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备考 诺奖得主人物事迹以及点评!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9760768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高考作文备考 诺奖得主人物事迹以及点评!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高考作文备考 诺奖得主人物事迹以及点评!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高考作文备考 诺奖得主人物事迹以及点评!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高考作文备考 诺奖得主人物事迹以及点评!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高考作文备考 诺奖得主人物事迹以及点评!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高考作文备考 诺奖得主人物事迹以及点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作文备考 诺奖得主人物事迹以及点评!(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高考作文备考 诺奖得主人物事迹以及点评! 2021 高考作文备考:诺奖得主人物事迹以及点评! 诺奖得主那些鲜为人知的轶事 物理学奖篇 1 最年轻得主:威廉劳伦斯布拉格 (25 岁因在利用 X 射线研究晶体结构方面的开创性贡献与父亲携手荣膺 191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物理学家威廉劳伦斯布拉格是著名物理学家威廉亨利布拉格的儿子,25 岁时因其在利用 X 射线研究晶体结构方面的开创性贡献,与父亲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是历史上唯一一对同时获得诺贝尔奖的父子。然而,父子俩都没有去瑞典领奖,因为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腥风血雨之际,他们都在战场为祖国战斗,可谓真正的“上阵父子兵”。 说起小

2、布拉格与 X 射线结缘,还有一段趣事。小布拉格 5 岁时,有一次摔伤了腿,父亲老布拉格自己打造 X 射线管,帮儿子照 X 光。从那时起,父子两人与 X 光射线有了交集。小布拉格感觉非常好奇就开始自学相关内容,开启了其与 X 射线之间彼此成就的终生浪漫之旅。 点评: 小时候摔伤了只会哇哇大哭,而小布拉格却因此而找到了一生的事业所在,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真是判若云泥啊。 2 穿着破旧的大皮鞋读完学业:威廉亨利布拉格 (劳伦斯布拉格之父、191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 亨利布拉格小时候因为学习刻苦,成绩优良,被保送到威廉皇家学院,同学大都是富家子弟,衣着讲究,而布拉格家中很穷,连买一本书都非常困难

3、,更不用说买新衣服了。同学中有些纨绔子弟不仅讥笑他,还污蔑他那双又破又旧的大皮鞋是偷来的。 一天,布拉格被学监叫到办公室,布拉格明白学监的意思,他没说话,只是默默从怀里掏出一张起毛的纸片,交给了学监。纸条上是父亲写给他的信:“儿啊,真抱歉,但愿再过一两年,我的那双破皮鞋,你穿在脚上不再嫌大”学监看后,深有感触地说:“孩子,对不起,我误会你了。你的父亲虽然贫穷,但对你满怀希望,你不要辜负他的希望,我会尽力帮助你的。” 父亲的勉励和学监的信任让布拉格更加努力,就这样,他穿着那双破旧的大皮鞋完成学业,并最终摘下了诺贝尔奖的桂冠。 点评: 初唐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布拉格的

4、一生,可谓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3 “一问三不知”先生:丁肇中 (因为发现 J 粒子而荣膺 197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有一次,央视东方之子栏目对丁肇中进行了一次专访,丁教授面对记者的问题,连续说了几个“不知道”,令人感慨。 记者首先问:“我感觉您对自己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很明确的选择,比如小时候对科学、对科学家感兴趣;大学时,就锁定了要研究物理;然后每做一个实验也是力排众议,自己坚持下来,一个人怎么能够每一次选择都能这么坚定和正确呢?” 丁肇中回答:“不知道,可能比较侥幸吧!” 记者又追问道:“没有必然么? 丁肇中依然回答:“那我就不知道了。” 记者还是不死心:“怎么才能让自己今天的选择在日后

5、想起来不会后悔?” 丁肇中依然回答:“因为我还没有后悔过,所以我真的不知道。” 记者无奈:“我发现在咱们谈话过程中,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知道。” 丁肇中这次作了正面回答:“不知道的,你 _知道,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点评: 古语有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丁肇中的“一问三不知”归根到底是一种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不但无损于他的光辉,还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他成功的秘诀。 4 诺贝尔级“厨师”:朱棣文 (因用激光把原子冷却至超低温而荣膺 199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朱棣文闲暇时候最喜欢下厨做菜,手艺精良的他,不论中西料理,都让亲友赞不绝口,尤以中国菜、墨西哥菜最

