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中语文1沁园春长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953420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中语文1沁园春长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中语文1沁园春长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中语文1沁园春长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中语文1沁园春长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中语文1沁园春长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中语文1沁园春长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中语文1沁园春长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探究归纳法,把握诗歌的主旨。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教学重点】:学习文中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把握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教学难点】:理解和品位优美、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诗歌语言【课时安排】:2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正音(橘 漫 舸 寥廓 浮 携 侣 峥嵘 遒 否 遏) ;熟读;2、快速背诵诗歌;3、熟记文下注释。第一课时【导入新课】 (5 分钟)在初中我们学过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还记得是哪一首吗?

2、(学生回答:沁园春雪 ) 。 (教师问)谁会背这首词(学生试背,教师纠正)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词的格式,但与词的内容不一定有关 ;“雪”是词的题目,它才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 ,它的格式和沁园春 雪是一样的,但内容却并不相同。它们的上

3、阕都写了景,但一个是冬景,一个是秋景。写 冬景的沁园春雪我们已经学过了,下面,我们来看看 沁园春 长沙是怎样写秋景的,写的又是怎样的秋景。【诵读课文】 (8 分钟)1、学生诵读,教师指导(重点在节奏把握上) ;2、检查全班背诵,抽两名学生独背;3、带领学生反复诵读词的上阕,想象词中描写的景色。【上阕研读】:(30 分钟)1、思考:诗的开头三句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有哪些意象?)(明确):时间(寒秋) 、地点(湘江,橘子洲头) 。2、思考: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开头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明确):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

4、北去。3、我们再看 “独立” 二字, “独立”能否改为“站立” “直立”等?为什么?(明确):【不行。 “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力当中流砥柱的气概。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锡正在通缉毛泽东。诗人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 ,表现了他的坦荡和从容。 】孤独的诗人最见个性。李白“独坐敬亭山”闲适,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隐逸,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超脱 (教师点拨):它构成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展现给我们这样的一个情景:在深秋的季节,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在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这“独立”既客观地介绍了独自一人的情况,又含有一种卓然特立的意味,表现了一种不凡的英雄气概。4、

5、我们再看“寒秋”二字。在多数古典诗词中,“秋”总是和“悲”或“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如“悲哉,秋之气也” ;“秋风萧瑟天气凉” ;“万里悲秋常作客” ;“秋风秋雨愁煞人”这首词中的秋是不是也是以悲或愁为基调呢?让我们继续下看:5、一个“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 【“万类霜天竞自由。 ”】对,共七句。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 ,俗称“领字” (板书) ,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初中我们学过的沁园春雪上阕 的领字是哪个?【“望” 。对,也是控制七句直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 】这里诗人看到了哪些秋景?(我请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同学来读一下)【个别地方处理得还不够理想。朗读指导

6、:“看”字是领字,要稍顿,以下几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是哲理概括,要有彻悟、慨叹之情。 】思考刚才的问题。 【七句一共六幅画面(最后一句是总括) 。 】这几句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极有特色。前两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人是怎样看的?【放眼望去,是“远眺”这写得是远景,静景。 】板书接下来两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诗人的视线又怎样?【收回来,是“近观”这写得是近景,静景、动景。 】板书“鹰击长空”怎样看?写得什么景?【“仰视”高景, 动景。 】板书“鱼翔浅底”怎么看?写得什么景?【“俯视”低景,动景。 】板书7、 (教师启发):旧体诗词很讲究炼字,往往

7、能一字传神,同学们找一找,在这些景物描写中,哪些字用的特别传神。能说说理由更好。(明确):遍、染、透、争、击、翔。请同学们挑出一个字来说说看,这个字妙在哪里?(教师总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写的是远景, “遍” 字表现了万山的颜色都变成了红色,范围很广;“染” 字则把天然说成人工,仿佛那是人有意染成的壮美景色,活画出岳麓山一带的枫林;“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写的是近景, “透 ”字显出江水碧绿清澈,绿色又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一个“争”字,给碧绿清澈的江面又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显示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用“ 击” 而不用“ 飞”,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

