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大全93382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786197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8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大全93382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大全93382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大全93382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大全9338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大全93382(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整理范本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 目录 第一部分集合 1.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意义 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关键:元素是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取值?还 是因变量的取值?还是曲线上的点? 2 .数形结合 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 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坐标系或韦恩 图等工具,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 法解决 (3)集合 12 , n a aaL的子集个数共有2 n 个;真子集有2 n 1 个;非空子集有2 n 1 个; 非空真子集有2 n 2 个. 4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第二部分函数与导数 1映射: 注意 : 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一对

2、一或多对一. 2函数值域的求法:分析法;配方法;判别式法;利用函数单调性;换元 法 ; 利用均值不等式 22 22 baba ab; 利用数形结合或几何意义(斜率、距 离、 绝对值的意义等) ;利用函数有界性( x a、xsin、xcos等) ;平方法;导数法 3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 若 f(x)的定义域为a,b,则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 g(x) b 解出 若 fg(x)的定义域为 a,b,求 f(x)的定义域,相当于x a,b时,求g(x)的值域 . (2)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定: 首先将原函数)(xgfy分解为基本函数:内函数)(xgu与外函数)(

3、ufy . 整理范本 分别研究内、外函数在各自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根据“同性则增,异性则减”来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4分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下结论。 5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xf是奇函数)()(xfxf;)(xf是偶函数)()(xfxf . 奇函数)(xf在 0 处有定义,则0)0(f 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奇函数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有相反的单调性 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应先等价变形,再判断其奇偶性 6函数的单调性: 单调性的定义: )(xf在区间M上是增函数, 21 Mxx当 21

4、xx时有 12 ()()f xf x; )(xf在区间M上是减函数, 21 Mxx当 21 xx时有 12 ()()f xf x; 单调性的判定: 定义法: 一般要将式子)()( 21 xfxf化为几个因式作积或作商的形式, 以利于判断符号;导数法(见导数部分);复合函数法;图像法 注:证明单调性主要用定义法和导数法。 7函数的周期性: (1)周期性的定义: 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若有)()(xfTxf(其中T为非零常数), 则称函数)(xf为周期函数,T为它的一个周期。所有正周期中最小的称为函数的 最小正周期。如没有特别说明,遇到的周期都指最小正周期。 (2)三角函数的周期:2:sinTxy;

5、2:cosTxy; Txy:tan; | 2 :)cos(),sin(TxAyxAy; | :tanTxy (3)与周期有关的结论: )()(axfaxf或)0)()2(axfaxf)(xf的周期为a2 8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指数函数:)1,0(aaay x ;对数函数 :)1,0(logaaxy a ; 幂函数:xy()R;正弦函数:xysin;余弦函数:xycos; ( 6)正切函数:xytan;一元二次函数:0 2 cbxax(a 0) ;其它常用函 . 整理范本 数: 正比例函数:)0(kkxy; 反比例函数:)0(k x k y; 函数)0(a x a xy .分数指数幂:

6、 m nm n aa; 1 m n m n a a (以上0,am nN,且1n). .bNNa a b log;NMMN aaa logloglog; NM N M aaa logloglog;loglog m n a a n bb m . .对数的换底公式: log log log m a m N N a .对数恒等式 : logaN aN. 9二次函数: 解析式:一般式:cbxaxxf 2 )(;顶点式:khxaxf 2 )()(,),(kh为 顶点; 零点式:)()( 21 xxxxaxf(a0). 二次函数问题解决需考虑的因素: 开口方向;对称轴;端点值;与坐标轴交点;判别式;两根符

7、号。 二 次 函 数cbxaxy 2 的 图 象 的 对 称 轴 方 程 是 a b x 2 , 顶 点 坐 标 是 a bac a b 4 4 2 2 ,。 10函数图象: 图象作法:描点法(特别注意三角函数的五点作图)图象变换法导数法 图象变换: 平移变换: )()(axfyxfy,)0(a左“ +”右“”; )0(,)()(kkxfyxfy上“+”下“”; 对称变换: )(xfy )0,0( )(xfy; )(xfy 0y )(xfy; ) )(xfy 0 x )( xfy; )(xfy xy ( )xf y; 翻折变换: )|)(|)(xfyxfy(去左翻右)y 轴右不动,右向左翻()

8、(xf在y左侧图 象去掉); )|)(|)(xfyxfy(留上翻下)x 轴上不动,下向上翻(|)(xf| 在x下面 无图象); 11函数图象(曲线)对称性的证明: . 整理范本 (1)证明函数)(xfy图像的对称性,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 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2)证明函数)(xfy与)(xgy图象的对称性,即证明)(xfy图象上任意点关 于对称中心(对称轴)的对称点在)(xgy的图象上,反之亦然。 注*:曲线C1:f(x,y)=0 关于原点( 0,0)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 f(x,y)=0; 曲线 C1:f(x,y)=0 关于直线 x=0 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 f(x