6、拿手。对此他解释说:“老婆很喜欢中国菜的色香味俱全;家里的两个小鬼偏好墨西哥菜的劲辣。” 而这位“诺贝尔级”厨师,更从亲自动手做菜,悟出做学问的道理。他甚至将做实验比喻为做菜。他认为,“在有限的资源中求变”是做菜和做实验的相通之处,也是他创造科学奇迹的秘诀之一。 他举例说,在学生时期,他常在宿舍的冰箱里翻剩菜,拿仅有的材料下厨,“在有限资源中求变,这种经验、能力,对解决我日后所面临的瓶颈,有很大的助益。” 点评: 朱棣文凭借一己之力,将“厨师”这一职业提升到了诺贝尔级,将日常的俗世操作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在有限的资源中求变”,除了佩服,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5 深谙放弃之道的“放羊娃”:崔琦 (

7、因发现并解释电子量子流体这一特殊现象而荣膺 1998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崔琦出生于河南农村,10 岁前一直在家里养猪放羊,从未读过书。10 岁时才获得读书机会,从此开启了在科研之路上步步攀登的旅程。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美国高科技实验室从事前沿领域研究的崔琦,据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电脑盲”。研究过程中的仪器设计、图表制作,全靠他一笔一画完成。甚至是发一封电子邮件,他也会请秘书代劳。他的理论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 _时间赶上!” 点评: 崔琦的放弃其实是一种大智慧,放弃一些并不需要的,为他赢得了更多时间,可以更专注于实现自己的科研目标。 6 “完全是天才,完全是滑稽演员”:科学“顽童”理查德

8、菲利普斯费曼 (因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而荣膺 1965 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家奖) 美剧生活大爆炸里傲娇的谢耳朵是很多人的偶像,很多内行还看出他了身上闪耀着美国科学“顽童”理查德费曼的影子。费曼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是一位独辟蹊径的思考者、保险柜破译高手、玛雅文字破译者、原子弹之父,以及更广为人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初见费曼时,评价他:“半是天才,半是滑稽演员。”深入了解之后,他把评价修改为:“完全是天才,完全是滑稽演员”。 有一次,费曼偶尔得到一本玛雅人的手抄本,上面奇怪的数字和符号,引起他的兴趣。他仅用3 个月时间,就破译了其中的密码。 27 岁,费曼受邀

9、参与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忙碌之余,他最喜欢干的就是戏弄中情局的安保系统。一次,他闲着没事盯上了机密文件保险柜的密码,然后把密码破译了,还留下字条:“这个柜子不难开呀。”随后全楼戒严,警察得知真相后都石化了。 点评: 费曼的多才多艺、诙谐幽默源自其对世界充满好奇,而且愿意钻研,这或许是他在科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吧! 7 行走的百科全书:“夸克之父”默里盖尔曼 (因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和贡献而荣膺 196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童年的盖尔曼兴趣十分广泛,很早就是人尽皆知的神童他的同学认为他是“会走路的大百科全书”。3 岁时,他能心算几位数的乘法;7 岁时在拼写比赛中赢

10、了比他大 5 岁的孩子。有一次,钢琴教师把盖尔曼引荐给她的一位艺术家朋友,结果盖尔曼给这位艺术家上了一堂艺术史课。此外,盖尔曼对法国烹饪和中国烹饪也有兴趣,他曾带人到中国餐馆就餐,并用汉语点菜。在诺贝尔晚宴上,他用瑞典语发表演讲,让主办方为之倾倒。 1944 年,15 岁的盖尔曼考虑申请耶鲁大学,当时,他的父亲建议他攻读“工程”,但讽刺的是,经过能力测试后盖尔曼被认为适合学习“除了工程”以外的一切学科。于是父亲建议:“我们干嘛不折中一下,学物理呢?”没有人想到,这句简单的话语造就了后来夸克理论提出者、诺贝尔奖得主以及“统治基本粒子领域 20 年的皇帝”尽管如此,他并非因为发现夸克而摘得诺贝尔奖