8、矫健勇猛的雄姿;“鱼翔浅底” 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把鸟不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扇动翅膀地盘旋回飞的状态,用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教师补充):另外,还要注意两个字,一个是“看”字.,一个是“竞”字。“看”字领起了从“ 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自由”这一部分,所以,它是 “领字”。没有它,上阕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将从何而来呢?至于“竞”字,大家猜猜看,它在诗中有什么作用。(提示):“竞” 字所在的这一句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明确):总结作用。(思考):总结什么?(明确):总结了上面的秋景特点。(思考):什么 特点?(明确):竞自由。(教师总结):对。竞自

9、由就是争自由,诗人笔下的这些景物都有“争”这个的特点。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以及宇宙间万物都在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竞相显示它们旺盛的生命力。看来呀,秋景不仅只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还有像这样的盎然生机。(教师启发):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诗人心中复杂的情绪呢?那么,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呢?(学生诵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教师阐发):是啊,诗人在问“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问):你们认为谁是主宰苍茫大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在学生讨论中,结束这节课教学;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课后思考)【板书设计】:独立

10、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时间) (地点)(特定环境)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远景 ) (静景) 万类霜天 怅寥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近景 ) (静动) 竞 问苍茫大地鹰击长空 (上) (动景) 自由 谁主沉浮鱼翔浅底 (下) (动景) (分) (总)(景) (情)第二课时【引入课堂】: (1 分钟)在上阙,面对着生机勃勃的秋天景物,诗人抒发感慨,提出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下阙,看看诗人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下阕研读】:(15 分钟)1、背诵词的下阕;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2、词义推敲:峥嵘、挥斥、遒、激扬、粪土、万户侯、遏(注意):恰领字 中

11、流击水:语出自东晋祖逖的“击楫中流” (j j zhng li 动宾式;作谓语;比喻立志奋发图强)的典故。 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晋元帝在江南建立东晋,北方及中原的大部分土地被外族所占。祖逖准备率军收复中原,朝廷只给他奋威将军的虚名,祖逖率领他的 100 多家人渡江北伐,在江中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后来他果真收复大片失地,但东晋根本无心抗战。3、下阕研读:(思考):诗人似乎并没有回答他在上阙提出的问题,那么,下 阙写的是什么呢?(明确):对当年和同学战友们一起学习、生活、参加革命斗争的回忆。(引导 ):很好。那诗人忆起了些什么呢?我们来一起看这

12、几句词。(教师诵读):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分析):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革命形象书生意气,挥斥方道 革命斗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革命行动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革命精神(思考):这些诗句读来让人热血沸腾,让我们对那些将青春献给革命事业的先辈们产生景仰之情。不过,直到诗的结尾,诗人也没有回答在上阙提出的问题,这样,诗不就有了缺憾了吗?(学生讨论后明确):诗人在下阙塑造了一批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形象。实际上也巧妙地回答了上阙的问题“谁主沉浮?”就是这样的

13、革命青年。4、齐背全诗。【赏读 采桑子 重阳】:(15 分钟)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1929 年 6 月 22 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 ,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 11 月 26 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园丁网数学第一站成套数学资料免费下载 来主持) “九月来信” 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战地风光,诗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

14、观主义精神,表达了诗人与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从容不迫、欢快愉悦的心情。 毛泽东写采桑子重阳 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统一在艺术形象里,由于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描绘的秋光、秋色明艳而壮丽。两度突出“重阳”,既符合“采桑子”“反复” 的格律,又表现作者重回红四军前委工作时的激动心情。选择“黄花分外香”这一形象,侧重表现色彩艳丽,选择“寥廓江天” 与 “万里霜” 这两种形象,侧重表现境界开 阔。 与我国传统的诗文相比, 采桑子重阳之中的秋天形象色彩艳丽,生机勃勃;这主要取决于当时作者“东山再起”的革命豪情;词中主要选择了“战地黄花”“ 寥廓江天”“万里霜”等形象表现这种特点。

15、)1、诵读诗歌;2、 (简介):采桑子:词牌名,本于古乐采桑曲。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日。天难老:语出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3、 (背景介绍):见课本文下注释4、 (研读):为什么“战地黄花分外香” ?(学生讨论后明确):“黄花”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她既非供隐士高人“吟逸韵”的东篱秋丛,也不是令悲客病夫“ 感衰怀”的庭院盆景,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的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她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它也更显得美丽,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 “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