9、, y)=0; 曲线 C1:f(x,y)=0 关于直线 y=0 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 f(x, y)=0; 曲线 C1:f(x,y)=0 关于直线 y=x 的对称曲线C2方程为: f(y, x)=0 f(a+x)=f(bx) ( x R)y=f(x)图像关于直线x= 2 ba 对称; 特别地: f(a+x)=f(a x) ( x R)y=f(x) 图像关于直线x=a 对称 . ( )yf x的图象关于点( , )a b对称bxafxaf2. 特别地:( )yf x的图象关于点( ,0)a对称xafxaf. 函数()yf xa与函数()yf ax的图象关于直线xa对称 ; 函数)(xafy与函

10、数()yf ax的图象关于直线0 x对称。 12函数零点的求法: 直接法(求0)(xf的根) ;图象法;二分法. (4)零点定理:若y=f(x)在 a,b上满足 f(a)f(b)0 7圆的方程的求法:待定系数法;几何法。 8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掌握几何法)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d表示点到圆心的距离) Rd点在圆上;Rd点在圆内;Rd点在圆外。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d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 整理范本 Rd相切;Rd相交;Rd相离。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d表示圆心距,rR,表示两圆半径,且rR) rRd相离;rRd外切;rRdrR相交; rRd内切;rRd0内含。 9直线与圆相

11、交所得弦长 22 | 2ABrd 第六部分圆锥曲线 1定义: 椭圆:|)|2( ,2| 2121 FFaaMFMF; 双曲线:|)|2( ,2| 2121FFaaMFMF ; 抛物线: |MF|=d 2结论: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若弦端点为A),(),( 2211 yxByx,则 22 1212 ()()ABxxyy,或 2 21 1kxxAB, 或 2 21 1 1 k yyAB. 注:抛物线:ABx1+x2+p;通径(最短弦) :)椭圆、双曲线: a b 2 2 ;) 抛物线: 2p. 过两点的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可设为:1 22 nymx(nm,同时大于0 时表示 椭圆; 0mn

12、时表示双曲线) ;当点P与椭圆短轴顶点重合时 21PF F最大; 双曲线中的结论: 双曲线 1 2 2 2 2 b y a x (a0,b0)的渐近线: 0 2 2 2 2 b y a x ; 共渐进线 x a b y 的双曲线标准方程可设为 ( 2 2 2 2 b y a x 为参数, 0) ; 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2e渐近线互相垂直; 焦点三角形问题求解:利用圆锥曲线定义和余弦定理联立求解。 3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解法: 直接法(通法) :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注意以下问题: 联立的关于“x”还是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直线斜率不 存在时 考虑了吗?判别式验证了吗?

13、 设而不求(点差法-代点作差法) :- 处理弦中点问题 步骤如下:设点A(x1,y1)、B(x2,y2);作差得 21 21 xx yy kAB;解决问题。 . 整理范本 4求轨迹的常用方法: (1)定义法: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2)直接法(列等式) ; (3)代入法(又称相关点法或坐标转移法);待定系数法; (5)消参法;(6)交轨 法; (7)几何法。 第七部分平面向量 1.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A B d 22 2121 ()()xxyy,其中 A 11 (,)x y,B 22 (,)xy. 2.向量的平行与垂直:设a= 11 (,)x y,b= 22 (,)xy,且b0,则: a

14、bb=a 1221 0 x yx y; ab(a0)ab= 0 1212 0 x xy y. 3.ab =| a| b|cos=x 1x2+y 1y2; 双曲线:|)|2( ,2| 2121 FFaaMFMF; 抛物线: |MF|=d 2结论: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若弦端点为A),(),( 2211 yxByx,则 22 1212 ()()ABxxyy,或 2 21 1kxxAB, 或 2 21 1 1 k yyAB. 注:抛物线:ABx1+x2+p;通径(最短弦) :)椭圆、双曲线: a b 2 2 ;) 抛物线: 2p. 过两点的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可设为:1 22 nymx(nm

15、,同时大于0 时表示 椭圆; 0mn时表示双曲线) ;当点P与椭圆短轴顶点重合时 21PF F最大; 双曲线中的结论: 双曲线 1 2 2 2 2 b y a x (a0,b0)的渐近线: 0 2 2 2 2 b y a x ; 共渐进线x a b y的双曲线标准方程可设为( 2 2 2 2 b y a x 为参数, 0) ; 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2e渐近线互相垂直; 焦点三角形问题求解:利用圆锥曲线定义和余弦定理联立求解。 3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解法: 直接法(通法) :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注意以下问题: 联立的关于“x”还是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直线斜率不 存在

16、时 考虑了吗?判别式验证了吗? 设而不求(点差法-代点作差法) :- 处理弦中点问题 . 整理范本 步骤如下:设点A(x1,y1)、B(x2,y2);作差得 21 21 xx yy kAB;解决问题。 4求轨迹的常用方法: (1)定义法: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2)直接法(列等式) ; (3)代入法(又称相关点法或坐标转移法);待定系数法; (5)消参法;(6)交轨 法; (7)几何法。 5.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P,A,B 三点共线xy1OPxOAyOB uuu ru uu ruuu r 且。 第八部分数列 1定义: BnAnSbknaNnnaaa ndaaNnddaaa nnnnn nnn 2 11 1n1n *), 2(2 )2(,() 1()为常数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Nn2,(n)0( 1n1-n 2 n 1n n aaaqq a a a n 2等差、等比数列性质: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通项公式dnaan)1( 1 1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