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届会议程序册(定稿版)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9762889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X 页数:205 大小:8.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届会议程序册(定稿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5页
第届会议程序册(定稿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5页
第届会议程序册(定稿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5页
第届会议程序册(定稿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5页
第届会议程序册(定稿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届会议程序册(定稿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届会议程序册(定稿版)(2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九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9届学术年会会议程序册The 19th National Meeting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主办单位: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承办单位: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协办单位:(见封底)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网址:会议网址: Contents会议组织机构3会议程序总览5大会开幕式与大会报告6分会场、专题论坛和分组报告7大会报告人简介9钱学森论坛报告人介绍18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发展论坛22第一分会场: 互联网+重大工程27第二分会场: 促进绿色发展的能源资源系统工程41第三分会场: 健康中国与系统工程62第四

2、分会场: 系统动力学创新与实践分会场77第五分会场: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90第六分会场: 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系统工程95专题论坛1: 协同改革、协同治理、协同发展105专题论坛2: 船海系统工程110专题论坛3: 可持续与供应链118专题论坛4: 水利系统工程128专题论坛5: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从灾害管理到社会公共安全管理137专题论坛6: 系统理论专题研讨会146专题论坛7: 数据科学与智慧决策148专题论坛8: 系统工程理论再发展158一、论坛主报告人160二、专题论坛161专题论坛9: 金融服务系统工程论坛164专题论坛10: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发展171专题论坛11: 复杂系统及信号与

3、信息处理1782016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考核工作会议188分组报告1: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创新研究197分组报告2: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应用研究199分组报告3:新常态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研究201会议地图203会议组织机构会议主席汪寿阳会议学术委员会(排名不分先后)主席:张纪峰秘书长:洪奕光委 员: 陈 杰 孙宏才 唐万生 刘 斌 曹志刚 陈仪香 程钧谟 崔光照 丁义明 房 勇冯 宵 贾顺平 杨昊 郑君君 李敏强龙升照 潘林强 牛云云 刘 萍 熊 熊文凤华 熊国强 鱼 敏 张顺明 赵存如赵劲松 赵庆祯 郑新华会议组织委员会(排名不分先后)主席: 薛惠锋 郭京朝副主席: 杨晓光 袁建华 唐

4、锡晋 刘大鹏 洪奕光毛保华 赵秋红 熊 熊委 员: 郑新华 南晋华 朱江红 韦小鹏 任贵全牛广宇 田 涛 杨 洋 王 登 郑水龙崔 剑 徐 源 王馨慧 牟 迪 王 晗罗 婷 卢志昂 张 辉 王 萌 项武铭陈佳玉 吕 皓 方海泉 曹 宇 程 何任 晔 张志浩 张 峰 杨德伟 郭娇娇薛 昱 康阳春 郭江民 郏奎奎 唐 铭杜兴林 李士群 靳 骁 胡 毅 仝永强会议程序总览日期时间活动地点主持人28日13:00-22:00报到大厅17:00-19:00晚餐百合苑19:00-21:00学会九届八次常务理事会第6会议室汪寿阳29日8:30-9:20大会开幕式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主会场开幕式:杨新民、狄增如成

5、就宣读:李一军9:20-9:50集体合影大厅9:50-10:00茶歇主会场前大厅10:00-12:00大会报告主会场高自友、黄海军 12:00-13:30午餐百合苑、望星阁、神舟厅13:30-14:30大会报告主会场张纪峰14:30-14:40会员代表表决章程修改意见14:40-14:50茶歇主会场前大厅14:50-17:50钱学森论坛主会场14:50-16:30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发展论坛第6会议室杨晓光18:00-19:00晚餐百合苑、远望厅19:00-21:30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神舟厅九届理事会:汪寿阳30日8:30-11:30分会场、专题论坛、分组报告2016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

6、考核工作会议各会议室11:30-13:30午餐百合苑、远望厅13:30-17:30专题论坛、分会场、分组报告各会议室19:00-21:00晚宴(闭幕式),公布下届年会地点远望厅闭幕式:杨晓光31日参观航天博物馆,返程大会开幕式与大会报告时间:29日上午8:30-12:00 地点: 远望楼宾馆四层主会场时间活动主持人8:30-9:20大会开幕式科协领导、理事长、承办单位领导致辞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开幕式:杨新民、狄增如成就宣读:李一军9:20-9:50集体合影9:50-10:00茶歇10:00-12:00大会报告(共4个,30分钟/个)1)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报告人:闪淳昌)2)网

