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扩展教案:第十四讲中心思想与文章内容(下)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9807262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扩展教案:第十四讲中心思想与文章内容(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扩展教案:第十四讲中心思想与文章内容(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扩展教案:第十四讲中心思想与文章内容(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扩展教案:第十四讲中心思想与文章内容(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扩展教案:第十四讲中心思想与文章内容(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四讲中心思想与文章深意(下) 教学目标: 1、学会领悟文章深意的三种方法。 2、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领悟文章深意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阅读更有深度。 教学重点:掌握领悟文章深意的三种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灵活运用所学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开课语: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不知不觉又过了一个星期了,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 咱们都学了些什么吗? (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 师: 这节课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怎样的新知识呢?请看 一、听涛拍岸 师: 第一站的大门开启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什么呢?(出示课件) A、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头目之一戈林曾问一位瑞

2、士军官:“你 们有多少人可以作战?” “五十万。”“如果我派百万大军进入你们的国境,你 怎么办?”“那我们每人打两枪就行了。”该军官回答。 B、音乐家西贝柳斯同一位批评家在公园散步,这时小鸟在枝头婉转歌唱。 批评家说: “它们才是这世上最有才能的音乐家。”不一会儿一只乌鸦飞来,西 贝柳斯说:“它才是最优秀的批评家。” 师: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两则小故事,你们觉得有意思吗?哪里有意思呢? 生:第一则故事的瑞士军官其实是在告诉法西斯头目如果你进入到我们的国境,我们全 国人民会团结起来反抗的。五十万人一人两枪解决掉你们一百万大军。 师: 老师听出来了,原来这位瑞士军官的回答里话里有话呢!那第二则故

3、事呢? 生: 批评家的话其实是在讽刺音乐家像鸟一样,而音乐家却说批评家像乌鸦一样。 师: 对呀!那么,从这两个小故事里,你们收获了什么呢? 生: 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要听清真正的用意。 师:的确如此! 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137 页滴水藏海里的小 故事, 说一说它深藏着什么深意?同样的,在我们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也不能只看表面,要 学会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意思就是说, 领悟文章当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并且还 得从中有获。 该怎么理解呢?我们先来读一个小故事,初步感受一下。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 137 页滴水藏海里的小故事,说一说它深藏着什么深意? 生:人与人之间不尽相同,

4、不要用自己的尺度去衡量别人,因为你认为好的别人不一定 这么认为,尽管可能你是出于好意。 师:同学们的感受有深有浅,其实,体会文章的深意也是有技巧的,接下来,老师会教 给你们三大招! 二、深海揭密 师: 首先咱们来看看第一招是什么?(出示课件) (一)仔细品味文中耐人寻味的语句 有些文章,表面上讲述的是浅显琐碎的小故事, 但个别语句却是别有用意的。 联系文章内容, 仔细品味这些耐人寻味的语句, 就可以领悟到蕴藏在文章背后的 深刻含义。 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讲的月亮和萤火虫的故事吗?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 个故事里让你印象深刻的几句话。 生: 活了七八百年的银杏树沙沙地说:“尺有所短 ,寸有所

5、长。” 生: “如果骄傲自大,专门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最终只能自取其辱。” 师: 你觉得从这两句话中,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生: 师:恭喜你们! 不仅能找出耐人寻味的句子,还能找出背后隐藏的道理。这只是一个小 小的热身,接下来,我们再来读一读145 页的袋鼠与笼子,思考:从这个故事中,你明 白了什么道理?是从文中哪里得出来的?请找出来读一读。 (生读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师结合145 解题小锦囊讲解。) 师:通过对 袋鼠与笼子的学习, 同学们进一步熟悉了如何品味文中富含深意的句子 或词语。 接下来, 我们一起来练习练习。请大家将书翻到149 页,看一看星星之火的第一题, 品味一下这八

