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体系结构授课计划2010-2011第二学期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9757136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体系结构授课计划2010-2011第二学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计算机体系结构授课计划2010-2011第二学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计算机体系结构授课计划2010-2011第二学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计算机体系结构授课计划2010-2011第二学期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计算机体系结构授课计划2010-2011第二学期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体系结构授课计划2010-2011第二学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体系结构授课计划2010-2011第二学期(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期 授 课 计 划2010 2011 学年第 二 学期课 程 名 称 计算机体系结构 授 课 对 象 2008 计本1-4 班 开 课 单 位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任 课 教 师 寇光杰 教研室主任签字 院系部领导签字 鲁 东 大 学 教 务 处 制编 制 计 划 依 据本学期总周数授课/实验课预计节假日周数机动周数考试周数15授课111本课程总学时本学期学时每周学时考核方式60604考试依据教学大纲名称大纲印刷时间计算机体系结构2009年教材参考书张晨曦 王志英等编著.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1. 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

2、itative Approach (Third edition) John L. Hennessy, David A. Patterson.2. Parallel Computer Architecture A Hardware / software Approach(second edition) David E. Culler, Jaswinder Pal Singh, Anoop Gupta.3. 计算机系统结构 (第二版). 郑纬民,汤志忠. 清华大学出版社.说明:1.封面的“授课对象”应填写“xxx类班”“专业班”“公共任选课学生”;2.本表一式三份,院系部一份,教研室一份,教师一份

3、;3.由多位教师任课的同一门课程应制定和使用统一的学期授课计划;4.本计划应在开学前两周以内上交由教研室逐级审批; 5.本计划双面打印。第几周授课顺 序授课时间章节及内容摘要需要学时 数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作业/页码、题号备 注11星期二 第5、6节第1章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1.0 学科介绍,课程引入。1.1 引言1.2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概念1.3 定量分析技术(上)内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定义、分类、常用的定量评价技术(Amdahl 定律,CPU性能公式)。2讲授多媒体教材24-25页: 1-5题2星期六 第3、4节第1章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1.3定量分析技术(下)1.4 计算机系统结

4、构的发展1.5 计算机系统结构并行性的发展内容:CPU性能公式及常用性能评价指标、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2讲授多媒体教材24-25页: 6-9题23星期二 第5、6节第2章 计算机指令集结构2.1 指令集结构的分类2.2 寻址方式2.3 指令集结构的功能设计内容:指令集及寻址方式的分类、CISC及RISC指令集的特点2讲授多媒体教材 47- 48页: 1 - 5题4星期六 第3、4节第2章 计算机指令集结构2.4 操作数的类型和大小2.5 指令格式的设计2.6 MIPS指令集结构内容:操作数类型、指令集格式的种类解设计、MIPS指令集结构介绍。2讲授多媒体教材 47- 48页: 6 - 11

5、题第几周授课顺 序授课时间章节及内容摘要需要学时 数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作业/页码、题号备 注35星期二 第5、6节第3章 流水线技术3.1 重叠执行和先行控制3.2 流水线的基本概念内容:重叠执行、先行控制、流水线的概念及种类。2讲授多媒体教材108页: 2-6题6星期六 第3、4节第3章 流水线技术3.3 流水线的性能指标内容:衡量流水线的主要指标(吞吐率、加速比、效率)、实例分析及流水线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2讲授多媒体47星期二 第5、6节第3章 流水线技术3.4 流水线的相关与冲突(上)内容:经典5段流水线特例介绍;相关(数据相关、名相关、控制相关);流水线冲突(结构冲突、数据冲突)2讲

6、授多媒体教材72-74页: 1,2,3,4题8星期六 第3、4节第3章 流水线技术3.4 流水线的相关与冲突(下)内容:流水线冲突(数据冲突控制冲突)2讲授多媒体59星期二 第5、6节第3章 流水线技术3.5 流水线的实现3.6 向量处理机(上)内容:MIPS的一种简单实现;向量处理机的概念机处理方式2讲授多媒体教材99页: 1,2,3题10星期六 第3、4节第3章 流水线技术3.6 向量处理机(下)内容:向量处理机的结构及性能提高的方法;向量处理机性能评价的方法。2讲授多媒体教材101页: 7(1)(3)题第几周授课顺 序授课时间章节及内容摘要需要学时 数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作业/页码、题号备

