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碱的化学性质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9654758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时 碱的化学性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2课时 碱的化学性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2课时 碱的化学性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2课时 碱的化学性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2课时 碱的化学性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时 碱的化学性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时 碱的化学性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时 碱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掌握碱的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碱的有关性质解释有关生活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碱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教学准备】实验准备 药品: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烧碱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铜溶液、生锈铁钉。器材:烧杯、试管

2、、软塑料瓶、滴管、点滴板、玻璃棒、试管。一、 导入新课盐酸和硫酸两位“先生”已是“探险高手”。“探险公主”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下图所示)。要出示正确的“反应”通行证(即要发生反应)才能出去,她们已经通过了第一关,请你帮助“她们”继续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入口(1)(5)(6)(10)出口。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碱的化学性质。二 、推进新课碱的化学性质活动1:复习旧知 进入新课【复习】(1)投影填空1.NaOH固体具有腐蚀性,潮解性,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2.NaOH固体俗名叫烧碱或苛性钠或火碱,应密封保存。(2)酸溶液中都有氢离子,由于它的存在

3、使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相同的什么离子?大胆猜测一下,碱的化学性质有哪些?活动2:感受碱溶液与石蕊溶液和酚酞试液的变色作用【引入】上学期我们已经分散地学过NaOH和Ca(OH)2溶液与石蕊和酚酞的反应的现象,今天通过实验验证NaOH和Ca(OH)2溶液与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的作用,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碱能使石蕊溶液和酚酞试液变色的结论。【演示】将4支试管中分别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交流】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可得到哪些结论?(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强调】利用这

4、性质可以鉴别某物质是否是碱性。活动3:感受碱溶液与金属氧化物、盐溶液的反应【引入】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和某些盐反应,碱呢?【演示】在6支试管中分别放入生锈的铁钉、氯化铜溶液、碳酸钠溶液,然后再向其中一组试管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另一组试管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观察现象。【交流】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你可得到哪些结论?(碱不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碱溶液能某些盐溶液反应。)【演板】请两位同学到台前黑板上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Cl22NaOH=Cu(OH)22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说明:可制造NaOH(即纯碱制烧碱)活动4: 感受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引入

5、】你已经非常熟悉在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发生如下反应:Ca(OH)2CO2=CaCO3H2O,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是否也产生白色沉淀呢?【提问】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无明显的现象出现,难以判断NaOH溶液是否与CO2发生了反应。那么,如何才能知道反应是否发生了呢?【演示】探究神秘液体:查阅资料写出你的方案(要求:操作,现象,结论)方案一: 取少量神秘液体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神秘液体变红。盛NaOH的烧杯中的试管里的液面上升得更高、更快,说明二氧化碳与NaOH发生了反应。(提示物质:反应物,无色酚酞)方案二: 取少量神秘液体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6、若有气泡产生,则神秘液体是NaOH,说明二氧化碳与NaOH发生了反应。(提示物质:生成物,稀盐酸)【拓展】指导学生设计方案。【演板】请两位同学到台前黑板上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 +CO2=Na2CO3+H2O 【讨论】1.氢氧化钠应该如何保存,为什么?(应密封保存。因为NaOH易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潮解,还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2.能否用氢氧化钠来干燥CO2和SO2气体?为什么?(不能。两者互相之间能发生反应。)3.还有什么物质可以用作干燥剂?(浓硫酸)活动5:归纳碱的共性【引入】你从上节和本节的学习中知道酸和碱各自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那么它们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因此我们来分析

7、酸和碱的组成,看看它们各自溶于水会分别生成什么?【投影】【讲解】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H+和酸根离子,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H+,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碱溶液中也含有相同的OH-,所以,碱也有一些相似的性质。【设问】你能归纳出碱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吗?【投影】三、典例剖析例 小亮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下图1),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亮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下图2的实验,结果鸡蛋吐了出来。他加入的试剂P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吐蛋的原因是 。图1 图2【解析】NaOH与CO2反应生成了Na2CO3和H2O可以写出方程式;N

8、a2CO3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从而瓶吐鸡蛋现象。【答案】2NaOH+CO2=Na2CO3+H2O 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 反应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增大四、 课堂小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体会和想法?还有哪些疑问?【小结】从知识、方法、道理等方面。(见活动5)五、 布置作业1.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2.完成课本P10“在线测试”习题。3.完成课本P11“挑战自我” 第1、2、4题。在线测试(P10)CuCl2+2KOH=Cu(OH)2+2KCl2KOH + CO2=K2CO3 + H2O挑战自我(P11)1.

9、(1)Ca(OH)2+Na2CO3=CaCO3+2NaOH(2)CO2 +Ca(OH)2=CaCO3+ H20(3)CuCl2+2NaOH=Cu(OH)2+2NaCl(4)2NaOH + CO2=Na2CO3 + H2O2.方法一:加入石蕊溶液,变红的是盐酸,变蓝的是氢氧化钙。方法二:加入酚酞溶液,无现象的是盐酸,变红的是氢氧化钙。方法三: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pH7的是氢氧化钙。方法四:加入Na2CO3溶液,产生气体的是盐酸,产生沉淀的是氢氧化钙。Na2CO3+2HCl=2NaCl+CO2+H2O,Ca(OH)2+Na2CO3=CaCO3+2NaOH方法五:加入适量铁粉,产生气体的是盐酸,

10、无现象的是氢氧化钙。Fe+2HCl=FeCl2+H2方法六:通入适量CO2,无现象的是盐酸,产生沉淀的是氢氧化钙。Ca(OH)2+CO2=CaCO3+H2O方法七:加入稀氯化铜溶液,无现象的是盐酸,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钙。CuCl2+Ca(OH)2=Cu(OH)2+CaCl2方法八: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盐酸,无现象的是氢氧化钙。AgNO3+HCl=AgCl+HNO33.生石灰在空气中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变成氢氧化钙。(生石灰与水反应后,叫熟石灰。熟石灰不会再与水发生反应)。 CaO+H20=Ca(OH)24.由于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且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11、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固体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以防止其变质。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磨口的玻璃塞或玻璃滴管的试剂瓶存放。2NaOH+SiO2=NaSiO3+H2O。硅酸钠俗称水玻璃,是一种玻璃凝胶,时间长了,玻璃瓶和玻璃塞会连为一体拔不出来,故用橡胶塞。第2课时 碱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通性)1. 碱溶液能与石蕊和酚酞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2. 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2NaOH+CO2=Na2CO3+ H2O Ca(OH)2+CO2=CaCO3+H2O3. 碱溶液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1.高品位的教学对教师工作的要求是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深奥的

12、知识浅显化;把复杂的知识条理化;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把单一的知识网络化”。在本案例中,教师一开始就用一项趣味实验将问题印入学生的大脑,然后通过生活中的多种材料将化学知识层层深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理解知识与技能,感悟学习方法。在本案例中,教师的板书设计也形成特色,从横向分析是知识推进与方法形成融为一体,从纵向分析是知识与方法的深化,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2.教师演示教材上NaOH溶液与CO2反应的实验,引导学生讨论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是利用了压强的改变来产生间接现象,证明反应的发生。3.通过两个简单的试管实验,使学生理解碱溶液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归纳总结碱的通性,形成碱的通性的知识网络。4.通过思考与讨论固体NaOH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应该怎样保存固体氢氧化钠?巩固对氢氧化钠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理解。5.尝试设计更多的实验方案来证明NaOH与CO2确实发生了反应,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