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9803528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4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有答案和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试题( 有答案和解析 )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 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知弗若欤? 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 告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其一人专心致志_ 其名为银 _ 及其家穿井 _ 其真无马邪 _ (2)与 “ 惟弈秋之为听”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骈死于槽枥之间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 何陋之有D. 甚矣,汝 之不惠 (3)本文结论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 (4)把两篇文章中的画线句

2、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答案】 (1)其中的;它的;他;难道 (2)C (3)设问 (4) 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 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解析】 【分析】 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 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其:代词,其中的; 其:代 词, 它的 ; 其:代词,他 ; 其:表反问语气,难道 。 “ 惟弈秋之为听” 和“ 何陋之有” 都属于宾语前置句式,A、B、D 三句都是倒装句,故选 C。 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

3、句意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 不是这样的。一问一答,起到强调作用,属于设问句。 意,遵循 “ 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 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个字 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虽:虽然。俱:一起。 若:比。句意是: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 其:表选择疑问,是 还 是 。句意是: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故答案为: 其中的 ; 它的 ; 他 ; 难道 。C; 设问; 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 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点评】 本题考

4、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 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特殊用法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本题考查分析文言文句式特点。答题时应注意,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 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准确把握句意判断作答。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答题时应注意,修辞手法为提高表达效果,用 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牢记常用和特殊修辞方法的形式和作 用,根据用词、句式特点、语气等要素判断。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遵循“ 一一对应,字字落实” 的原则,把文言

5、 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 原文,通顺规范。 【附参考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 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 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 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岳阳楼记(节选)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

6、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选文的作者是_朝的 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前两段流露出作者“ 悲” 和“ 喜” 两种不同

7、的感情。 B. 写 “ 春和景明 ” 之景是为了反衬“ 喜洋洋 ” 的心情。 C. 作者以 “ 古仁人 ” 人生态度为自己的准则。 D. “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中的 “ 斯人 ” 指的便是 “ 迁客骚人 ” 。 【答案】 (1)范仲淹;滕子京 (2)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C 【解析】 【分析】( 1)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 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2)考查文言文翻译句子的能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 字字有着落,直译、 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 的原则。翻译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运用“ 增、删、调、 换、留 ” 等

8、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 美。注意:以:因为。 (3)A. 前两段流露的是“ 迁客骚人 ” 的 “ 悲” 和“ 喜” 。B. 写 “ 春和景明 ” 之景是借景抒情,是为 了直接抒发 “ 喜洋洋 ” 的心情。并非衬托。D. “斯人 ” 指的是 “ 古仁人 ” 。故选 C。 故答案为: 范仲淹;滕子京; 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 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 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本题考查翻译

9、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翻译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落实重点 字词,不能遗漏,句意要通顺们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 用法的词语;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 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出选择。 【附参考译文】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 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 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 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

10、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 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 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 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 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 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

11、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 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 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 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 在天下人 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 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

12、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对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管夷吾 /举于 /士 B. 曾益 /其所 /不能 C. 必/先苦 /其心志 D. 出则 /无敌国 /外 患者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与例句中划线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A.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B.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C. 休祲降于天 D.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3)下列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内心苦恼,坚持

13、思考,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B. 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C. 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振作起来。 D. 内心苦恼,平衡思虑,然后表现出来。 (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文章的开头运用了排比句式,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B. 文章先列举实例,再依据实例讲道理,最后得出“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的结论。 C. 文章列举六个成功人士的事例,意在论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D.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这句话表达的观点与本文的论点是一致的。 【答案】 (1)A (2)C (3)B (4)C 【解析】 【分析】 B 项有误,句

14、意: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停顿为:曾益/ 其 /所不 能; C 项有误,句意: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停顿为:必/先/苦其心志; D 项有误,句 意: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停顿为: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A 项 正确,故选: A。 “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的“ 于” 意思是 “ 在 ” 。A 动词,到; C 在; D 比。故选: C 运用 “ 留 ”“删”“调”“换”“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 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句意:心意困苦, 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A 项有误, “ 苦恼 ” 错误

15、; “ 坚持思考 ” 错误; C 项有误, “ 振作起 来” 错误; D 项有误, “ 苦恼 ” 错误; “ 平衡 ” 错误; “ 表现出来 ” 错误。 B 项正确,故选:B C项有误,文章列举了六个人生平的事例证明了在艰苦环境中造就人才的观点。 故答案为: A;C;B;C 【点评】 本题考查对文言断句的辨析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 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结合各个选项断句的情况,判断正误即可。 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把握一词多义,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 义和假借义。明确题目中这个词所有的解释或用法,探究每一项中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 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

16、项。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答题时应注意,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 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 式。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选信息。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语段,找到关键语 句,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附参考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 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 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 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 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 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