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可编辑)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735328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农村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农村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可编辑)(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农村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调查目的:通过对贺家桥中学师生对历史学科认知的调查,了解普通农村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症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农村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发展。调查时间:XX年2月27日到XX年5月1日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实地访问、问卷调查、上网搜集资料等等。长期以来,在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对历史知识的教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价值观的形成关注不够,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科也存在偏见,将其归于副科,不予以重视。而历史学科的真正意义,确是博大精深的,随着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2、会宏伟目标的的提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重要作用。而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精神和健全的人格方面和现代公民意识方面以及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新一轮的课程课改,以前所未有广度和深度在全国范围为内迅速展开,使我基础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历史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中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农村地区,课程改革却没有完全深入,仍旧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其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一、师生对历史学科的基本认识。主要以贺

3、家桥中学为例,贺家桥中学是醴陵市的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不管是在师资力量,还是学生整体素质等各方面都具有代表性。以下是对其三个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1、 问卷发放和收集情况。初一初二初三总计发放问卷数120110120350有效问卷数1051001153202、问卷反映的部分基本情况。你喜欢历史学科吗初一初二初三喜欢40%35%36%不喜欢19%47%30%一般41%18%34%你所接受的历史课的教学方法初一初二初三讲述式50%70%20%划重点、背诵式50%30%80%师生互动型历史课重要吗?初一初二初三重要15%20%77%对历史是否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初一初二初三是22%10%12%否78%9

4、0%88%学生认为学好历史学科最有效的方法有如下:(1)多听历史故事(2)多看历史剧(3)考前老师挑出重点,多背诵(4)考前做好和记好练习册(5)认真听课总之、通过问卷分析以及实地与老师和学生交流,发现历史学科在农村中学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误解,在很多老师、学生看来历史课不用认真上,也不用认真学,应付考试关键在于背诵,真正喜欢历史学科,认真学习历史学科的学生是非常的少,认真上好历史课的老师也不多。具体来说,关于历史学科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认识不够全面在和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认为历史学科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同学觉得比较难回答,

5、答案大多集中在讲故事的学科,研究过去的一门学科在我所交流的学生当中,他们对历史学科的认识都不够全面,只是认识到了其中的一个方面或者两个方面。也许和他们现在所学的知识相关,关于历史学科的社会价值,对于我们个人价值情感的熏陶、提升我们到的修养境界这些方面他们很少认识到。现任历史学科的部分教师对于这门学科的认识也停留在表面,在交流中,关于怎样上好历史课,他们大多认为历史学科是一门以老师精彩讲述为主的学科。我们不难发现老师们,在很大程度也没有发现历史学科的价值,历史学科也可以从个方面来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他们对于历史这门课程还没形成全面的系统的认识、由于认

6、识不够全面,所以就直接导致了老师和学生对历史的误解,如问卷中反映的不喜欢历史学科;部分认为历史学科应该以讲述式为主、以背诵记忆力取胜;同时认为学好历史学科在于多听历史故事、多看历史剧、考前老师挑出重点,多背诵等等。2、对于历史学科的重视度不够对于历史学科重视不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历史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他是一门记忆性较强的学科。首先、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学科学的好与坏,对他影响不大,因为他们认为其不能体现一个人智力,就算学的很好也只是说明他的记忆力很好,不会像数、理、化一样因学得好而誉为天才值得骄傲与炫耀,历史学科学的好,在现实当中也很少会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特别表扬;其次,在部分学生和老师看

7、来,学好历史学科关键是为了升学,提高成绩关键在于初三这一年,只要后面这一年多花时间多记、多背,之前学的好与差都没什么关系,因此我们在问卷中也发现,初三学生对历史学科认知也与初一初二有所不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绝大多数同学尤其是初一、初二在历史课上经常不听讲,做其他科目的习题或者作业,态度上极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也很低,更谈不上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了。二、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历史学科教学。通过对问卷的统计与分析、以及实地访问,以烟洲镇中学为例,笔者认为普通农村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如下:1、没有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部分农村地区,由于缺乏各种硬件和软件设施,新课程改革根本无法落到实处。以常

