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同步练习20一滴水经过丽江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524737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同步练习20一滴水经过丽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同步练习20一滴水经过丽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同步练习20一滴水经过丽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同步练习20一滴水经过丽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同步练习20一滴水经过丽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一滴水经过丽江 知能演练 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草甸 (di n) 驿 道(y )矗 立(ch ) B.苍劲 (j n) 犹豫 (y ) 眺 望(ti o) C.硕 大(shu) 楼阁 (g ) 目眩 (xu n) D.轻盈 (y ng) 映 照(yng ) 擦拭 (sh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1)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f i()翠的玉器店。 (2)这时 ,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l n()。 (3)黎明时分 ,作为一滴水 ,我来到了 xun ()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 ,奔向大海。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 () (1)我是一片雪 ,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 (2)张望的时候 ,我被阳光成了一滴水。 (3)眼前一黑 ,我就和很多水一起,到地底下去了。 A.轻盈熔化掉落B.轻快融化掉落 C.轻盈融化跌落D.轻快熔化跌落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的顺序被打乱了,请你将其重新排序。(填序号 ) 。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 面。 咕咚一声翻上水面 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 我是被亮光惊醒的 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 黑头发的人 ,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 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8 题。 是的 ,我又化成

3、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 向山下。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 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 鲜花 ,叫作杜鹃 ,叫作山茶。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 :丽江坝 ,丽江 坝。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从玉龙雪山脚下,一直向南 ,铺展开去。视线尽头,几座小山前 , 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后来我知道,视野尽头的那些山叫作象 2 山、狮子山 ,更远一点 ,叫作笔架山。后来,我知道 ,那时是明代 ,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 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四方街筑成后,一个

4、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 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5.选文中 “ 我又化成了一滴水” 中的 “ 又” 字说明了什么? 6. “我又化成了一滴水” 之后 ,经过了哪些事物?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7.选文写到四方街的建造、徐霞客的到来有何作用? 8.选文第一句中加点的“ 扑” 字有何表达效果?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912 题。 漓江情韵 从维熙 雨霏霏 ,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 边的垂钓者 ,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 篇。 我

5、漫步江边 ,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 那是一把雨伞 ,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 你好 你好 ” 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等我醒过神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 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 哎呀 ,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 ,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 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见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 要知漓江美 ,请你 登木舟。 ” 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 ,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

6、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 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 上的摇桨人 ,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 ,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 的奇思妙想 ,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 ,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 你是过江 ,还是想游漓江? 上船来吧 !” 上了船 ,我才看清 ,他的脸清癯瘦削,身体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 ,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 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 看你这身行 3 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

7、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 远游的野兴 ,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 ,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 那么 ,你登船的意思是” 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 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 ,他先天残疾 ,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弃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 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 “ 社会低保 ” 打发日子 ,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 去买

8、鱼鹰 ,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 ?” 我问。 “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 ,就会学舌了。 ” “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 ,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 说这话时 ,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 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 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 ,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 宝贵时间 ,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 ,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

9、地对 我喊道 :“ 不可以 不可以 老先生 ,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 ,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 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有删改 ) 9.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 情韵 ” ?请分条概括。 10.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11.文中画线的句子说“ 我想问问他 ,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 。为什么 “ 我” 想问却张 不开嘴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12.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达交流 4 13.暑假期间 ,家住运城的小慧一家要去呼和浩特看望朋友,他们打

10、算采用自驾游的方式,边走边玩。 下图是小慧手绘的路线图,请你仔细读图 ,并用准确、简洁的语言对小慧一家的旅游路线加以说明。 要求 :说明地点、方向、距离等信息;80 字左右。 体验中考 14.(2017 四川雅安中考)仿照画线句 ,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横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大自然给予我们许多的人生启示:蝉在枝头鸣叫,是为了唱响生命的赞歌;种子在土里静卧,是为 了积蓄成长的力量;。 15.(2017 江西中考 )想象学校将举办以“ 传承书圣文化 ,培养审美情趣” 为主题的 “ 校园文化节 ” ,请你结 合下列材料 ,写一段 150字左右的宣传文字,以激发全校师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材料一

