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学习》演示PPT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49590425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学习》演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医院感染学习》演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医院感染学习》演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医院感染学习》演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医院感染学习》演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学习》演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学习》演示PP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医院感染学习,宜章中医医院 院感科 邹喜桃 2013年5月23日,2,院感学习目录 1.老耐金的快乐之旅(洗手法) 2.换药制度 3.医院感染事件 4.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 5.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3,换药制度,一、换药前必须按要求认真洗手、戴口罩和帽子。 二、络合碘、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开启的无菌敷料罐等应每日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内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三、保持室内清洁,室内物品及无菌容器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消毒;地面湿式清扫,有专用拖把及抹布,用后消毒。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 四、室内禁止

2、放其它无关物品。 五、无菌伤口与污染伤口必须分区换药。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房)处置,严格隔离,处置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此类病人不得进入换药室。 六、感染性敷料等污物应放入黄色垃圾袋内,每日作为医疗垃圾及时清运。,4,医院感染事件,1.1998年4月深圳市妇幼儿童发生了166例手术切口严重感染暴发事件,原因:浸泡刀片和剪刀的戊二醛配制错误,未达到灭菌效果(戊二醛浓度2%,灭菌时间为10小时)。2009年广东省汕头市朝阳区38名剖腹产患者中,18名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原因是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器械清洗不

3、彻底。 2.2005年12月安徽宿州市市立医院发生10例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眼球医源性感染,其中9名患者单侧眼球被摘除的恶性医疗损害事件。 3.200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发生医院感染,9名新生儿死亡。2009年11月连云港市某医院发生5例新生儿感染事件。,5,医院感染事件,4.因血液透析感染事件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山西太原某职工医院20名血液透析患者丙肝感染事件。2009年安徽霍山县医院19名血液透析治疗感染丙肝。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云南大理州某医院59人血液透析感染丙肝事件。主要是血液透析室管理不规范,操作部规范。 5.2010年4月河北省保定

4、市新市区某私人诊所90例患者因肌肉注射导致注射部位分枝杆菌感染。 6.2013年1月辽宁丹东某医院承包门诊120名静脉曲张治疗患者99例感染丙肝事件。,6,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呼吸系统 1.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发热(38.0C超过2天)有鼻咽、比旁窦和扁桃体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2.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1)发热。 (2)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3)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

5、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7,医院感染诊断标准,3. 胸膜腔感染 临床诊断: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或带臭味、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000106/L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胸水培养分离到病原菌。 2胸水普通培养无菌生长,但涂片见到细菌。 说明: 1胸水发现病原菌,则不论胸水性状和常规检查结果如何,均可做出病原学诊断。 2应强调胸水的厌氧菌培养。 3邻近部位感染自然扩散而来的胸膜腔感染,如并发于肺炎、支气管胸膜瘘、肝脓肿者不列为医院感染;诊断操作促使感染扩散者则属于医院感染。若肺炎系医院感染,如其并发脓胸按医院感染肺炎报告,另加注括

6、号标明脓胸。 4结核性胸膜炎自然演变成结核性脓胸不属于医院感染。 5病人同时有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时,仅需报告下呼吸道感染。,8,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心 血 管 系 统 一、侵犯心脏瓣膜(包括人工心瓣膜)的心内膜炎 二、心肌炎或心包炎 血 液 系 统 一、血管相关性感染 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 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 3经血管介入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病原学诊断: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 : 1导管管尖培养其接种方法应

7、取导管尖端5cm,在血平板表面往返滚动一次,细菌菌落数15cfu平板即为阳性。 2从穿刺部位抽血定量培养,细菌菌数100cfum1,或细菌菌落数相当于对侧同时取血培养酶4-10倍或对侧同时取血培养出同种细菌。,9,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二、败血症 临床诊断:发热38或低体温36,可伴有寒战,并合并下列情况之一: 1有入侵门户或迁徙病灶。 2有全身中毒症状而无明显感染灶。 3有皮疹或出血点、肝脾肿大、血液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且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 4收缩压低于12kPa(90mmHg),或较原收缩压下降超过5.3kPa(40mmHg)。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

8、血液培养分离出病原微生物。 2血液中检测到病原体的抗原物质。 说明: 1入院时有经血液培养证实的败血症,在入院后血液培养又出观新的非污染菌,或医院败血症过程中又出现新的非污染菌,均属于另一次医院感染败血症。 2血液培养分离出常见皮肤菌,如类白喉杆菌、肠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丙酸杆菌等,需不同时间采血;有两次或多次培养阳性。 3血液中发现有病原体抗原物质,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苗、乙种溶血性链球茵,心须与症状、体征相符且与其它感染部位无关。 4血管相关败(菌)血症属于此条,导管相关动静脉炎计入心血管感染。 5、血培养有多种菌生长,在排除污染后可考虑复数菌败血症。,10,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三