8、宁市烟洲镇中学为例,在新课程改革的驱动下,烟洲镇中学在XX年也展开了五环渐进式试点教学,但是为期只有短短的一个学期。由于导学案设计的巨额印刷费、教师工作量的几急剧加大、教师必须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的基本素质等都对其开展带来了巨大的阻力。再加上,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面对升学的压力,学校被迫中止实施。由于这些客观的因素使部分农村地区新课改只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因而对于历史学科,根本没有唤醒大家对其的重视,历史学科的社会作用,育人功能,也未被发觉,部分学校历史课,也仍旧为传统的教学模式。2、应试教育的毒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应试教育下升学率视为学校的中心工作, 以它

9、压倒一切, 代替一切。随之而来的是种种错误做法:擅自削减或占用历史课时,使历史教学的时间得不到保证等等做法都曾经风靡一时,虽然现在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新课程改革,各个地区的教学思维观念都在转变,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应试教育的毒瘤不管在学校领导、老师还是家长、学生的的意识里还是仍有地位,例如学校不重视历史学科,把历史学科当副科,关于历史学科的教学用具缺乏如学校没有历史教学参考书、历史挂图等;历史课教师因为所教学科不受重视,也不认真对待;学生,由于历史课本身的特点-记忆性比较强的学科,也从不把历史学科学的好当做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上述做法都使历史学科教学无法正常有序的进行。3、师资力量的缺乏。

10、长期以来, 由于各项待遇的差异,高校历史专业的毕业生大多在城镇学校,农村初中的专职教师却寥寥无几, 造成了农村初中历史教育十分薄弱的局面。农村兼职历史教师约占整个历史教师队伍的80 % 以上, 他们的主要精力集中于主科, 无力他顾, 对历史课往往采取敷衍搪塞,完成任务的态度。再加上兼职教师大多年年变动, 使他们无心去熟悉教材, 钻研教法和自学深造,所以很难上出优秀的高质量的历史,长期使用的讲述式法,和重点知识背诵法,一讲到底 以读代讲, 这种把教学看成单纯的知识灌输或流于形式的应付, 大大削弱历史知识的教育作用。这种令人索然无味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锐减,也就导致学生们长期以来

11、误解历史,认为历史考试就是死记硬背、历史课就是讲故事,也根本不需要预习、复习。三、建议与对策通过分析其现状和产生的原因,为了促进农村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近一步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提高历史教师的整体素质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转变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农村历史教学能否积极有效的开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尤为重要。(1)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热爱历史教学。无论社会上如何看轻历史,无论人们觉得历史课多么无关紧要,无论评价机制多么不利于

12、自己,我们历史教师一定要从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兢兢业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教好历史课。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不但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为他们的终身成长打下人素养方面的基础。(2)改进教学方法,遵重学生主体地位。a、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化,教师要尽可能改变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落后模式。历史课不应只用讲述法、谈话法、讲解法,而应依照学生能力水平,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更多方法。如讲读议练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法等。改变课课一个样,常常一个腔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历史。b、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每册都有两三节

13、活动课,组织学生做好活动准备,并且搞好活动评议,这样既可以调到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组织七年级下册的学生编辑历史手抄报,这样做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历史老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榜样示范和人格感化作用亲其师而信其道,作为老师要为人师表,给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且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能与时具进,把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注重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在精神饱满,情绪振奋的状态下教学。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年轻人的心灵来讲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作为历史教育功能和目标实现的主要实践者,历史教师的人格魅力,道

14、德情感会对学生产生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历史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以自身的人格感化学生。2、充分发挥政府职能、推动农村历史教育发展。重视历史教育,强化政府行为,为历史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XX年,xx同志又强调: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善于从中外历史上的成功失败、经验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历史和社会的进步规律,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提高治国理政的才干,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为此,各级政府要把对历史教育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上升到治国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1)加大对历史教育的资金投入的力度保障历史教育经费。资金不足是影响历史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老百姓生活苦难,财政捉襟见肘,学校根本无法筹集到足够的教育基金,要办好平困地区教育,就不必须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第一保证教师基本工资,及各种补贴,缩小地区间差异,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吸引更多优秀老师深入农村。(2)、积极组织历史教育资源下乡活动。例如常宁市每个学期都开展了送课下乡活动,请优秀教师送优质课到农村课,将优秀的教学方法,传送到农村,给农村教育注入新的血液。但是这些活动的开展主要针对于语、数、外、化学、物理等,历史学科基本被忽视。相关教育部门应该予以重视,不能将历史学科至于一个黑暗的角落,要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