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参考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525034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参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安徽省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参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安徽省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参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安徽省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参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安徽省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参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参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参考PP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安徽省200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实施方案,安徽省卫生厅防病局 2009年8月28日,2,方案框架,一、项目目标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三、项目组织领导 四、实施时间 五、项目督导与评估 六、本方案的完善 项目经费安排,3,一、项目目标,(一)总目标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并完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报告与处理机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按规程报告传染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法监管辖区传染病信息,分析、处置传染病疫情并指导医疗机构做好疫情处理;保障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 至2011年,全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到95%,报告及时性不低于95%,传染病报告准确率达到95%,重点传

2、染病个案调查率达到95%,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率达100%。,4,(二)年度目标 在2009年度项目实施期内实现以下目标: 1.2009年底,各县区重新登记辖区内所有依传染病防治法承担传染病发现、报告、处置的医疗卫生机构及传染病报告人员的基本信息,作为日常管理的基线数据,登记率100%;开发并启用安徽省传染病报告人员信息管理系统; 2.对辖区符合传染病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分配管理规程(试行),授予用户权限,各类用户进行档案登记,管理率100%; 3.传染病报告机构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配置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登记本;,5,4.

3、辖区传染病报告机构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传染病报告和处理服务规范开展日常工作; 5.建立对辖区每个传染病报告机构进行培训、督导与考核的机制; 6.分期分批更新设备,改进网络运行条件,培训信息技术,保障网络直报正常运行。 7.在各市确定的公共卫生均等化重点推进县(濉溪、蒙城、泗县、阜阳市颍东区、固镇、天长市、霍山、肥西、庐江、望江、当涂、淮南市潘集区、繁昌、郎溪、铜陵、东至、祁门县)探索项目管理方法,获得有益经验推进项目。,6,公共卫生项目总文件确定的目标,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进展,全省传染病疫情报告率达95%、及时率达95%,准确率达95%; 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人80%得到规范的随访和

4、治疗管理。,7,二、项目范围和内容,项目范围 全省105个县(市、区); 毛集、叶集实验区、黄山、九华山风景区。管理人口从相应区域划出。,8,项目内容,(一)传染病报告机构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一)传染病报告机构,全省105个县区2009年度有2325家直报用户是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县级医疗机构 2500多家。村卫生室2万余家。 1、培训 2、发现、登记 3、报告 (1)报告程序与方式 (2)报告时限 (3)做好传染病报告的订正和补报工作,10,4、处理 (1)病例转诊。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2)消毒处理。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

5、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3)病例随访。协助疾病控制机构做好重点管理传染病居家病例的随访工作。 (4)密切接触者管理。协助疾病控制机构查找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要求协助做好管理工作。,11,5、协助上级专业防治机构做好重大传染病治疗管理。 按照国家及我省确定的重大传染病防控计划,协助管理辖区内病例。逐步分担辖区结核病、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血吸虫病、疟疾、慢性丝虫病、麻风病、狂犬病、手足口病、甲类与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我省确定的监测传染病等病例的治疗管理工作,协助疫苗针对传染病病例监测工作,相关技术要求参照各病种有关项目规定。,12,计划免疫,艾滋病

6、,结核病,疟疾,流感,血吸虫病,传染病报告与处理,搭建一个坚实的平台!,13,(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登记管理。对辖区内所有依传染病防治法承担传染病发现、报告、处置的医疗卫生机构及传染病报告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形成日常管理的基线数据库,登记率100%; 对辖区符合传染病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管理权限规定(试行),授予用户权限,各类用户进行档案登记,管理率100%;,14,2、培训与指导。形成分级培训机制,不断提升从业人员工作能力。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视频、网络及集中培训等方式组织经常性业务交流活动,提升市县区专业人员工作能力。 县区组织集中培训

7、,每年一次轮训。 县区开展面对面现场指导,乡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以上医疗机构每年4次。 督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对辖区乡村医生的面对面指导。通过网络监视及时指导辖区报病机构正确报告准确完整信息。,15,3、考核。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2005试行版)及卫生部和我省卫生厅关于传染病报告质量检查方案组织全省各级传染病报告工作考核,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建立奖惩机制。 4、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信息审核、指导信息订正、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分发、信息交流、资料保存等工作。,16,5、按照属地化管理和分级管理原则,依据各类传染