11、的桂冠,这也算是 _吧! 不过,盖尔曼对写作有恐惧,这是他“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在诺贝尔纪念专刊中,有一页空白,这是为盖尔曼留下的因为他没有上交需要在年度特庆专刊中发表的正式演讲稿。 点评: 曾经有人问过盖尔曼一个问题:“您在很多领域都可称得上是专家,您是如何学习的呢?”盖尔曼给出的回答是:喜欢阅读大百科全书,对大自然保持好奇心。 8 气球飞行爱好者:奥地利物理学家赫斯 (因发现宇宙辐射而荣膺 193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赫斯是一位气球飞行爱好者,也是这一爱好将他送上诺贝尔领奖台。 1785 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伦发现,空气中的带电体会逐渐失去电荷。当时,人们知道空气是良好的绝缘体,不导电。

12、那么,带电体上的电荷为什么会丢失呢?这令很多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 有科学家提出,这种辐射可能地球之外,但因实验证据不足,无法证实 赫斯也对这一问题产生了兴趣,他的气球飞行爱好开始发挥作用:他乘坐气球升到高空,测量了不同高度的电离度,结果发现,在海拔 5000 米的高空,辐射强度竟为地面的 9 倍,而且白天和黑夜结果相同。因此,他断定这种射线不是太阳,而是宇宙空间。 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因为他说明地球之外的确存在着辐射源。从那时开始,科学家们对宇宙射线进行了广泛研究,开辟了基本粒子研究的新领域。 点评: 爱好是通向成功的大门!多多关注并好好培养你的爱好吧,说不定下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是你。爱好侍弄

13、花花草草,如何获得诺贝尔奖呢?沉思中. 9 爱好饲养珍禽的贵族子弟:路易维克托德布罗意 (因创立描述微观粒子波动的物质波理论而荣膺 192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布罗意的祖上是一个诸侯国的王族,历代先辈有的是战功赫赫的武将,有的官至内阁总理、驻外使节。 现在,历代祖辈的文治武功都已深藏于 _烟尘中,但德布罗意提出的波动理论却永远鲜活波动理论的问世大大促进了电子光学的发展,电子显微镜的出现就是例证,这些光学仪器拓展并推动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知。 德布罗意虽然出身贵族世家,又是学术权威,但一生生活简朴,从不讲究吃穿,只不过有一个怪癖:饲养珍禽。 他在自己的私宅里喂养着从世界各地搜罗过来的珍贵飞鸟

14、。他曾用重金买来两只尼泊尔红鸟。可能由于不适应法国的气候,这两只小可爱不久之后就死去了,德布罗意恋恋不舍地把红鸟的彩色照片长期保存在自己的工作案头。 点评: 物质波理论还算有点懂,但有钱人的爱好和世界真是不懂啊! 10 “物理几乎不及格的台球选手”:伊瓦尔贾埃弗 (因验证量子隧穿效应荣膺 197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贾埃弗在读大学期间就是学校里“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不翻书、不喜欢听课,不是在台球房就是在棋牌室,就这样混到期末、混到毕业,结果数学成绩不好,物理也不及格。因此,在他获奖后,有记者称“一个物理、数学都几乎不及格的台球和桥牌能手,居然获得诺贝尔奖!” 其实,记者误会贾埃弗了。谁没有少年轻狂过呢?毕业后,贾埃弗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挫折,顿悟自己此前浪费了大好时光,因此,决定从头学起。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逐渐接触到一些高深的理论物理学问题,直到遇到“此生最爱”量子隧穿效应,并且后来用巧妙的实验显示了该效应。 点评: 杜秋娘在金缕衣中唱到: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尽管贾埃弗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他也经常为年轻时浪费时间而暗自后悔,如果不是如此,他可能还会取得其他巨大的成就呢!贾埃弗的经历,也是很多年轻人的前车之鉴啊!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