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训练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49745395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8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中学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中学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中学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中学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训练(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现代文(二)阅读专题训练(练习版) 现代文阅读二过关方法1.注意选择优美时文阅读练习。2.逐句阅读,读懂每句每段。3思考上下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4.体会情感,根据全文内容思考全文的写作意图。5.在读懂了全文(内容、情感、意图)的基础上再来逐题解答。6.审清题干,弄清到底问的什么。7.反复推敲答案(注意易混题的区别),选择最佳答案作答。现代文阅读二阅读方法示例 初读 逐段阅读下列文章,写出各题段意,如果段中分层,则要写出层次意思。 老去的舌尖1有一部很红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片子拍得虽然好,但是逻辑却弄反了:并不是那些美味的食物消逝了,而是我们的舌尖不行了。1本段写: (请在文中划

2、出段意的关键依据)2品酒大师的舌头,可以品尝出几千种酒的细微差别,说明舌头的品味本领可以潜力无限。然而我们的舌头却伴随着平日的粗糙、咸辣、重口味饮食,一天天地迟钝了,正所谓什么样的食客能造就什么样的厨师,什么样的饭菜也造就了什么样的舌尖。2本段写: (请在文中划出段意的关键依据)3在野夫的看不见的江湖中描述了一个细节:野夫和黎爷比做拍黄瓜,两盘菜不分名姓,大家盲吃,结果都说其中一盘好吃,翻开盘底一看,果然写的是黎爷的名号。细探究竟,黎爷显然比野夫更用心,野夫用的是铁刀,黄瓜上有铁腥味,黎爷是用木片,黄瓜的清爽皆还留着。3本段写: (请在文中划出段意的关键依据)4在台湾中部的大山里,我吃到过一种

3、烧制的阿东翁仔鸡,皮焦脆,肉不干柴,有一股淡淡的焦香,这些鸡在经过几道工序烤制时,用的是一种叫龙眼木的木材生的火,猛火时要猛,文火时要文,而且要把木材的香通过火的熏烤,一点点传到鸡肉里去。热炉膛,红火光,燃烧着对美味的热情,这样烤出来的鸡肉皮脆肉多汁,且有异香。4本段写: (请在文中划出段意的关键依据)5其实我不大喜欢厨师做的菜,并不是说厨师做的不好吃,相反,厨师做出来的菜精工细雕,花样绵密而繁复,太有“手艺”了。跟厨师菜相比,我更爱吃的,是外婆和奶奶做的菜,她们因为不是厨师,不会觉得是在“做”给别人吃,所以不会去讲究“手艺”,而是融入亲情,做出家常却入味入心的饭菜,那样的菜印着她们手掌的粗糙

4、和温情。5本段写: (请在文中划出段意的关键依据)6这些老去的味道,慢慢消散在山野之中,炊烟带着她们的精魂越飘越高,越飘越淡,终于“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我们也只能借着回忆和怀念过一把空瘾,唏嘘感慨一下而已。事实上,长年累月的现代饮食吃下来,我们已经的舌头已经迟钝而麻木了,今天,我们舌尖的退化,似乎是一种必然。6本段写: (请在文中划出段意的关键依据)7舌尖退化的一个表现,就是我们吃什么都觉得淡,都觉得没有味道,所以会去嗜辣、嗜咸,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重口味已经成了我们舌尖上的普遍口味,湖南的辣、四川的辣已经北伐南下、东征西突,麻辣火锅成了时下的最流行。7本段写: (请在文中划

5、出段意的关键依据)8随着生活节奏工作节奏的变化,我们的舌尖也建立起了一种节奏,追求快和饱,一桌人吃饭,基本上都是在舌头在赛跑,没见到谁还能细细品味。生物学上有一个现象,叫“用进废退”,是说一个人要是不常活动五官四肢或其他部位,这个部位的功能就会渐渐减弱。在我们,舌头不是不用,而是没有细致地用,你可以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吃东西咀嚼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吃到嘴里还会不会深入品尝食物?恐怕你会大吃一惊,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自己已经成了吃人参果的猪八戒。8本段写: (请在文中划出段意的关键依据)9令人担忧的,不只是舌尖的退化,更是舌头背后心头的退化。李安的电影饮食男女中,圆山大饭店的大厨师老朱,每天给三个

6、女儿做尽好吃的,然而三个女儿却感受不到他的心思和举止,面对一桌丰盛的美味,她们的舌头忙着数落自己的生活困境和矛盾,何尝有闲暇品味他做的美食?人家邀他再出山,老朱说:“人心粗了,吃又能吃出什么滋味来呢?”的确,当心头被纷繁的欲念占据了,舌头又能品出什么滋味呢?9本段写: (请在文中划出段意的关键依据)10这就是舌头和心头的通感,人心粗粝了,心头最初的单纯和从容便不复存在,即使吃得再精致,听得再高雅,住得再舒适,五官再发达,失去了心头的敏锐,又有什么用呢?10本段写: (请在文中划出段意的关键依据)11怎样才能重新拥有那个娇嫩的,朴素的舌尖呢?11本段写: (请在文中划出段意的关键依据) 细读 分

7、析各段之间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12哪些段落之间有联系? 13全文有几大层意思?可分几部分?请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14体会作者的情感,思考本文的写作意图。 研读 在整体感知(内容、情感、意图或主旨)的基础上,反复推敲下列各题答案两至三个,然后选择最佳答案誊在答题处。15本文的标题为“老去的舌尖”,第段又写到“老去的味道”,说说这两处“老去”在文中的含义。(6 分) 16.本文段中,作者认为能做出美食的秘密是什么?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这一秘密。(6分) 17.请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出下面语句在文中的意思。(4 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自己已经成了吃人参果的猪八戒。 18.我们“怎样才能重新拥有那个娇嫩