9、、输血相关感染 常见有病毒性肝炎(乙、丙、丁、庚型等)、艾滋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疟疾、弓形体病等。 临床诊断:必须同时符合下述三种情况才可诊断。 1、从输血至发病,或从输血至血液中出现病原免疫学标志物的时间超过该病原体感染的平均潜伏期。 2、 受血前从未有过该种感染,免疫学标志物阴性。 3证实供血员血液存在感染性物质,如:血中查到病原体、免疫学标志物阳性、病原DNR或RNR阳性等。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血液中找到病原体。 2血液特异性病原体抗原检测阳性,或其血清在IgM抗体效价达到诊断水平,或双份血清IgG呈4倍升高。 3组织或体液涂片找到包涵体。,11,

10、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腹 部 和 消 化 系 统 一、感染性腹泻: 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急性腹泻,粪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个高倍视野。 2、急性腹泻,或伴发热、恶心、呕吐、腹痛等。 3急性腹泻每天3次以上天,连续2天,或1天水泻5次以上。 二、胃肠道感染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发热(38)、恶心、呕吐和(或)腹痛;腹泻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三、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 临床诊断:近期曾应用或正在应用抗生素,出现腹泻,可伴大便性状改变如水样便、血便、粘液脓血便或见斑块条索状伪膜,可合并下列情况之一: 1发热380C。 2腹痛或腹部压痛、反跳痛。 3周围血白细胞升高。,12,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四、

11、病毒性肝炎 临床诊断:有输血或应用血制品史、不洁食物史、肝炎接触史,出现下述症状或体征中的任何两项并有肝功能异常,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发热;厌食;恶心;呕吐;肝区疼痛;黄疽。 五、腹(盆)腔内组织感染 包括胆囊、胆道、肝、脾、胰、腹膜、膈下、盆腔、其它组织或腔隙的急性感染,含持续腹膜透析继发性腹膜炎。 临床诊断:具有下列症状、体征中任何两项,无其它原因可以解释,同时有检验、影像学检查的相应异常发现。 1发热38。 2恶心、呕吐。 3腹痛、腹部压痛或反跳痛或触及包块状物伴触痛。 4黄疽。,13,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泌 尿 系 统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

12、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 1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培养。 2临床已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疗有效而认定的泌尿道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5cfum1。 2、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细菌菌落数103cfum1。 3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1x400),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4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虽然无症状,但在近期(通常为1周)有内镜检查或留置导尿史,尿掖培养革兰

13、阳性球菌浓度104cfU/mI、革兰阴性杆菌浓度105cfuml,应视为泌尿系统感染。 说明: 1非导尿或穿刺尿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需考虑污染可能,建议重新留取标本送检。 2尿液标本应及时接种。若尿液标本在室温下放置超过2小时,即使其接种培养结果细菌菌数104或105cfu/m1,亦不应作为诊断依据i应予重新留取标本送检。 3影像学、手术、组织病理或其它方法证实的、可定位的泌尿系统(如肾、肾周围组织、输尿管、膀胱、尿道)感染,报告时应分别标明。,14,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手 术 部 位 一、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 临床诊断:具

14、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 2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 1、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为避免混乱止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 2、伤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3、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15,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二、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临床诊断:符合上述规定并

15、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 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 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 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16,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三、器官(或腔隙)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除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临床诊断: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三项之一即可诊断。 1.引流或穿刺有脓液。 2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

16、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证据。 3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 1临床和(或)有关检查显示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即使细菌培养阴性,亦可以诊断。 2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告深部感染。 3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感染,不须再次手术者,应视为深部切口感染。,17,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皮 肤 和 软 组 织 一、皮肤感染 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皮肤有脓性分泌物、脓疱、疖肿等。 2患者有局部疼痛或压痛,局部红肿或发热无其它原因解释者。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斯。 1从感染部位的引流物或抽吸物中培养出病原体。 2、血液或感染组织特异性病原体抗原检测阳性。 二、软组织感染 软组织感染包括:坏死性筋膜炎、感染性坏疽、坏死性蜂窝组织炎、感染性肌炎、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 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从感染部位引流出脓液。 2外科手术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有感染。 3患者有局部疼痛或压痛、局部红肿或发热,无其它原因解释。,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