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之送教案设计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9768550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黄鹤楼之送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登黄鹤楼之送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登黄鹤楼之送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登黄鹤楼之送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登黄鹤楼之送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黄鹤楼之送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黄鹤楼之送教案设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黄鹤楼之送教案设计 篇一:登黄鹤楼教学设计小班 小班语言教育活动登鹳雀楼 小五班执教老师:李琪 一、活动内容:登鹳雀楼 二、活动目标: 1、 欣赏整首诗歌,从中感受诗歌的韵律感以及简短的语 言表达出来的雄伟景象。 2、 能够感受古诗所表达的雄伟画面,喜爱古诗简短的语 言,喜爱用语言表达所看的景象。 3、 用肢体语言表现出祖国山河的壮丽。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体会诗歌中刻画出的雄伟、美丽景象。 活动难点:认真观察古诗配图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静态图片联想成动态的景色,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四、活动准备: 幼儿能力准备:能够看图初步的描述图画的内容。 物质准备:古诗内容的图画ppt(可以是

2、一些动态的图片), 鹳雀楼相关图片,自制小乐器(沙球、响板等),自制挡板或遮挡好的桌子(教师准备一个大的挡板或几张一样高矮的桌子,放在幼儿面前,再将一些纸盒放在上面,遮挡幼儿的视线,挡板或靠近桌子的一边要使用挡板或布遮挡住,保证幼儿蹲下时不能通过桌面和地面间的缝隙看 到前面的物体。)。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出示一些鹳雀楼相关图片导入活动内容。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个建筑物是 什么? (播放ppt,是幼儿能够识别出鹳雀楼) 预设:幼儿根据图片上的内容表述事物,如:小亭子,森 林,高山等 2)总结:小朋友们都看出来这是鹳雀楼,今天老师带领 小朋友们登上鹳雀楼一起

3、看看上面的风景。 (二)基本部分: 2. 教师出示古诗古诗内容的图画,并提问使幼儿自主探究。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预设:幼儿根据自己所看到的画面自由发言,如:太阳下落,河水流动等。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图片,感受画面中落日靠着群山落下,黄河水流入大海的景象。 教师: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老师也想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景象,我看到的景象就是太阳挨着一座座的山落下了,山脚下的黄河水很快的流向远方,发出很大的声音。2)我看到的和小朋友们看到的一样,不过这些景象是我们在鹳雀楼二楼看到的,我还想看到更远更多的景象应该怎么办呢? 预设:幼儿提出去别的地方,向下走,向上走等不同方法。 3)小朋友们可

4、以到前面的桌子这边尝试一下,看看你们刚才说的那种方法能够看到小玩偶。 (请幼儿蹲下使其视线略高于桌子一点,在纸盒等遮挡物的后面以及靠近桌子的一边的地上放上一些小玩偶请幼儿观察)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蹲下,看看你们都能看到什么? 预设:幼儿可能什么都看不到,选择说小盒子,天花板?等明显事物。 教师:请小朋友们尝试我们刚才想到的办法,怎样才能看到小盒子后面和桌子下面的物体? 预设:幼儿尝试向前,向后,蹲下,站起来等几种方式,感受如何才能看的远。 (让幼儿自由发挥,并引导幼儿感受站起来可以看得远) 4)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的想法,最好的是站的高,那我们走到第三层楼,这样就可以看到更远更多的景色了。 3

5、老师朗诵,幼儿初步了解其内容(教师语速放慢) 1)古代有一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也到鹳雀楼游览景色,也看到了我们看到的景色,他也有感而发做了一首诗,请小朋友们听一听,他是怎样说的。 教师有节奏的朗诵古诗登鹳雀楼可以边朗诵边拍手。教师提问,诗歌里面写了什么? 教师解释诗歌中的字句,登上鹳雀楼向外面看,太阳靠着山落下了,黄河水快速的流向大海。要想看得更远,请你再登上一层楼吧。 2)这首诗歌的大意小朋友们理解了,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看着图片朗诵一下这首诗歌。 3)这首诗歌小朋友们读完了,小朋友们伸出你们的小手,和我一起来有节揍得的朗诵一下诗歌。 4.幼儿自由发挥,通过肢体语言或小乐器表现诗歌的内容,完成

6、重难点。 1)教师:小朋友们念得都很有节奏感,这样还不够,诗人王之涣听说小朋友们都是小舞蹈家,想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怎么样用动作来表现一下他看到的美丽景色? 2)分句或分词请幼儿来表演。 教师:我想先请一位小朋友说说,诗歌的第一句“白日依山尽”是什么意思?描述的是什么景象? 幼儿:太阳靠山落下、太阳没了?(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出太阳下落即可) 教师:哪位小舞蹈家想表达一下白日依山尽? 请幼儿上前来做表演,可以分词做表示,如:太阳怎么表示?太阳下落怎么表示?太阳靠山怎么表示?,若幼儿不能完成自由发挥,教师可做简单提示:如,太阳什么形状?下落是什么意思? 以此来完成剩下的诗句欣赏。教师:哦,这位小舞蹈