6、个句子的深意。为了公平起见,每组完成四道题,第一组做单数题,第二组做 双数题。看哪一组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挑战! (学生分组完成练习。师可采取随机点名的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交流自己对句子的理 解。) 第二课时 师:第一大招同学们已经掌握得很不错了,为了奖励大家, 这第二大招我就大方的送给 你们了!(出示课件) (二)根据文章内容及中心提炼深意 有的文章只是描述一个故事或者是描写,并没有很明显的画龙点睛的之句, 这就需要我们去总结并提炼出中心思想,从而领悟文章深意。 师:有的文章有很明显的中心句,我们可以抓住表现文章中心或主旨的词句。只要分析、 理解这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就能挖掘出背后所蕴含的

7、深意。但并不是所有文章都是可以在文 中的句子中找到中心思想,而深意也需要我们自己进行总结中心思想而进入自已总结并提炼 文章深意。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感受一下:(出示课件) 请大家阅读146 页经典示例,用自己的话提炼出故事的深意。 (学生读文,交流深意,师结合147 页解题小锦囊讲解。) 师: 老规矩,小练习时间到了!请同学们将书翻到153 页,看一看第三个练习片段。 (师请学生接力读文章,其他同学思考第一题及第二题,师重点讲解第二题。) 师:除了我们刚碰到的这种总结文章深意的题目以外,同学们有没有碰到过结合实际来 说一说你的看法或者你的收获这种题目? 生: 有! 师: 其实这种题目跟老师今天要

8、讲的第三大招有关系(出示课件)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来体会文章的深意 师: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呢?请同学先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生: 这句话就是说我们有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自己的想法来理解文章。 师:的确如此! 我们读到过很多故事,都是从生活中得来的,而有些道理也是前人从一 些实际的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因此, 当我们读到一些能够获得共鸣的文章时,更容易体会其 中所蕴含的深意。接下来,我们结合实例来感受一下:(出示课件) 请阅读课本147 页喜欢秋天,思考问题: 1.请你说一说作者的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感情? 2.读完了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从哪里得出来的? (生读文,根据问题回答问题

9、,师结合解题小锦囊讲解。) 师:刚刚大家读到的这篇喜欢秋天,其实光从题目中就能猜得到,作者是想表达自 己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字里行间, 带给我们很真切的感受,对于同样喜欢秋天的同学 来说可以说是正好心灵相通,对于之前不是那么喜欢秋天的同学,读了这篇文章, 也许就喜 欢上了呢。同时,咱们也明白了,虽然秋天不是很出众,但它有自己的特色,所以也是值得 人们喜欢的。剩下的时间,我们再来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小考验:(出示课件) 猫国审案 猫法庭开庭审判有个案件。 有猫告发, 在猫国森林边缘发现了一种怪猫:长 着猫头,行着猫国捕鼠的营生,却到处招摇撞骗,宣称自己不是猫,也不是兽, 而是鸟,还不时披展双

10、翼飞上天空,蛊惑猫众。经白猫、黑猫及不白不黑的猫组 成合议庭审议, 作出如下判决:“首级乃定性之根据, 既为猫首,本质为猫无疑; 生态乃确凿之旁证,既营捕鼠,本属猫国公民无疑。自称为鸟者,如非猫国精变 为妖,亦属鸟中衍生之怪,已不可称谓为鸟,故应断其首归之猫国,斩其翅归之 鸟国。捕鼠之功则记于猫国名下”此判决既未抄送鸟国协助审议,也未允 许“怪鸟”申诉,“怪鸟”终于可怜地被肢解了。这是猫头鹰们的悲剧。 启示:凭着自己的经验、知识,主观臆断,这样的闹剧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师:请同学来说一说,读了这一则小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能结合你的实际来说一 说吗? 生:有的时候不能凭着平时的经验来做出判断。就像我,有一次考试的时候,看到题目 很熟就直接下笔写,结果发现都错光了,题目要求根本不是原来做的那种。 师:你说的这一点老师也深有感触!之前, 老师也凭着平时对大家的了解做错过许多判 断。还有同学愿意来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吗? (生说,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