8、病防治预案做好疫情处理,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属于“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的传染病疫情按其要求办理。,17,为基层的材料准备与服务,县区级按照模板印制辖区使用的传染病报告卡 村级和无网报条件的机构用传染病登记本 其他机构内部根据管理情况使用传染病登记本 疫情报告与处理的学习材料,汇编材料等,18,三、项目组织领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省级疾控机构(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所、皮防所、血防所)负责项目技术指导、监测工作和效果评价,对项目实施进行质量控制。 省、市、县级疾控机构负责疫情处理和疫情控制指导。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的核付及

9、监管工作。,19,四、实施时间,2009年9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 传染病报告与处理是全年365天每天的日常工作。 2009年第三、四季度加紧项目实施,重点是项目管理培训,达成共识,建立机制,为2010年项目计划与执行奠定基础。,20,五、项目督导与评估,省、市、县区逐级组织有关人员按照传染病报与处理规范、传染病报告质量检查方案对辖区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及时整改问题。 业务评估核心指标为: 1.传染病疫情报告率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报告卡片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要求达到95%。 2.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性网络直报及时的传染病病例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要求达到95%。 3.传染病疫情报

10、告准确率95%。 4.疫情调查处理:重点传染病个案调查率达到95%;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率达100%。,21,资金使用管理评价,专款专用,按类别要求合理开支。 县区卫生局和疾控机构组织对辖区医疗卫生机构登记,按标准拨付“基础经费”,考核合格后拨付“工作完成量经费”。 经费要与完成工作任务和质量挂钩,工作任务量和质量以及发放补助要有详细记录。 各单位要加强项目工作的财务管理,各市县(区)卫生、财政部门对项目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监督检查 。 省卫生厅、财政厅将定期和不定期对各地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2,六、本方案的完善,2009年是项目启动年,在经费测算与管理方面都处于探索过程中,各

11、地积极反馈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基层调研,求真务实。力求通过项目实施彻底改观基层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的局面,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夯实基层防治网。 各地经费使用要和本地工作现状与解决突出问题紧密结合。 2010年在调查论证基础上对辖区不具备网报条件和报病数很少的医疗卫生单位,探索改变其效率低下的直报模式,经费拨付和实际预防控制传染病效果紧密结合。 各市、县区依据本方案制定本地实施方案,进一步分配经费。各地方案报省卫生厅备案。 各地对项目管理的建议逐级反馈到省卫生厅。,23,项目经费安排,人均15元中,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0.45元。 全省6118万常住人口,2753.1万元。 全部

12、按照辖区常住人口分配到县级。省市经费不在15元内。,24,经费分配表与使用,县区级2753.1万元用于基层单位2296.1万元,县区级项目管理经费457万元。 市级经费111万元,由财政另行安排 省级管理经费41万元,由财政另行安排 全省2753.1+111+41=2905.1万元,其中2753.1万元公共卫生项目确定,市、省经费152万元财政另行安排。(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25,县区级经费安排,1.按辖区人口*0.45元=传染病报告与处理项目总经费 2.总经费分解成县区级管理经费+基层工作经费 3.县区级管理经费按照人口规模划档。

13、县级项目管理经费按辖区人口划档确定标准,人口10万以下的,1.5万元;人口10-15万,2万元;人口15-20万,2.5万元;人口20-50万,4万元;人口50-100万,5万元;人口100-150万,6万元;人口150万以上,8万元。,26,县区级管理经费使用:保障网络运行,培训,督导,印制传染病报告卡,登记本,学习与汇编材料等。 由于一些县区总人口少,总经费少,留在县级和分到基层的经费都少,但是要保障基层工作经费多于县级管理经费。,27,4.基层工作经费进一步分配使用:分成“基础经费”+“工作完成量经费” 5.基础经费:所有报告传染病的机构、卫生室都应该有此经费,铺底经费。 全省105个县

14、区2009年度有2325家直报用户是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县级医疗机构,按照基础经费3600-4000元/家/年安排网报运行费。 对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及相类似的卫生机构按照120-150元/个/年安排经费。,28,对于人口少的县区,分给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经费标准只能降到2400元/个,或者1200元/个。 6.工作完成量经费。建议用2006年以来辖区报告传染病数测算相当于每个传染病病例从报告到一般处置的费用,以此测算并分配经费到乡镇、社区。见县区级基层工作经费安排过程表,29,大量经费安排在基层,如何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目标? 培训以乡镇、社区为主要地点,县级人员到基层办班并现场督导工作。 综合考核,奖惩兑现,诚信相待,良性发展。 共同探索项目管理办法,30,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