7、注611星期二 第5、6节第4章 指令级并行4.1 指令级并行的概念4.2 指令的动态调度(上)内容:指令级并行的概念;动态调度的思想、Tomasulo算法2讲授多媒体12星期六 第3、4节第4章 指令级并行4.2 指令的动态调度(下)4.3 动态分支预测技术(上)内容:Tomasulo算法实例及具体实现;动态分支预测技术(分支历史表法、分支目标缓冲器法)2讲授多媒体713星期二 第5、6节第4章 指令级并行4.3 动态分支预测技术(下)4.4 多指令流出技术(上)内容:动态分支预测技术(基于硬件的前瞻执行方法);多指令流出技术(基于静态及动态调度的多指令流出技术;VLIW技术)。2讲授多媒体

8、14星期六 第3、4节第4章 指令级并行4.4 多指令流出技术(下)4.5 循环展开和指令调度内容:多指令流出技术(多指令流出技术受到的限制;超流水线处理机)循环展开和指令调度。2讲授多媒体第几周授课顺 序授课时间章节及内容摘要需要学时 数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作业/页码、题号备 注815星期二 第5、6节第4章 指令级并行典型课后题讲解。内容:课后典型例题讲解。2讲授/习题课多媒体16星期六 第3、4节第5章 存储层次5.1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5.2 Cache基本知识(上)内容:存储器层次结构的原理及性能参数的计算;Cache映像规则、查找替换方法、Cache的结构。2讲授多媒体教材152页: 1

9、. 3.(3)(4)题917星期二 第5、6节第5章 存储层次5.2 Cache基本知识(下)5.3 降低Cache失效率的方法(上)内容:Cache的性能分析;降低Cache失效率的方法(增加Cache块大小、提高相联度、增加Cache容量、Victim Cache)。2讲授多媒体教材153页: 8,11题18星期六 第3、4节第5章 存储层次5.3 降低Cache失效率的方法(下)内容:降低Cache失效率的方法(伪相联映像Cache、硬件及编译器预取、编译器优化)。2讲授多媒体教材153-154页: 10,15,16题1019星期二 第5、6节第5章 存储层次5.4 减少Cache失效开

10、销5.5 减少命中时间内容:减少Cache失效开销;减少命中时间(虚拟Cache、Cache访问流水化)。2讲授多媒体教材202-203页: 1,2,3,5题第几周授课顺 序授课时间章节及内容摘要需要学时 数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作业/页码、题号备 注1020星期六 第3、4节第5章 存储层次5.6 主存5.7 虚拟存储器5.8 进程保护和虚存实例内容:主存常用技术;虚拟存储器的原理及实例;进程保护的原理;存储层次结构实例;2讲授多媒体1121星期二 第5、6节第5章 存储层次5.9 Alpha AXP21064存储实例5.10 课后典型习题讲解内容:Alpha AXP21064存储实例;典型课后习

11、题讲解。2讲授/习题多媒体22星期六 第3、4节第6章 输入/输出系统6.1 I/O系统性能与CPU性能6.2 I/O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信性6.3 廉价磁盘冗余阵列RAID6.4 总线内容:I/O系统的性能及评价;RAID;总线技术。2讲授多媒体1223星期二 第5、6节第6章 输入/输出系统6.5通道处理机6.6 I/O与操作系统内容:通道处理机的原理及实现;I/O与操作系统2讲授多媒体24星期六 第3、4节第7章 互联网络7.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7.2 互联网的结构内容:互联网络的功能特征、典型结构。2讲授多媒体第几周授课顺 序授课时间章节及内容摘要需要学时 数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作业/

12、页码、题号备 注1325星期二 第5、6节第8章 多处理机8.1 引言8.2 对称式共享存储器系统结构8.3 分布式共享存储器系统结构内容:多处理机概念及分类;对称式、分布式共享存储系统原理。2讲授多媒体26星期六 第3、4节第8章 多处理机8.4 同步8.5 同时多线程8.6 多处理机实例第9章 机群计算机9.1机群的基本概念和结构9.2 机群的特点内容:同步的常用机制;同时多线程;多处理机实例Origin2000;机群计算机的基本知识。2讲授多媒体1427星期二 第5、6节总复习内容:本门课程知识点与要点串讲(一)2讲授多媒体28星期六 第3、4节总复习内容:本门课程知识点与要点串讲(二)2讲授多媒体1529星期二 第5、6节期末总复习内容:答疑2答疑课30星期六 第3、4节考试2注:1.“第几周”一栏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各周之间用横线隔开;2.“教学方式”指“讲授、实验、讨论、习题课等” 。“教学手段” 指多媒体、投影、演示仪器等;3. 本表可自行扩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