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三篇与最美公安民警个人事迹材料三篇

上传人:徐** 文档编号:149524357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三篇与最美公安民警个人事迹材料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三篇与最美公安民警个人事迹材料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三篇与最美公安民警个人事迹材料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三篇与最美公安民警个人事迹材料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三篇与最美公安民警个人事迹材料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三篇与最美公安民警个人事迹材料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三篇与最美公安民警个人事迹材料三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三篇与最美公安民警个人事迹材料三篇扶贫故事征文范文三篇【篇一】*市*区*乡大十号村,依城傍路,毗邻繁华,是一个典型的城郊村。“十三省,七十二县”,因为大十号的村民们来自全国各地,人们总是这样形容这个村子。与城区内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华不同,这里资源匮乏,产业缺乏,村民们大多都面朝黄土背朝天,薄田几顷,牲畜几只,勉强维持生计。由于来源地广,村民们的诉求五花八门,整天为了各自的利益你争我夺,争低保、抢贫困、比可怜一时间成为流行,民心日渐涣散,民情日益薄凉,到*年,贫困发生率上升至7.2,全乡共有两个贫困村,大十号便是其中之一。志智双扶,唱一首脱贫曲村民们的日子过得一贫如洗,上不起

2、学的家庭比比皆是,“*的双胞胎女儿正要上大学,儿子要读高中,一家三个孩子眼看着就要辍学”,大十号原驻村第一书记*回想起*一家被识别为精准贫困户前的情景。为了养家糊口,丈夫张华常年在外打工,*一人带着孩子顾着家,十几年来一家人被迫过着“分居”的生活。可在外打工的张华落了一身病,除了医药费,家里再拿不出一分钱供三个孩子上学,“我和妹妹不念大学了,让弟弟读吧”,懂事的双胞胎姐妹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决定辍学打工。姐妹俩要辍学的事情传遍了村里,也传到了第一书记*耳朵里,“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啊”,*愤愤的拍着桌子,在教育局就职的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当天便为*家写了贫困申请书,召集村民代表进行

3、表决,*一家被识别为了精准贫困户。成为了精准贫困户,驻村工作队立马为*的两个女儿申请了教育扶贫政策,政策落地后每人每年补助一万元,得知消息的姐妹两开心得合不拢嘴。可是村里像*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政策扶一批,政府帮一批,兜底保一批,脱贫攻坚的结束便是村民返贫的开始,*深知治标不治本的帮扶不是长远之计,扶贫更要扶志和扶智,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动员大家想办法、谋出路、出力气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王道。为了给村民们找一条出路,寻一条富路,*带着工作队员们四处奔走。得知负责全区中小学校服加工的被服厂要重新选址进行改建,他想到村委会的院里有一排房一直空着,便下定决心要把被服厂引进村里。经过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

4、的商议,*召集村里的党员和村民代表,带着他们实地考察,了解清楚引进被服厂的好处后,全村上下都全力支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写申请书,协调领导,说服厂家,终于将被服厂引进了大十号,车间就设在了村委会院里。车间运营后,*第一个到车间报到,“我不能老是靠国家给我钱,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养活家人”,就这样,*做起了缝纫工,丈夫也回到村里,在车间里做起了裁剪和搬运,“我们现在都是按件算钱的,一件6块,我一天能做20多件”,被服车间轰鸣的机车声伴着*的大嗓门,奏起了脱贫致富的交响曲,“今年的订单多,不加紧点儿做不过来了”,她一边说着抱怨的话,一边又嘿嘿笑了起来,两边脸颊红的不知是疲惫还是喜悦。*年,

5、*一家退出了贫困户行列,如今的*家住着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夫妻两个人成为被服车间的行家里手,两个女儿顺利地从大学毕业,日子越过越红火。“蓬生麻中,不扶且直”。*一家的脱贫故事激励着全村的人,等靠要的思想没有了,主动到被服厂报到的村民越来越多了,工作队邀请就业局的老师对他们进行了技能培训,村民们一改过去的穷懒散,成为了生产线上的熟练工。“又长了本事,还能挣钱,家门口就能上班,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呀。”村民们纷纷为家门口的就业竖起了大拇指。授人以渔,念一本致富经三餐四季,三世同堂,寻常人家的天伦之乐在张富民眼里是那么遥不可及。女儿自小便患有糖尿病,治好女儿成了张富民夫妻两唯一的愿望,二十年如一日的照

