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PPT参考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800976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PPT参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PPT参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PPT参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PPT参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PPT参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PPT参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PPT参考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的概念,教材列举了信息的三种常见的定义: 消息、音信、通知; 事物不确定性的减少; 数据处理的结果。 其中,第一种定义只是字面上的一种解释,并没有指出信息的内涵。,信息:事物不确定性的减少,理解第二种定义的关键是要明白什么是“事物的不确定性”。通俗地说,事物的不确定性就是“不知道”,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存在多义或歧义。例如,您想找一知名教授探讨有关经济信息理论方面的问题。但除了知道这位教授在山东大学任教外,您不知道他的具体地址。这就是不确定性。,信息:事物不确定性的减少,如果想知道中国田径比赛最新战况,尤其是刘翔的情况,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陆续了解: 上网、看电视、听广播; ;体育频道;奥运主

2、页 刘翔的消息:奥林匹克升起东方巨龙 刘翔平世界纪录加冕跨栏王,刘翔介绍,图片 很显然,您在网络寻找刘翔战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有关内容越详细,您对刘翔的认识就越清楚。这就是说,随着信息的增加,原来的不确定性逐渐减少,最后,由“不知道”变为“知道”。,信息:数据处理的结果,第三种定义认为信息是数据处理的结果。更进一步地,所谓信息,就是数据处理后得到的有用资料。这里派生出两个基本的概念:数据与数据处理。什么是数据?什么是数据处理?,数据,数据是客体属性的记录。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属性。例如,您的姓名、年龄、身高、体重、职业、受教育的程度等等,都是您的属性。把关于您的属性记录下来,就成了

3、关于您的数据。一张课桌具有高度、长度、宽度、颜色、材质等属性,对它进行测量和记录,就获得了关于这张课桌的数据。,数据,在理解数据概念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客体的属性构成数据的内容,数据是属性名与属性值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或缺:不存在没有值的属性名;也不存在无名的属性值。一个属性名可以有多个值;而一个属性值只能对应于一个属性名。例如,“性别”、数据库结构与具体数据的关系。 数据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任何数据都具有特定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数据的内容与它的表现形式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同样的数据内容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同样的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数据内容。,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就是把数据加工成信息。 零

4、散的原始资料难于集中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只有对它进行加工处理,使它成为系统化的信息资料,才能更好地为人们所利用。 例如,甲、乙两班的学员参加经济信息概论课程的考试,从原始考试成绩单很难看出是甲班的同学考的好,还是乙班的学员考的好。但如果对这两个班的学员考试成绩进行处理,得到甲班学员的平均考试成绩为78.8分,而乙班为68.2分,就基本上可以认为甲班比乙班考得好。,数据处理,数据与信息这两个概念是相对而言的。在一次处理过程中,数据是加工的对象,是输入的内容;信息是加工的结果,是输出的内容。而在多次的连续处理过程中,前次处理所得到的信息有可能成为本次处理的数据。 如成绩处理的数据。,信息的类型

5、,按照信息的发生领域,划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主要对象)。 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划分为消息、资料和知识。 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划分为语法信息(感受力)、语义信息(理解力)和语用信息(明确的目的性)。,信息的三个层次,信息的三个层次是指: 语法 语义 语用,信息的三个层次,国产轿车降价声不断 某天,您从齐鲁晚报上看到这样一则简讯:某种知名品牌的轿车现在的售价为12万元。从下月起售价为8.8万元。您立刻意识到,这款轿车将要降价。而您认为,8.8万元这个价位比较适合于您。于是,您准备下月买这款轿车。,信息的三个层次,这个简单的例子包含了信息的三个层次: 语法:轿车的现价与下月的售价; 语

6、义:轿车要降价; 语用:您准备买车。,信息的三个层次,本体论与主体论,信息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结果。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人是主体,要认识的客观事物是客体(本体)。 对于信息这一概念,站在不同的角度,便有不同的理解。本体论和主体论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应该指出的是,这些观点都有其片面性,但无所谓对与错。,本体论与主体论,人类利用信息的三个阶段,人们利用信息的历史可大致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个体信息阶段; 社会信息阶段; 信息社会阶段。,人类利用信息的三个阶段,信息的性质,信息具有以下性质:,信息的普遍性、客观性和无限性,从本质上来讲,信息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只要有客观事物存在,就存在关

7、于这些客观事物的信息。由于事物是客观的,它所具有的各种属性也必然是客观的,而不是人为想象出来的,这就决定了信息的客观性;黑色的石头、“指鹿为马”, 同时,由于事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与客观事物相伴相随的信息也必然具有其普遍性和无限性。不存在没有信息的事物,也没有脱离事物而存在的信息。,关于信息的寄载性,信息的寄载性可以通过下图来表示:,关于信息的寄载性,信息必须借助于某种符号表现出来,如语言、文字、图形等。经过编码,通过特定的符号才能表现出来。信息与符号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同一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符号来表现;同一符号可以表现不同的信息。 信息符号必须存储在物理介质上,形成相应的信号。同样,信息

