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高二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长恨歌》导学案及答案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9787200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高二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长恨歌》导学案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选修)高二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长恨歌》导学案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选修)高二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长恨歌》导学案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选修)高二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长恨歌》导学案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高二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长恨歌》导学案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赏析示例长恨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内涵。 2掌握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理论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知识链接】 1考试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鉴赏古代诗文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考点诠释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鉴赏作品的 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 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 造意境的艺术效果。赏析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

2、代、夸张、互文、通感、双 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 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 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 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技巧。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 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课文助读】 阅读学习指导 P1 弄懂“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含义。 赏析示例长恨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以鉴赏白居易诗歌为范例,让学生掌握“

3、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 方法,从而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2、体裁:歌,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 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3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 ,时作者 35 岁,任 周至县尉。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缘起,据白居易的朋友陈鸿说,他与白居易、王质夫 三人于元和元年十月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 事,大家都很感叹。于是王质夫就请白居易写一首长诗,请陈鸿写一篇传记,二者 相辅相承,以传后世。因为长诗的最后两句是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所以他们就

4、称这首诗叫长恨歌 ,称那篇传叫长恨传 【自主预习】 1、文学常识填空。 白居易,字乐天,号,出身于仕宦之家,生活在“”时 期,曾任左拾遗,任职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后 来被贬到浔阳任。因仕途不顺,他消极、蓄妓、耽酒、信佛,但他每到 一处,仍力求造福一方,如任杭州刺史时曾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们为了怀念 2 他,把这个湖堤命名为“” 。他的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创作了大 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 新乐府等;后期创作了大量 的闲适诗。他是“新乐府运动”倡导者,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强调诗歌要以情动人,

5、语言要 “其辞质而轻,其言直而切” ,所以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自然、浅切流畅。他的长 恨歌是一首(体裁) 。 2、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明眸 ()鼙 鼓()霓裳 ( )萦纡 ()踌躇 ()踯躅 ()悄 然()寒衾 ()临邛 ()参差 ( )玉扃 ()珠箔 ()迤逦 ()衣袂 ()凝睇 ()巨擘 ()城阙 ()千乘 ()人寰 () 飘飖 ()花钿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天生丽质难自弃 ( ) 六宫粉黛无颜色 ()始是新承恩泽 时( ) 姊妹兄弟皆列土 ( )可怜 光彩生门户()宛转 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 无人收( )旌旗无光日色薄 ()到此踌躇 不能去() 东望都门信 马归()夕殿

6、萤飞思悄然 ()迟迟钟鼓初长夜 ( ) 能以精诚致 魂魄()排空驭气 奔如电( )上穷 碧落下黄泉() 雪肤花貌参差 是()揽衣 推枕起徘徊()云鬓半偏新睡觉 () 玉容寂寞泪阑干 ()钿合 金钗寄将去()此恨绵绵 无尽期() 4、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宫粉黛无颜色。 ,三千宠爱在一身。 遂令天下父母心,。 蜀江水碧蜀山青,。 行宫见月伤心色,。 春风桃李花开夜,。 ,梨花一枝春带雨。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温泉水滑洗凝脂。 渔阳鼙鼓动地来,。 夕殿萤飞思悄然,。 5、阅读长恨歌 ,说明白居易分几个层次叙述李杨悲剧,并用简要语言概 述各层内容。 【合作交流】 关

7、于长恨歌的主题讨论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 3 (1)讽喻说。就是只把唐玄宗当作皇帝写。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讽 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 辙。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 杨表示同情, 更不是歌颂, 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荒淫误国而终于苦 果自尝。说明作为一个皇帝,爱美人首先要爱江山,失去江山,美人也会失去。爱 美人更要爱江山。 (2)爱情说。把唐玄宗当作凡人写。 (白居易说过这是人间罕事)认为此诗的 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

8、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 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还认为, 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 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 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 情是一致的。 (3)双重主题说。是皇帝也是普通人。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 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 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 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

9、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 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三种说法中,你怎么看?为什么? 【我的研究专题】 1、课外阅读咏李杨爱情故事的诗文,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郑 畋等人的马嵬、陈鸿长恨歌传(唐) 、马致远的梧桐雨(元) 、洪昇的长 生殿 (清)等,写一篇文章介绍古代文人学者对这一历史事件所持的观点态度, 并阐述你自己的看法。 2、阅读一组写人的相关诗句,谈谈你的感受或发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曹植美女篇 一笑皆生百媚,宸游教在谁边?李白清平乐令二首 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韦应物广陵遇孟九云卿 回身转佩百媚生,插花照镜千娇出。江总(闺情 )

10、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4 赏析示例长恨歌导学案部分答案 【自主预习】14题(自己查字典,并参看课本) 5、 (1)杨妃入宫受宠,明皇迷色误国; (2)马嵬生离死别,蜀中伤心断肠; (3)还都触景生情,回宫绵绵相思; (4)仙山寻得杨妃,遥寄信物誓词。 【合作交流】提示: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首先必须注意:这是一首叙事诗, 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李、杨早先的逸乐和后来的长恨,都是这个故事不可缺 少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早先的逸乐是导致后来贵 妃丧生、彼此长恨的显著原因,而长恨则是李、杨荒淫误国、终于殃及自身的必然 结果。所以,任意突出或忽视其中

11、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损害故事的完整性,将割断 前后情节的内在逻辑和因果联系而使这一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意义,其评论当然 也就难以符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原意。其次还应注意:这是一出经作者艺术处理过了 的爱情悲剧,作为悲剧中的两个主人公,李、杨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 俩的荒淫逸乐引发了安史之乱,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另一方面, 安史之乱的发生使他们死生异处,相见无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这一悲剧的承受 者。评论长恨歌的主旨,必须顾及这一点,因为它是我们分析、理解作者对这 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的必要前提。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注意作 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长恨歌是

12、一首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 情色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程中,作者融进了自己的感情,通过感情的媒 介,表现了他对这一悲剧的是非评判。对李、杨之娱乐误国,作者显然是意在批评 而语含讥讽的,这从“汉皇重色思倾国” 、 “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 春从春游夜专夜”、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语句中可明显看出。然 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讽刺转向怜 悯同情。这从“君王掩面救不得” “宛转蛾眉马前死”“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 暮暮情”“到此踌躇不能去” “不见玉颜空死处”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 垂”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

13、尽未成眠”等等等等大量饱含感情的描述中,可以 获得非常明显而强烈的感受。诚然,作为悲剧的承受者,作者对李、杨深抱同情; 作为悲剧的制造者,作者对李、杨又有所谴责。但是,作者的谴责自有其立足点, 那就是李、杨的任意纵情,不仅贻误国事、危害社稷,也给他们自身带来了巨大的 不幸,自食苦果,并非为了揭露批判统治者的荒淫腐朽(尽管诗歌在客观上有此认 识作用) 。否则,作者何必花费那么多的笔墨着意铺写渲染李、杨两人的绵绵长恨? 即使按“讽喻说”论者的说法,这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曲 5 地讽刺”,那么,至少第四部分的整段描写就大可不必;而作者亦无须在字里行间 倾注如此明显而又深切的同情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