6、顾没能磨灭老两口的希望。可天不遂人愿,二十六岁那年,女儿的病情突然加重,转为了尿毒症。五十只羊,一只驴,几亩田地,张富民一家全部的家当,远远不能支撑女儿每个月一万多元的透析费,病情的加重、高昂的费用将一家人狠狠地打入深渊,“他姑娘每天就是躺着,有人去了也不睁眼不抬头,家里脏的没有能下脚的地方,酸臭酸臭的”,*回忆起了第一次去张富民家里的场景。已经六十多岁的张富民再也没有了坚持的动力,一家人做好了放弃的准备,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为了帮助张富民一家重拾信心,*每天和工作队员去家里做思想工作,“把你识别成精准贫困户,申请大病救助,每个月政府给你补贴6000,剩下的钱还能报销,带着孩子好好治疗吧”,工

7、作队三番五次的劝导他们,“李书记,你们就算一个月给我一万块钱,那剩下的六千我自己也拿不出来”,有了政策补贴,张富民也还是打不起精气神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想着张富民的担忧,工作队开始为他另谋出路。张富民有着几十年的养殖经验,工作队便从他的长处入手,通过菜单式扶贫,为他申请了两万五千元的养殖贷款基金,免担保、免利息,“拿着钱买几只奶牛养,有了产业还怕挣不了钱嘛”,“你们就是我的恩人啊,我一定把这钱还上”张富民颤颤巍巍地接过钱,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第一次向工作队敞开心扉。心结解开了,希望也有了,拿着贷款,张富民自己补贴了五千元,买了三只奶牛,“那就是他的宝贝疙瘩,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妻子也

8、哈哈地笑,和工作队调侃着。每天凌晨四点半,张富民夫妻俩就在牛棚里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喂料,挤奶,过滤,净化,装瓶天刚蒙蒙亮,张富民就骑着小三轮车出发了,到城区里挨家挨户的送牛奶。张富民养殖经验丰富,夫妻俩又勤劳肯干,售出的牛奶不掺水,不造假,味道香甜,奶味浓郁,没几天他家的牛奶就成了周围的“网红奶”,“他家的牛奶可红了现在,有时候订的晚了我们都喝不上”,工作队员欣慰地感慨道。女儿的透析费能按时供上了,一家人又重新点燃了斗志,屋里屋外收拾的干干净净,女儿每天精神满满,开始学着给父母做起了早点。好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六十六岁的张富民没有止步于此,充满斗志的他甩开膀子,寻求突破,又购买了几只肉牛,“买小

9、牛,卖大牛,利润可比挤牛奶高的多啦”,如今的张富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成为了全村最大的个体养殖户。脱了贫的张富民走上了抱团致富的道路,组织着村里的村民一起养殖,教他们挑选养殖品种,传授养殖经验,扩大养殖规模,带领着村民们探索出了一条专业化、规模化的养殖链条。从心灰意冷到斗志昂扬,从贫困户到养殖大户,张富民一家的“逆袭”成为了全村口口相传的佳话,而这位六十六岁的大爷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红人。党群一心,走一条小康路村民的腰包鼓了,腰杆直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上学不愁,看病不怕,兜里有钱,心里有底。在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年,村里的贫困户纷纷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年轻的壮劳力都成了被服厂的生产工,年

10、纪稍大的村民们都跟着张富民养起了肉牛。村里有产业,村民能就业,村民们再也不用背井离乡去打工,足不出村就能增收致富。唱一首脱贫曲,念一本致富经,走一条小康路,如今的大十号村,从一个破落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为了*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走进大十号村,只见一排排的砖瓦房,黄橙橙的油菜花,金灿灿的向日葵,一条条整洁平坦的乡间小道蜿蜒畅通。户户能就业,家家住新房,公交车走村窜巷,自来水全部接进了村民家,家家户户都装上了冲水式马桶,村里的每一条小道都安装了节能灯,夜晚,大十号的街灯与城市的路灯一样明亮。晚饭过后,村中的广场上聚齐了跳舞的老头儿老太太,大家欢声笑语不断,歌声不停舞

