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3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9761459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3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3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3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3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3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3(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1. 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A、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物与物之间的关系C、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D、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2.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起源是:()。A、暴力的产物B、人们相互订立契约而形成的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D、阶级矛盾调和的产物3.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主要是通过:()。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B、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4. 国家所代表的利益是:()。A、剥削阶级的利益B、统治阶级的利益C、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D、基本阶级的利益5. 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国家B、军队C

2、、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政治观点和法律观点6. 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和教育发挥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是:()。A、艺术B、道德C、宗教D、哲学7. 社会意识构成的高低层次可以分为:()。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B、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C、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意识形式D、群体意识于社会心理8.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的继承性B、社会意识的发展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9. 历史上有许多经济落后的国家在某些思想领域超过了经济先进的国家,这说明:()。A、社会存在并不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

3、识并不反映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的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D、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是间接的10. 生产方式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C、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统一D、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统一11. 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的总和B、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C、一定历史阶段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的总和D、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12. 上层建筑是指:()。A、社会经济制度B、社会的科学技术C、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D、社会的生产关系13. 人类全部社会关

4、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血缘关系B、思想关系C、生产关系D、法律关系14. 阶级的实质是:()。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专政B、人们的社会分工和地位不同C、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D、阶级压迫的工具15. 当前我国的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指通过改革()。A、改变社会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B、根本变革社会的政治制度C、同一切传统观点彻底决裂D、根本变革社会经济制度16.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A、加速历史进程B、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C、规定历史发展的方向D、可以脱离群众促进社会发展17. 我国的国民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说明:()。A、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

5、进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D、有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决定作用18.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A、社会基本矛盾B、社会文明的发展C、阶级斗争D、社会革命19.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C、一切政治关系的总和D、人类追求幸福的本性20. 自由是:()。A、在认识必然性的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改造B、对必然性的认识C、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不受约束的D、人们在政治上的绝对民主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基本结构是:()。A、社会的经济结构B、社会的政治结构C、社会的

6、意识结构D、生产力系统结构E、生产关系系统结构2.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指:()。A、它是直接的生产力B、它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C、它是潜在的生产力D、它渗透到生产力基本因素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E、它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3. 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德国在哲学上超过欧洲其它经济上先进的国家,这表明:()。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于社会的经济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社会意识并不决定于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的发展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完全对应的E、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4. 法律和道德的区别是()。A、法律产生于阶级社会,道德的产生比法律久远B、法律具有强制性,而道德依靠社会舆论

7、、信念、传统、习惯发挥作用C、法律和道德适用于一切不道德的行为D、法律具有阶级性,道德没有阶级性E、法律属于政治上层建筑,而道德属于思想上层建筑5. 先进文化是指()。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B、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C、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D、反映时代主流、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文化E、体现人民群众意愿和要求的文化6. 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时候,它是绝对不会灭亡的。这是因为:()。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B、一种物质生产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C、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

8、、历史的E、任何一种社会的生产关系都是在旧的社会关系中建立起来的7.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们的思想发展史E、历史规律的作用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8.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A、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B、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C、自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社会规律不可捉摸D、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E、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

9、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是,它存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之中9.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说明:()。A、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结果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结果C、科学技术的进步作用是主要的D、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E、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0. 历史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人类解放是指:()。A、人性的解放B、摆脱自然界的奴役状态C、摆脱必然性的束缚D、摆脱旧的社会关系的束缚E、摆脱传统旧思想的束缚三、辩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2. 人的自由在于认识必然性。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唯心史观产生和存在

10、的根源。2. 简述艺术的特点和功能。五、论述题(20分)试述社会改革及其作用。一、单选1.C 2.C 3.D 4.B 5.A 6.B 7.B 8.C 9.C 10.A11.D 12.C 13.C 14.C 15.A 16.A 17.C 18.A 19.A 20.A二、多选1.ABC 2.BCD 3.BDE 4.ABE 5.ABCDE 6.ABD 7.ABE 8.DE 9.BCE 10.BDE三、辨析题1.正确。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新的生产力和腐朽的生产关系之

11、间的矛盾冲突。社会革命的任务在于解决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社会生产力。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首先,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其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正确。必然是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是客观世界运动变化的不可避免的趋势。人的自由在于认识必然性,并利用其来改造世界,达到人自己的目的。恩格斯所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四、简答题1.唯心史观的

12、产生有它深刻的社会、阶级和认识论的根源:第一,社会根源。在资本主义以前,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封闭隔绝一方面,使得社会本身内在深层的东西不能充分展开和暴露;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看不到社会历史过程的共同性、重复性,不易察觉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结果就必然导致用想象的联系去取代社会历史本身的实在的联系。第二,阶级根源。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和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必然要夸大精神的力量和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第三,认识论根源。自然规律是自然界中各种盲目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形成的。历史唯心主义夸大了社会意识和英雄人物的作用,把社会意识和英雄人物当

13、作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2.艺术是最早出现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它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把握与反映社会生活。艺术包括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建筑等多种具体形式。艺术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依靠具体、典型的形象的美来表现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情感、愿望和意志,按照审美的规则来把握和再现社会生活,用美的感染力具体地影响社会生活。艺术具有形象性、审美性和典型性等特点。艺术也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一般特点,如在阶级社会中,反映社会生活现象的艺术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反映着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先进的社会阶级反映社会生活中健康和进步的东西,对社会进步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反动阶级的艺术则充满腐朽、颓废、庸俗的东西,对社会进步起着极大的消极和阻碍的作用。艺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特点。艺术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艺术的认识功能主要表现在:它能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同时也能够对人们认识社会产生一定的引导和影响作用。艺术的教育功能表现在:它可以通过一定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以及渗透于其中的艺术家的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