7、络演化博弈的建模与控制(报告人:程代展)3)大城市地铁网络首末班车时刻表优化研究(报告人:吴建军)4)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知识的大系统分析方法(报告人:王延章)高自友 黄海军时间:29日下午13:30-17:50 地点:远望楼宾馆四层主会场时间活动备注13:30-14:30大会报告(共2个,30分钟/个)5)从海军装备建设谈对体系工程的认识与思考(报告人:张宏军)6)在线搜索的异质性与股票价格的关系(报告人:叶强)张纪峰14:30-14:40会员代表表决章程修改意见14:40-14:50茶歇14:50-17:50钱学森论坛集贤汇智“一带一路”14:50-16:30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发展论坛系统工程

8、理论与实践期刊颁奖杨晓光分会场、专题论坛和分组报告时间:30日上午8:30-11:30 下午13:30-17:30地点:远望楼宾馆各会议室活动主持人时间 地点备注分会场6个一、互联网+重大工程盛昭瀚王红卫30日全天五层第10会议室具体报告人报告时间由负责人安排,联系方式见附件二、促进绿色发展的能源资源系统工程赵晓丽30日上午8:30-12:00 三层神舟厅30日中午13:00-13:30三层神剑厅30日下午13:30-17:45三层神剑厅(1、4组)三层神盾厅(2、5组)二层江阴厅(3、6组)三、健康中国与系统工程鱼 敏30日全天四层第7会议室四、系统动力学创新与实践分会场钟永光30日全天四层

9、第2会议室五、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毛保华30日上午8:30-11:30三层神剑厅六、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系统工程蒋洪迅30日上午8:30-11:30四层第4会议室专题论坛11个1. 协同改革、协同治理、协同发展杜 栋30日下午13:30-17:30四层第4会议室2. 船海系统工程赵金楼30日上午8:30-11:30三层神盾厅3. 可持续与供应链白春光30日上午8:30-11:30二层江阴厅4. 水利系统工程王慧敏30日下午13:30-17:30一层贵宾(一)5.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从灾害管理到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刘德海赵秋红30日下午13:30-17:30五层第9会议室6. 系统理论专题研讨会徐玖平30

10、日上午8:30-11:30五层第9会议室7数据科学与智慧决策李登峰30日上午8:30-11:30一层贵宾(一)8系统工程理论再发展张 莉30日下午13:30-17:30四层第6会议室9金融服务系统工程论坛吴德胜熊 熊30日上午8:30-11:30五层第8会议室10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邓昱晨30日下午13:30-17:30三层神舟厅11复杂系统与信号处理陶 然30日下午13:30-17:30四层第8会议室青年人才托举2016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考核工作会议唐锡晋30日上午8:30-11:30四层第6会议室分组报告3个1.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创新研究房 勇10月30日全天四层第1会议室2.

11、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应用研究苏 峻10月30日全天四层第3会议室3. 新常态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研究李泽鹏10月30日全天四层第5会议室时间:30日晚上19:00-21:00 地点: 远望楼宾馆二层远望厅19:00-21:00晚宴(闭幕式)公布下届年会地点二层远望厅闭幕式:杨晓光承办单位领导发言参会代表发言团体会员单位代表发言大会报告人简介1、闪淳昌 教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题目: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高社会治理水平闪淳昌教授,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国防大学等兼职教授。北京、陕西、广东等省市应急委顾问,国家应急广播特聘专家,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12、理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国务院参事。闪淳昌是中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多项安全法规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主持过大连“5.7”空难、烟台“11.24”海难等多起特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在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20032005年,担任国务院办公厅应急预案工作小组副组长,在国务院领导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完成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5件专项预案和80件部门预案的编制审核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应急体系的“一案三制”建设。闪淳昌为2008北京奥运、2010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和中国-亚欧博览会等重大活动的安保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被授予“

13、北京奥运会特别荣誉奖”和“中国管理科学特殊贡献奖”。多次应邀在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国家行政学院、浦东干部管理学院和各地党委、政府进行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专题讲座,受到好评。他多次深入基层和灾区调查研究,向国务院提交了多份有价值的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他热心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科普宣教工作,著有应急管理:中国特色的运行模式与实践、应急管理概论理论与实践等多部著作,为中国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事业做出了宝贵贡献。报告摘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各种变革调整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公共安全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呈现出由单项向综合转变、由处置向预防与准备转变、由单纯减灾向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转变、由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转变、由一个地方(部门)向加强区域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