11、不停【篇二】九月,依旧是晴空万里。晨曦,伴随着朝阳,走在前往*家的路上,为他送去“*离退休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因为*所在的乡镇距离县城较远,外加前往乡镇的道路堵车,因此,我们不得不早早出发,以便错过车流的高峰期,更早到达*的家中。了解了*的情况后,内心激起一阵阵波澜。他领着稳定的退休金,本该颐养天年的他,却一头扎进了他热爱的土地中,他说:“我就喜欢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他儿子曾多次叫他进城,他都舍不得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农业科研工作者。村里的人们经常向他请教农业种植技术,因为他的讲解深入浅出,适合农民理解,他的技术实用性强,增产效果显著,他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

12、迎,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杨技术”、“杨老师”。他是一名退休干部,先后获得过市优秀科技特派员、*劳动模范,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一个年满68岁的普通农民,何以满载着令人瞩目的鲜花和荣誉?他也是由一个普通的大队书记被破格提拨为察右前*煤窑乡的科技副乡长,是什么原因使这位平凡的老农变得不平凡呢?中学毕业后的*回到了养育自己的贫困山村,由于家庭出身不好,想从军的他一度被从新兵车上拉下来,不甘心,不认命的他转而把目光投向了广袤的土地,结束广种薄收,学会科学种田技术,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这样一个强烈的愿望在他的心中萌生了。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

13、中学习。在农田中有意识地去寻找变异株。1976年,他终于在小麦田间发现了一株变异植株,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选育出了“京春一号”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亩产达到370公斤,远高于当时的其它小麦品种,到1982年,该品种已在前*、中*、后*和卓资县的部分乡村成功推广3000多亩。为当地农民的饭桌上填上了白花花的馒头,鉴于他的突出贡献,*人民政府授予他“优秀青年勋章”。作为一名农民技术员,如何进一步挖掘土地潜力,做活土地文章,成为*的又一目标。在1987年地膜玉米成功的基础上,1988年,他在一本科技杂志上看到“覆膜马铃薯栽培技术”后,眼前一亮,这不就是自己苦苦寻找的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吗?他种下了第一垄覆

14、膜马铃薯,从播种到收获,一大摞厚厚的马铃薯生产档案记录着他对覆膜马铃薯付出的劳动和艰辛。秋后,3200公斤的亩产量让观望的人们大吃一惊,开辟了乌*地区覆膜马铃薯栽培技术的先河。实践证明,地温低、降雨量少的地区搞覆膜马铃薯种植是一条优质高产高效的必由之路。同时,他做了不同播种时期的试验对照,而且一试就是五年,为此1993年2期乌*农牧业科技发表了他的马铃薯覆膜栽培试验报告。1995年,以覆膜种植为主的“双百万”工程建设在乌*拉开帷幕,担任综合站站长的*决定大干一场。然而,良种良法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覆膜种植费时费事投入高,不少人徘徊等待,还有些人把他当成冤家对头,见了面都不说话。关键时刻,他

15、主动承包了乡里设在李家村的马铃薯基地。他从*种子站赊回了6万公斤“脱毒紫花白”种薯,催芽晒种、小整薯播种、切刀消毒、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同时他把科学种植的方法挨家挨户地讲,大会小会讲,并一户户地实地指导,整个春季,他瘦了黑了很多。收获季节,通过上级领导引来了蒙古国的商贩,前所未有的马铃薯大丰收使李家村车水马龙,全村马铃薯收入突破70多万元,乡亲们咧嘴笑了。*年,退休后的他开始担任*民丰薯业有限公司大土城基地负责人。第一次接触大型机械化,第一次种植上千亩的土地,第一次和大批优秀的马铃薯种植能手进行竞争,他没有退缩,他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把国际上最先进的种植技术学到手,并把它推广开来,带领大家

16、一起致富。作为一个花甲之年的老人,他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凭着爱学习、爱钻研的劲头,学会了电脑技术,学会了上网查资料,积极参加公司的各种培训,并把自己几十年的小面积马铃薯种植经验融汇到大型机械化种植中去。功夫不忘初心人,第一年该基地平均亩产7000斤以上,个别地块达到了亩产万斤,一举获得了公司的产量状元,并获得公司先进个人称号。*同志曾经带领全村人致富、曾经带领全乡人致富、曾经带领周边的*县农户致富,作为一个普通乡干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退休之后,作为一个科技特派员,他做得已经足够多了。然而他胸中还有更大的抱负,他要将自己的技术推广到整个*市,要让全市的马铃薯种植户都富裕起来。他经常说,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宏观”,也要低头细看“微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辞去了公司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