8、与物理介质之间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于信息的有用性,信息总是有用的。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信息是对事物属性的正确反映,如果得到的是关于事物属性的错误反映,那么,它肯定会给人们带来误导,是没有用处的。但这种错误反映的本身就不能称为信息。 信息的真正作用在于帮助人们认识事物,减少其间的不确定性。如果达到了这个目的,我们就说信息发挥了作用。至于信息能否给人们带来实际的效益,还依赖于许多其它条件。例如轿车降价。,关于信息的时效性,客观事物本身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信息也在不断发展更新,事物运动状态及方式的效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这就是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效用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逐渐衰减和消失。

9、,信息的滞后性,信息的时效性要求人们尽快地掌握信息,利用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用。但是,人们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采集和处理,才能获得所需的信息。这就是信息的滞后性。信息的滞后性影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影响信息的有用性。如中国统计年鉴2003版。,关于信息的共享性,信息的共享性也称为信息的非消耗性,是指信息能同时被多个人使用,不会因为使用人数的增加而是每个人获得的信息减少。网站的知名度。 信息的共享性是信息区别于物质、能量的根本之处。100元钱、一条轿车降价的信息、数字图书馆的使用。,关于信息的可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是指信息从信源出发,通过信息载体的运动而被信宿所接受。这种传递不是信息所反映的实体的位移

10、,而是信息所反映的事物属性的传播。如果您要选购轿车,让厂家给您一些资料了解具体情况。,一个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必须具备信源(信息的发出方)、信宿(信息的接收方)、信道(媒介)和信息四个基本要素。,关于信息的可传递性,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的可传递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通讯:信息在空间上的传递;如电话、电子邮件等。 存储:信息在时间上的传递。将数据做成数据库供用户使用。,关于信息的可处理性,信息的可处理性是指信息可以被识别、被转换、被加工。 信息的客观性和寄载性使得信息可以被识别。 信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使得信息可以在表现形式上进行转换。 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多环节的加工,产生新的信息。,可逆信息,

11、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如果通过不同的方法把信息A加工成信息B,另一种方法可以把信息B加工成信息A,则信息A、B称为可逆信息。可逆信息在加工过程中不会造成信息丢失。例如:国家三令五申安全生产问题,对各地的小煤窑加强管理,杜绝安全隐患。,信息的量,信息量是用信息可以减少的不确定性来衡量,而不能用信息符号的多少来衡量。例如:下面都是我的通讯地址: 济南市山大路16号 国家统计局培训学院山东省分院,信息的量,度量信息量的基本思想是:信息量可以用获得信息前的不确定性减去获得信息后的不确定性,或者,用获得信息前的系统无序性减去获得信息后的系统无序性来表示。,信息的质:指信息的好坏。,信息的质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2、: 信息的真实性 信息的精确性 信息的全面性 信息的及时性 信息提供的方便性:电子邮件的使用比通过邮局更方便、更快捷。,信息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信息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可图示如下:,信源,信源:信息的发送者。信源的分类如下:,信道,信道:传递信息的通道。选择信息通道的条件主要有三个: 信息容量:如目前上网的带宽,有56k的猫, 有100k, 700k的宽带等。 信息的保真度:是否有噪音等。 信息的时效性:越快越好,如李宁11月3日2-3折。,信息的功能要素,编码:将信息转换为符号的过程,如用语言、文字等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 译码:将信号还原为信息的过程。 反馈:信宿将接受信息的情况逆向传递给信源,以

13、控制信息的再输出。,信息的作用,信息能帮助人们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减少活动的盲目性;如想在北京购车。 信息是人类社会一切有组织活动的纽带;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信息网 信息是构成生产力的一个要素; 信息是世界的第三要素与资源(物质和能量); 信息是管理活动的核心。,信息资源的概念,信息资源是指经过人的认识和创造之后,以符号形式存储在一定载体上的,可供利用的信息。 信息和信息资源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信息资源是附加了人类劳动的信息,是信息的一部分。,信息资源的构成要素,信息:信息资源的源泉; 人: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符号:信息资源的媒介和手段; 载体:存储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物质

14、工具。,信息资源的构成要素,信息资源的类型可图示如下:,信息资源的生产和消费,信息资源的生产是以脑力劳动为主导的过程。信息资源的生产任务主要是由个人来承担的,如职业研究人员、职业作家、决策者、记者、教师、医生等都是社会中主要的信息资源生产者。 信息资源管理一系列有序的环节将个体所生产的信息资源传递给每一个信息消费者。,信息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是消费的前提,生产与消费构成了信息资源运动过程的两个端点。 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 信息资源的真实度(论文、作品、研究) 信息资源的时效性 信息资源中附加的人类劳动,多媒体技术:就是将文字、声音、图形、静态图像等信息媒体与计算集成在一起,使计算机应用由单纯的文字处理进入文、图、声、影集成处理的技术,其核心特性是信息媒体的多样性、集成性和交互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