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9806514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初期的历史史实;了解中 国人民尤其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了解在民族 危亡的关键时刻,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的 滔天罪行。 2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培养分析、归纳历史 问题的能力;学会收集、调查、整理、甄别、取舍资料的方法,培养动 手和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3通过学习七七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 生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认识日本对华战争是一

2、场 残酷的侵略战争。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为人类和平、民 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 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及当前日本政府极力掩盖南京大屠杀的 事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滚动图片,配音乐,营造氛围。 教师讲述: 1931年 9 月 18 日,日本帝国主义用铁蹄踏开了我们中 国东北的大门,短短四个月,东北100 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山河,全部 沦于敌手, 3000万东北同胞过着屈辱的亡国奴的生活,那是的笼 罩在悲伤与绝望之中,然而战争才刚刚开始,侵略者又将侵略的魔爪伸 向当时的华北,华南、华中,而他们的最终目标是

3、企图吞并整个, 一场全面的侵略战争即将爆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应该如何应对呢? 今天就让我们翻开历史这厚重的一页,走进第19 课七七事变与全民 族抗战。 20 世纪 30 年代,卢沟桥畔的隆隆炮声,震惊了世界,也唤醒了一 个民族。现在我们进入第一篇章。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侵略篇。 播放卢沟桥史实视频。 结合课本 91 页完成表格。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教师展示: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并提问:你们能说一说卢沟 桥的地理位置怎样? 学生回答:卢沟桥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 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教师引导: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 教师过渡:七七事变爆发之后,短短

4、几十天里,北平陷落、天津陷 落,他们烧杀抢掠,仅一年多,祖国的半壁江山落入敌手。面对日寇的 大举入侵,国共两党会有何反映呢?现在让我们进入第二篇章大义凛 然 共赴国难抗争篇。 阅读教材,看一下国共两党是如何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 学生回答:国共两党分别发表声明,表明抗战立场。不久,国共两 党达成协议。将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 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 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为军长。 教师讲述: 9 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发表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 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主导 的抗日民族统一

5、战线正式成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 形成。 教师强调: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是动员并团结全民族力量展 开长期抗战的根本保证,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教师过渡:为了摧毁人的抗战意识,强迫人放下武器投 降,日军于 1937 年 8 月 13 日在上海挑起事端,淞沪会战爆发了。现在 让我们进入第三篇章事变迭起血雨腥风罪行篇。 通过一段材料来了解淞沪会战的情况。 教师提问:淞沪会战的结果如何?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 1937年 11 月,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 续了 3 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 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 个月的迷 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教师引导

6、:日军进攻上海后不久,就向南京进犯。1937年 12 月 13 日,日军攻陷南京。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南京大屠 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播放视频,结合数字材料。用形容词来描 绘日本人的罪行。 出示材料,事实真是如此吗?(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讲述:南京大屠杀是日军进攻南京城后进行的屠杀,屠杀的对 象是无辜的平民、已放下武器的军人和军警。这充分暴露了日本法西斯 侵略者的残酷性和野蛮性。但是日本的右翼势力称,“南京大屠杀”是 20 世纪最大的谎言,他们说那些犯下累累罪行的甲级战犯应该供奉在 靖国神社,甚至他们的首相一次又一次地去参拜靖国神社。你认为日本 出现以上问题,说明了什么?(

7、出示图片)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总结: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教师展示图片:凸显日军暴行。 出示图片,展示暴行。 教师过渡:面对侵略者滴血的屠刀,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 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争。现在 让我们进入第四篇章气吞山河前仆后继英雄篇。 出示七七事变前中日实力对比。 教师引导:面对这么悬殊的对比之下,29 军将士奋力抵抗,佟麟 阁、赵登禹亲临前线指挥战斗,鼓励将士。学生搜集佟麟阁、赵登禹事 迹,汇报交流。 从两位英雄人物身上感受到什么精神? 学生回答:视死如归、血战到底 教师过渡:军队以劣势装备、血肉之躯阻止了敌人的多次进 攻,但是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最终

8、没有阻止敌人南下的步伐。 淞沪会战爆发,出示冯玉祥对淞沪会战的描述。 教师引导:哪怕如此艰难,淞沪会战中爱国官兵的事迹依然感天动 地。 学生回答: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 日,全营官兵壮 烈牺牲;谢晋元率军在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激战,消灭日军200多 人;空军首次参战,击落敌机5 架,初战告捷。 播放守卫宝山的视频。 教师引导:对姚子青及三营的官兵,你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回答:我为姚子青和三营的战士用于牺牲的家国情怀而感到骄 傲 寻找身边的抗战故事。 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强调:沂蒙山人民在抗战期间,创造了不朽的沂蒙精神。 出示滚动图片。 教师总结: 80 年前卢沟桥畔的枪声,将一个沉睡的民族惊醒,开 启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序幕,一寸山河一寸血,在历经苦难的大地 上,不断汇聚起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滚滚抗日铁流,中华儿女展现出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这种抗战精神的引领下,人民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 历史性飞跃。今天,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以更加 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岁月的脚步不会停歇,奋斗的征程永 远向前,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