7、家看到的是这样的场景,其他小朋友那。 可以多请几位小朋友表达 教师:那你们再说说,诗歌的第二句“黄河入海流”是什么意思?描述的是什么景象? 幼儿:河水流入大海,黄河水向海流?(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有水流入大海即可) 教师:哪位小舞蹈家想表达一下黄河入海流? 教师引导分词表示黄河可以简化为水流,或是表现河水很长,进入海水可以直接简化为海水,海水很宽广,幼儿可以自行发挥怎样表示宽广) 教师:舞蹈家们真棒,都能表示出你们想象到的画面,我们再说说,诗歌的最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什么意思?描述的是什么景象? 幼儿:再上一层楼、看得远?(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向上走看得远即可) 教师:哪位舞蹈家想

8、表达一下这两句? 教师引导,看得远怎么表示,可以将手放在眼睛上方做眺望动作,上楼怎么表示,可以用手向上指,或是做上楼、迈步的动作? 教师:小舞蹈家们把一整首诗都用自己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来了,诗人王之涣想请舞蹈家们教教他,现在舞蹈家们起立,你们一边念古诗,一边用刚才想到的舞蹈动作来表演给他看。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有节奏的边朗诵,边做表演。篇二:黄鹤楼教学设计 黄鹤楼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感受诗中的气韵。 2、品味感受诗歌所体现的物是人非、归思难禁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诗中涉及的传说,感受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时间:2007年3月30日

9、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 2、从唐才子传中记载的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诗下面题了行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飘然离去。事后对崔颢的这首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如:在金陵凤凰台时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

10、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黄鹤楼简介 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 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 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 楼运盛 ”之说。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 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而崔颢的黄鹤楼诗,一直被认为是千古佳作,很多人都能背育。因这首诗,使很多人产生了对黄鹤楼的怀念,当黄鹤新楼

11、落成之后,它的丰姿令人振奋, 是很自然的事。关于黄鹤楼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炜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炜,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崔颢的诗与此有关。 二、多形式朗读古诗 三、深入感知古诗 问1: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问2

12、:描写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两句诗句是?请你用自己的画描绘一下 问3: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明确: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想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 问4: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 四、小结:全诗借景抒情,抒写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 五、再次朗读古诗六、作业布置 完成点击;背

13、诵古诗 黄鹤楼教学设计(篇2) 教学内容: 七年级语文(下)第十四课短文两篇中的黄鹤楼。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体会本文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的特点; 3、领略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体会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正确朗读课文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体会本文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法设计:略 二、教学过程:【课件演示】课题、作者、黄鹤楼图片 阎伯理黄鹤楼教学设计 (一)导入 【录像】子午书简黄鹤楼短片 第一大模块:

14、朗读全文 疏通文意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1、 检查预习: 【课件演示】 2、 配乐朗读: 【伴奏乐】 要求学生标注节奏,把握语气语调,体会情感。 3、 齐读课文 比比看,哪一组读得最好。 4、 自主、合作疏通文意 这么美的课文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会帮助大家体会得更真切。 (1)四人一组,质疑、讨论并提出问题疏通全文,重点句子学生串讲。 (2)老师重点强调一些文言字词,辨析比较,举一反三。 此过程检查学生文言词汇的积累情况,通过小组合作,学会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课件演示】第二大模块:精读品析 探究学习 (三)精读品析、探究学习 【课件演示】 “神游”一番之后,黄鹤楼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15、试找出能体现黄鹤楼特征的句子来。 耸构巍峨,高标巃嵸, 高大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雄伟 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课件演示】 有人提出:本文是以“仙”字贯穿全文的;也有人觉得不妥,应该是“观”字。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独立分析,展开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意在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件演示】 作者指出图经神仙传述异志都有关于黄鹤传说的记载,这样旁征博引有何用意? 学生独立分析,展开讨论,教师适时点拨。 【课件演示】 品味语言: (1)修辞运用 (2 )句 式 通过此环节,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培养文言文语感。篇三:崔颢黄鹤楼教学设计 篇一:黄鹤楼教学设计 黄鹤楼教学设计 姓名 任民 单位 老君台中学 黄鹤楼 教学目标: 1、学会并掌握“昔、鹤、萋”等生字; 2、读悟结合,理解诗歌大意,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愁。 3、品味感受诗歌所体现的物是人非、归思难禁的思想感情,背诵并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