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能专项提升《1231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9809116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能专项提升《1231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能专项提升《1231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能专项提升《1231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能专项提升《1231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能专项提升《1231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能专项提升《1231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专用)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考能专项提升《1231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新人教版.ppt(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届高考一轮生物复习课件 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返回目录,返回目录,1种群的特征() 2种群的数量变化 () 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考纲要求,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 知 识 梳 理 一、种群的概念和数量特征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_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 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_特征。 调查方法:样方法(_法和_法)和标志重捕法。 导思:标志重捕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请翻阅教材必修3 P62“标志重捕法”),返回目录,同种,数量,五点取样,等距取样,第31讲种群的特征

2、与种群的数量变化,(2)出生率、死亡率 概念: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_的比率。 意义:是决定种群大小和_的重要因素。 (3)迁入率、迁出率 概念: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返回目录,总数,种群密度,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4)年龄组成 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类型:_、稳定型和_。 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的_。 (5)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返回目录,增长型,衰退型,变化趋势,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研究方法:构建数学模型步骤:观

3、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_根据实验数据用数学形式表达 _。 2“J”型曲线 (1)条件:理想环境。 (2)公式:_。 3“S”型曲线 (1)条件:有限环境。 (2)定义: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返回目录,作出假设,检验或修正,NtN0t,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3)K值:又称_,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_。 4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的原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5意义:保护野生生物资源、对有害生物的防治。 导思:“K”值的定义是什么?(请翻阅教材必修3 P67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返回目录,环境容纳量,最大数量, 网 络

4、 构 建 ,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 基 础 自 测 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2012课标全国卷 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解析 大量诱杀雄性个体导致性别比例失调,性别比例会影响出生率、死亡率,会影响到种群的密度。 22010天津卷 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解析 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要注意随机取样,而不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样。,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32011北京卷 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解析 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贝类活动能力弱

5、,适宜采用样方法研究种群关系。 42009广东卷 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和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都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 解析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所以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5城市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解析 主要是迁入率、迁出率。 6不同种生物K值各不相同,但同种生物的K值固定不变。() 解析 同种生物的K值也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考点一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 1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1)图

6、解,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图10311,(2)析图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是能够用来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除图中影响因素外,气候、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改变。,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提醒: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增长率下降。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里,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降

7、低出生率。性别比例中,雄多于雌的如蚂蚁等;雌多于雄的如人工控制的种群牛、鸡等。,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2种群的年龄组成,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图10312,3. 种群密度调查,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提醒: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如图10313所示。 注:图甲为方形样方,图乙为圆形样方,实心圈表示统计或测量的个体,虚线表示圆形样方的直径。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进

8、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图10313,例1下列关于人口数量的动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出率、迁入率 B年龄组成是预测未来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 C人口数量问题既有其自身的生理基础,又有其社会制约因素 D产生不同人口种群出生率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生殖年龄和个体数,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答案D 解析 种群的数量变化、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都能影响未来种群的密度,但是它们对种群密度的影响最终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的。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预测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未必能实现,特别

9、是人类自身的出生率,其大小并非仅由人类自身的生育能力所决定,还要看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政策和人们的生育观念,同样人的死亡率也并非仅由自然选择所决定。而对于种群中个体的迁移率,则根本无法预测。因此,对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当时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点评 解答此类题一定要理清种群特征与种群数量、种群密度的关系: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可直接决定种群的大小和种群的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来影响种群的大小和种群的密度。年龄组成也是通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来“预测”种群将来的大小和密度的变化趋势。,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

10、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变式题下列关于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 A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 B迁入率由序号4或序号5代表 C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 D序号6、7依次代表年龄组 成、性别比例,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图10314,答案C 解析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直接受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的影响。另外,年龄组成也能通过影响出生率与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2代表出生率、3代表死亡率。,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考点二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与“S”型曲线模型比较 1两

11、种曲线模型比较,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1)若出现以下五种情况即可判断为“J”型曲线 理想条件下;实验室条件下;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几个条件同时满足;外来物种入侵早期阶段;无环境阻力状况。 (2)公式:NtN0t(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若 1,种群密度增大,为增长型种群;若1,种群密度减小,为衰退型种群;若1,数量不变,为稳定型种群)。,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3)出生率和死亡率与“S”型曲线的关系 解读: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在B点

12、时差值最大,为K/2值;D点时为0,为K值。,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图10315,2K值与K/2值在实践中的应用 (1)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种群密度回到一定范围内。 (2)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时,K值会上升。,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图10316,(3)典型应用,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提醒:“S”型曲线辨析:,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图10317,例2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

13、结果正确的是()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答案C 解析 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丰富、环境条件适宜;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下降;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第37天种群密度达到最大)有关;第137天,成虫数量呈“S”型增长,所以C项正确。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明确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会分析数学模型代

14、表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分析出种群在不同时间段内增长率的变化。,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探究:D项,在37天左右时种群属于哪种年龄组成? 稳定型。,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变式题2013蚌埠月考 图10-31-8表示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图10318,答案B 解析 由图可知,该

15、种群的数量增长速率是不同的,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项错误;t2时种群的数量最大,种群的数量为K值,t1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高,应为K/2,B项正确;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大于零,种群数量一直增加,D项错误。,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1实验原理 (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形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形曲线。 2实验步骤 (1)将10 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

16、 (2)将酵母菌接种到试管中的培养液中。 (3)将试管放在25 条件下培养。 (4)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 (5)分析数据,画出曲线。,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注意: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如图10319所示曲线。增长曲线的总趋势是先增加再降低。原因是在开始时培养液的营养充足、空间充裕、条件适宜,因此酵母菌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剧增;随着酵母菌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消耗,pH变化等,生存条件恶化,酵母菌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下降。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因素可能有:养分、温度、pH及有害代谢废物等。,返回目录,第31讲种群的特征与种群的数量变化,图10319,例3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