8、的、朴素的舌尖呢”?请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简要回答。(6 分) 例题参考答案1我们的舌尖不行了。2舌尖随着平日的粗糙、咸辣重口味饮食日渐迟钝了。3用心做的菜好吃。4用心做的菜好吃的原因。5容入亲情融如亲情的菜好吃。6舌尖退化及其原因。7舌尖退化的表现。8生活的快节奏使舌尖退化。9心头因被纷繁的欲望占据而退化令人担忧。10.失去了心头的敏感,心就没用了。11思考如何才能拥有敏感的舌头。121、2段,3、4、5段,6、7、8段,9、10、11段关系密切,其实各段之间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13第一部分(1、2段):写平日的粗糙、咸辣重口味的饮食使舌尖日渐迟钝。第二部分(3-5段):写用心用情才能做出美

9、味的食物。第三部分(6-8段):写舌尖退化的表现及其原因。第四部分(9-11段):写心头因被纷繁的欲望占据而退化,失去了敏感的心头令人担忧。14希望人们放慢生活节奏,保持心头的单纯和从容,找回心头的敏锐。1515老去的舌尖:老去一一退化(迟钱、麻木)老去的味道:老去消逝共4分每处2分语意正确即可16.用心用情,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共6分核心语意:用心,用情17.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不会细致地品尝食物的味道了共4分核心语意:不会细致地品尝食物的味道(或吞得快,没尝到味道)18.放慢生活节奏,清除心中欲念,保持心头的单纯和从容,找回心头的敏锐 现代文阅二阅读答案推敲方法 一逐段阅读下列文章,在读懂全

10、文的基础上回答文后问题(请推敲出两至三个答案)。 信仰之光周国平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这种东西必定是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称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像日月星辰那样可以用眼睛看见,而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观念,所以又称作信念。提起信仰,人们常常会想到宗教,例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等。在人类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宗教信仰的确是信仰最常见的一种形态。不过,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事实上,做一个教徒不等于就有了信仰,而有信仰的人也未必信奉某一宗教。有一回,我到

11、佛教胜地普陀山旅游。在山上一座大庙里,和尚们正为一个施主做法事,中间休息,一个小和尚走来与我攀谈。我问他:“做法事很累吧!”他随口答道:“是呵,挣钱真不容易。”一句话表明了他并不真信佛教,皈依佛门只是谋生的手段。这个小和尚毕竟直率得可爱。如今,天下寺庙,处处香火鼎盛,可是你若能听见那些烧香拜佛的人许的愿,就会知道,他们几乎都是在向佛索求非常具体的利益,没有几人是真有信仰的。在同一次旅程中,我还遇见另一个小和尚。当时,我正乘船航行。船舱里异常闷热,乘客们纷纷挤到舱内惟一的自来水管旁洗脸。他手拿毛巾,静静等候在一旁。终于轮到他了,又有一名乘客夺步上前,把他挤开。他面无愠色,退到旁边,礼貌地以手示意

12、:“请,请。”我目睹了这一幕,心中肃然起敬,相信眼前这个身披青灰色袈裟的年轻僧人是真正有信仰的人。后来,通过交谈,这一直觉得到了证实,我发现他谈吐不俗,对佛理和人生有很深的领悟。其实,真正有信仰不在于相信佛、上帝、真主或别的什么神,而在于相信人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有超出世俗的理想和目标。如果说宗教真的有一种价值,那也仅仅在于为这种追求提供了一种容易普及的方式。但是,一普及就容易流于表面的形式,反而削弱甚至丧失了追求的精神内涵。所以,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两千四百年前,苏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众以不信神的罪名处死的。他的确

13、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坚定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审判时,法庭允许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须放弃信奉和宣传这一信仰,被他拒绝了。他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活着不如死去。他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信仰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当然,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独立思考,而且需要相当的阅历和比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信仰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怪。在我看来,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

14、第一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诚实,决不自欺欺人。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因为你至少是在信仰着一种有真诚追求的人生境界。事实上,在一个普遍丧失甚至嘲侮信仰的时代,也许惟有在这些真诚的寻求者和迷惘者中才能找到真正有信仰的人呢。 1、仔细读第一段,作者认为信仰具有什么特点? 2、作者所讲的两个小和尚的故事和苏格拉底的故事是为了印证什么观点? 3、从全文看,“真正有信仰”的人会有怎样的表现? 4、作者以“信仰之光”为题,表明了信仰具有怎样的作用? 二答完第一题后判断给第一题所提供的答案

15、哪些准确,哪些不准确。1请选择第1题中你认为最好的答案。( )A.信仰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引领生活方向的观念。B.信仰比生命更重要,信仰是高于生活的观念。C.信仰比生命更重要,让人为之献身的人生最重要的东西,高于生活,需要我们仰望,是人们心中的一种观念。D.信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需要我们仰望。2请选择第2题中你认为最好的答案。( )A、为了印证:做一个教徒不等于就有了信仰,而有信仰的人也未必信奉某一宗教。B、为了印证:真正看重信仰的人是有崇高的追求,有超出世俗的理想和目标。C、作者为了印证有无信仰与宗教没有必然的关系,而是在他的心中有着属于自己的高远追求,并能为信仰行动。D、真正看重信仰的人绝不盲目相信一种流行宗教或是别的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E、印证了当今社会真正心怀信仰的人少之又少,大多人口中所谓的信仰不过是为了某种利益所建立。 3、从全文看,“真正有信仰”的人会有怎样的表现?A真正有信仰的人有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