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3.画杨桃》说课稿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524666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3.画杨桃》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3.画杨桃》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3.画杨桃》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3.画杨桃》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3.画杨桃》说课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9 画杨桃说课稿 教材说明: 画杨桃是人教版二年级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 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 “我”根据自己看到的, 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 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既启发我们知道同一 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同 时又教育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设身处地地去看待事物。 一、说教材。 作者先具体细致地叙述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事,以杨桃为主线, 写“我”、老师和同学看杨桃时的不同情景。“我”看杨桃时,按照 自己的角度认认真真地看杨桃,并实事求是地画成了像五角星的形 状,自己觉得很满意;老师看杨桃,是老师听到同学们想当然地嘲笑

2、 我画的杨桃时,亲自到我的座位上审视杨桃;同学们看杨桃,是老师 请同学们轮流坐到我的位置上看杨桃,发现这个角度看杨桃, 确实就 像个五角星。 老师借机教育同学们看事物要有自己的角度,并能实事 求是地反映。同时要尊重别人的看法。因为即使对待同一个事物,从 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看,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物在看杨桃时候, 体现出不同人物的思想情感。最后写老师的教诲使“我”终身难忘。 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同一个事物,从 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结果的思想方法。 二、说教具 2 / 9 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实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利于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法 (1)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教得生动,学得轻松,更能有效的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2)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最 终让学生学会学习。 四、说学法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这节课我引导学生按“看看找找读读说 说”的步骤进行探究。即引导学生用心看,想象着说,认真读,仔细 找。 在理解重点的教学中, 我想先运用旧知识导入新课,再用实物吸引学 生感官,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学生间自由的交流等手段,让学生明白 道理。 对于难点,我想先采用小组讨论、 逐句分析的方法找出每句中的关键 词,再反复朗读,联系实际来加以突破。 学生活动过程设想在分析重点段落时,让学生自读、自

4、悟,再配以自 由读、分角色读等方法理解课文,通过实物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感 悟一下课文。在理解老师说的这段话的意思时, 可以自由的讨论研究, 再加上刚才现场观察的感悟概括而出。 五、说教学过程。 画杨桃教学设计 3 / 9 教学目标: 1. 会认“靠”等 14 个生字,会写“图”等9 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在具体 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 学习抓住重点词句, 理解课文内容, 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 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 都应该实事求 是。 教学重点: 1.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2. 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

5、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感悟读文,理解“我”从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杨桃的样 子。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杨桃的资料。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 (出示杨桃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今天, 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 (板书:画杨桃) 2. 齐读课题。 4 / 9 二、指导自学,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 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把语句读通顺,同时 标出自然段。 2. 采用查字典、 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新词 的意思。 3. 思考:课文主要讲

6、了一件什么事? 4. 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 三、认读生字,感知内容。 1.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 认读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错误读音。 3. 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同桌交流) 4. 扩展训练。 近义词: 教诲教导审视审察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反义词: 准确错误难忘淡忘 5.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杨桃,“我”根据自己看 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 同学们觉得好笑。 老师通过这件事, 启发我们明白了同一件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 四、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5 / 9 1. 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7、 2. 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后,提问:你发现了什 么? 3. 记忆字形: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识记, 和同桌交流难字的识记 方法。 4. 难字书写指导。 5.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 美观。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6. 学生交流评价。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l. 抄写生字、新词。 2.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要通过精读课文,进一 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研读课文 , 理解句子。 1. 读最后一段,激发思维。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

8、 印象深刻? 理解“难忘”是什么意思, “终身难忘”呢? (难忘:无法忘记,永远留在脑海里。终身难忘:即一生都难以 6 / 9 忘怀。常形容对他人的恩情或教诲铭记于心,也可形容对某一段时光 难以割舍。) (2)能使作者“终身难忘”的教诲一定是使作者终生不忘的。 是谁的教导使作者终生不忘呢?(是“老师”的话。) 2. 学习课文第 1 部分(第 1 自然段) 。 (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 (2)导语:作者是怎样画画的?你怎么知道的? 抓住: “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 、“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 “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等句子理解“我”是按照看到的去 画画的。 (2)学习第 2 至

9、第 16 自然段。 “有几个同学”看到作者的画为什么哈哈大笑?(认为作者画 的根本不像杨桃。)说明什么?(说明他们一是没有考虑到作者看杨 桃的角度,二是自以为对杨桃已十分熟悉。犯了错误。) 课文中写了两个学生的两句话。一句末尾用了问号, 另一句用 了叹号,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一样。 )表示出的情感程度相同吗? (相同。都是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表明作者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A.第一句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如果把它改成陈述句, 表达的语 气变了没有? B.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嘲笑和叽讽的语气。 “老师”听了“几个同学”的议论,他是怎样做的?“老师” 为什么要坐在作者的座位上“审视”? 7

10、/ 9 ( “老师”坐在“我”的座位上,就是要从“我”看杨桃的角度 进行观察,据此判断“我”画得是否准确。) “老师”审视了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告诉大家画得像不像, 而是举起作者的画去问大家像不像? ( “老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他亲自“审视”的做法上,悟 出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看到的结果也不同的哲理。) 听了学生的回答,“老师”的态度变得怎样了?(严肃起来。) 为什么要变呢? (发现作者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全体同学们却说“不像”,这种 现象引起“老师”的深思,他意识到不仅是“几个”而且是大多数同 学还不懂得作画的起码要求,更不懂得用科学思想对待事物。) 从文中的哪一个词能看出“老师”严肃的神

11、情延续了很久? (半晌。) ( “半晌”是过了好大一会儿。也可以说明老师对于如 何处理这件事,认真地进行了考虑。 ) 指导学生朗读“好笑” ,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几个同学故意 拉长声回答,要读得声调高些,声音长些。 对于认为 “好笑”的同学, “老师”没有去批评责备, 而是“请 他们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 ,目的何在呢? (让他们也从作者看杨桃的角度来观察,使他们亲眼看到事实的 真相,自觉接受教育。) 第一个同学看后,在回答“老师”的问话时,为什么中间加了 省略号?(引导学生理解省略号在这里的特殊作用和所省略的内容。) 8 / 9 指导朗读,声调、声音都要低,读出不好意思承认错误的语调。 与刚才“好

12、笑”的读法恰恰相反。 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语, 体会作者只写“第一个”同学的对话, 而“省略其他同学对话和经过”这种抓住重点,叙述的好处。 (3)学习第 17 自然段:老师的话。 老师看到同学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态度发生了变化。 指名读 “老师”说的一段话。 思考: A.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B.举例子说说怎么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C.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这几句话以画杨桃为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说明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启发学生用“不要要”造句。 总结老师的话:是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齐读“老师”说的话,加深理解。 三、联系生活,练习说话。 同学们,我们已经在这节画杨桃的美术课上认识了这个班级的老 师、同学,还有那个画画特别认真的“我”,也了解了发生在他们中 间的故事。现在,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对 他说几句话。 我想对作者说:。 9 / 9 我想对曾经嘲笑过“我” 的孩子们说:。 我想对循循善诱的老师说:。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