11、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研习、欣赏书法,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增进 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材料二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 ,被称为 “ 书圣 ” 。他的书法为历代学书者所崇尚,影响极大。他的兰亭 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誉为 “ 天下第一行书” 。 材料三王羲之的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 ,真率而蕴藉 ,飘逸而端庄。今天人们所看到的王羲之 书法大多是后人摹写、勾填的,或者从石刻上拓下来的。 材料四“ 校园文化节 ” 期间将开展 “ 书法知识讲座”“王羲之杯书法大赛”“师生书法作品展”“墨 香笔会 ” 等一系列活动。 5 参考答案 夯基达标 1

12、.A解析 B 项,“ 劲” 是多音字 ,此处应读 “ j ng” 。C 项,“ 眩” 应读 “ xu n” 。D 项 ,“ 映 ” 应读 “ y ng” 。 2.(1)翡(2)斓(3)喧 3.C解析 从词义的细微差别入手,结合语境 ,采用近义词比较法,通过比较其表达效果确定所填词 语。 4. 课内品读 5. “又” 字说明这不是“ 我” 第一次以 “ 一滴水 ” 的形态存在 ,以前就曾经是一滴水。 6.经过了松与杉、杜鹃、山茶、驿道、人。看到了丽江坝铺展开来,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 7.增强了丽江的历史色彩与人文色彩,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8.一个 “ 扑” 字,写出了 “ 我” 和瀑布里另外的水

13、流向山下的迫不及待的心情。 课外拓展 9.解析 通读全文内容,逐段对内容进行总结概括。文章首段点明对漓江美景的喜爱,然后看到鹦鹉的 主人 摇船人。通过摇船人的讲述,了解到摇船人的身世,对他自立自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产 生敬佩 ,对他收养一条腿的鹦鹉并相依为命的精神感到钦佩。同时,摆船夫妇收养残疾婴儿的行为同 样让作者动容。因此,漓江不但景美,人的心灵更美。 参考答案“ 我” 对漓江美景的喜爱之情。“ 我” 对摇船人自强自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敬佩 之情。摇船人买下一条腿的鹦鹉并与之相依相伴、和谐共处的友爱之情。摆船夫妇收养先天 残疾婴儿的养育之情。 10.外貌、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摇船人

14、的乐观阳刚、热爱生活。设置悬念。由会背唐诗的鹦 鹉引出对鹦鹉主人的好奇,由等待摇船人时的期盼到发现摇船人残疾时的失落,由摇船人的残疾引出 摇船人的身世。步步设悬念,吸引读者。欲扬先抑(或铺垫 )。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 我” 想 象的差别很大 ,“ 我” 很失望 ;摇船人的精神品质却让“ 我 ” 感动、赞美。烘托(或对比、映衬 )。用漓江 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意思相近即可) 11.“ 我 ” 同情摇船人 ,担心他没有多少收入,真诚地想帮助他,所以想问他。摇船人阳刚、乐观积极 的生活态度让 “ 我” 觉得在他面前谈困难和帮助都是多余的,所以张不开嘴。 12.解析 分析段落作用

15、题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回答。结构上,此段为文章结尾段,应是对上文 的总结 ;内容上 ,联系文章的主题作答。文章首段对漓江的环境描写,字里行间充满对漓江的喜爱,结 尾除了对风景的喜爱,更有对阳刚的摇船人的敬佩之情,因此结尾段在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 整;在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文章主题。 参考答案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 ,升华主题。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 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13.解析 解答时先分析题目给出的信息:小慧家住运城,要去呼和浩特。自驾游 ,边走边玩。可明 确他们一家从运城出发,到呼和浩特止,中间要经过好多景点。再读路线图:找出起点与终点。找 出途经景

16、点 (画汽车的地点 )。注意各地点的方向与距离。最后按顺序介绍方向、距离、地点。 6 示例 从运城向西北行驶300 km 到壶口瀑布 ;然后向东行驶240 km 到临汾 ;之后向北行驶210 km 到 太原 ,途中游览平遥古城;接着从太原向东北行驶 240 km 到五台山 ;然后向西北行驶240 km 到大同 ; 最后再向西北行驶240 km 到呼和浩特。 14.解析 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 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注意句式特点为:在是为了。要注意选取自然界的一个对象, 写出其特点 ,再写得到什么启示即可。 示例 (1)雄鹰在蓝天翱翔,是为了探寻奋斗的目标(2)落叶在风中飞舞,是为了展示曼妙的舞姿 15.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东晋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 “ 书圣 ” 。其书法作品 风格独特 ,代表作兰亭序帖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 。为弘扬民族书法文化,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 解和热爱 ,学校拟举办以“ 传承书圣文化,培养审美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