图 知识点准备 创建新模具: 新建模具:文件 T 选择“形状” T 选择“新建模

6、具” 添加新图件:右单击模具窗口空白部分 T 选择新建主控形状 ” T 确定 图件:右击新建的形状 T 选择“主控形状” :绘图、组合、添加连接点(选 择图形 T 单击“连接线”旁边的下三角形 T 单击“连接点” T 按住 ctrl+单击生成 连接点) 按上述方法创建数据流图模具 , 并绘制数据流图常用的符号。 DFD 由四种基本符号组 成。如下图所示。 注意 : 数据流用建议用“连接线”工具绘制! 例 2图书预订系统顶层图 步骤: 图书预订系统顶层图 (1 )新建文件:文件 T 新建 T 流程图 T 数据流图表形状 (2 )选择模具:文件 T 形状 T 打开模具 T 选择“数据流图模具” (

7、3)添加图形:拖动“外部项”、“数据加工”、“数据存储”形状到绘图页上,调整过 程图元的大小和位置,双击该图元进行文字的。 (如果双击后不能切换到文字 状态,可右键单击该图元,在弹出菜单中点击“格式” T “行为”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 点击“双击”标签,在其中选中形状文字然后点击“确定” 。 (4 )调整对齐:调整主干和分支路上的图形分别对齐。 (5) 图形连接:使用“连接工具”连接图形,并加入数据流名字。 (6) 外观排版:调整文字、图形的颜色和线条、绘图居中(形状 T 绘图居中) 。 (7) 添加标题:输入标题、选择配色方案、背景。 附:数据流图实例一一图书预订系统: 外部项(S) 数据加

8、工(P) 数据存储(D) 数据流(F) D3 待发出订 单 if n 订单处理 P2 D1 图书目录 书店向顾客发放订单,顾客将所填订单交由系统处理,系统首先依据图书目录对订单进行检 查并对合格订单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根据顾客情况和订单数目将订单分为优先订单与正常订单 两种,随时处理优先订单,定期处理正常订单。最后系统根据所处理的订单汇总,并按出版社要 求发给出版社。 第一步,画出关联数据流图。 第二步,逐层分解加工,画出下层 DFD 注意到根据题意,当绘出系统顶层图后并不能将所 有加工分解成基本加工,还要进行二层图分解。并在分解加工过程中逐步充实进数据存储。 图 2:图书预订系统顶层图P F

9、2 汇总订单 图书预订 - D6 顾客情况 D1 图书目录 D2 合格订单 D5 订单数目 D4 出版社要求 P3 随时处理 订单分类 D8正常订单 待发出订 单 卜 定期处理 S2 出 版社 F1 订单 图 1 :系统关联数据流图 图 2:图书预订系统顶层图 D4 出版社要求 F3 不合格 订单 F1 订单 P F2 汇总订单 订单检查 发送订单 数目统计 D3 实验二:软件可行性分析 一、 目的与任务 目的: (1) 掌握软件项目立项时可行性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步骤; (2) 熟悉系统可行性分析的常用方法,重点掌握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社会法律可行性; (3 )确定课题,进行系统可行性研究

10、报告(立项报告)的编写。 二、 内容、要求与安排方式 1、 实验内容与要求: (1 )根据选择的课题,统一管理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并合理调整资源和负责项目全局;熟悉 相应的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环境。 (2)编写可行性研究的引言。 (3 )编写技术可行性分析。 (4 )编写经济可行性分析。 (5)编写法律和社会可行性分析 2、 实验安排方式: 本实验为开放实验,编制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1 人/组。 3、 准备参考资料和阅读相关的国家有关软件开发的标准文档。 铁路网上售票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 In ter 技术进行网上售票则是一种解决铁路一票难求的的明智选 择。

11、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网上售票系统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减少铁路建立临时的售票点造成的 商业浪费,也可以更好的实行实名制购票,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方便,快捷。铁路网上售票系统 是利用因特网技术建立的计算机系统, 可以方便用户的查询,并通过电子商务实行网上实名购票。 2、所建议系统技术可行性分析 对系统的简要描述 本系统采用 B/S 结构,在 B/S 结构中,用户通过浏览器来完成工作,前端业务及数据的输入等工 作,主要事物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本系统按照系统操作人员的不同设计了本系统的基本功能如 下。乘客具有查询功能,包括车次的查询,始发站,终点站的查询,售票情况的查询,通过电子 商务按照每个 _号同一时

12、间发车只能购买一张票的原则进行网上汇款购票。管理员通过后台 对系统进行维护,包括数据的插入,更新,删除等操作。 乘客首先可以进行列车时刻表的查询,查看自己需要乘坐的列车,查看剩余的座位情况,选择好 车次后,输入本人的 _号码和姓名后再次确认输入即可获得本次车的一张车票的订购权利, 之后进入电子商务进行网上支付,支付成功后会提示乘客已获得车票的车次,始发站,座位情况 等信息。 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发送核实结果 购票流程I 身份验证成功 查询余票情况 发送请求 请求数据 数据库个人信 息表 ?完成购买车票 核实数据的准 R 确性 发送数据 发送数据 订票票信息表 数据库余票信 息表 与现有系统比较

13、的优越性 新系统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线程并行处理技术的支持,使用了先进的数据库技术与数 据管理技术,使数据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且在用户的并行操作与用户管理方面 也有了极大地改善。 同时系统使用简明的用户界面,使得对于计算机技术陌生的人员可以快速 掌握购票流程。本系统采用 UI 用户界面,业务逻辑 , 数据库系统三个层次结构。 技术可行性评价 就目前使用的开发技术来说建议系统的功能目标应该能够达到;利用现有的技术在规定的期 限内开发工作基本能够完成。 3 所建议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该系统对客户的影响: 建议系统是为了改善原有系统在经费支出过高的缺点的,所以新系统一经使用在经

14、费支出方 面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改善,用户在使用了新系统后只需要花一定资金购买一部分计算机与软件就 能实现自动化 . 支出 1)系统开发费用 ? 成本 一次性支出: 开发系统: 120 万 网络设备: 10 万 辅助配置: 10 万 经常性支出 : 系统维护人员支出(按 年利率: 4%): 6 万 / (人 / 年) *10 (人) * (1/+1/ () 2+1/ () 3+1/ () 4+1/ ()5)=万 机器磨损费用: 2 万元 / 年 机器(硬件)维护费用: 10 万*(1/+1/ ()2+1/ () 3+1/ () 4+1/ () 5)=万 成本总计: 万 收益 ? 效益 ( 折合成现

15、在价值 ) 一次性收益: 0 元 经常性收益: (按年利率: 4%):减少员工 20 人(2000 元/ 月/人)五年收益 : 2000*20*12* (1/+1/ () 2+1/ () 3+1/ () 4+1/ ()5)=万 工作效率提高收益(工作效率提高 30%):100 万* ( 1/+1/ () 2+1/ () 3+1/ () 4+1/ () 5) * (30%) = 万 不可定量收益: 假设因服务质量提高增加旅客量 10%: 1000 万*10%*(1/+1/() 2+1/ () 3+1/ () 4+1/ () 5)=万 收益共计 : 万 收益 / 投资比: =% 投资回收周期:年 4 结论意见 经过初步的系统调查,给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