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训练-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523982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4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训练-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训练-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训练-修订编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训练-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训练-修订编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4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 “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 A缓解全球变暖 B 缩小臭氧层空洞 C 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海洋流速 【答案】 A 【解析】本题提及的海洋“生物泵”作用,从其概念“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 用能够对大气中C02 浓度进行调节”,可知它对于大气中CO2 浓度进行调节,可能增加或 减少 C02浓度,进而可缓解全球变暖。 1.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 A 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 B 海洋

2、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C 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 D 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 【答案】 B 【解析】理解提示“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的盛行风驱动洋流, 海洋通过辐射等形成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境。 赤潮的形成于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 输送给海洋无关,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这不是信风。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题。 2.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 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 a 增加 B b 增加 C c 减少 D d 减少 【答案】

3、: B 【解析】城镇建设中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从 而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同时也使城市的蒸发量增加。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9 年 11 月 28 日在南非德班召开。 下图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3 题。 3 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该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 A盛行西风 B盐度差异 C陆地阻挡 D水温特征 【答案】 C 【解析】结合世界洋流模式图,应该是“ 厄加勒斯暖流 ” 的一部分,故应该属于补偿流,受大 陆阻挡改变方向。 2 / 4 4 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 C

4、 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 【答案】 A 【解析】从图中可知南非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工矿业发达,能源消耗量大,所以排放多。 5 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 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 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2019 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9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 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2 题。 6 2009 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 年单位 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9 年下降 40% 50%。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推广太

5、阳能、核能 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增加森林面积 提高单位GDP能耗 A B C D【答案】: B 【解析】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一是与人类排放量大,主要是化石能源燃烧有关,二是绿色植 物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有关。因此其解决的措施应主要从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比重,推广清洁 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地热能等,同时应保护植被,扩大森林面积,增加 绿色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因此正确, “提高单位GDP能耗” 会加大能源消耗量, 不符合题意。 7 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 德班气候资料(测站:29 50 S 312 E 海拔 5m) 月份1 2 3 4 5 6 7 8 9 10

6、11 12 平均气温()23.5 24.5 23.5 22.0 19.0 16.5 16.5 17.0 19.0 200 21.5 22.5 降雨量( mm) 118 128 113 91 59 36 26 39 63 85 121 124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地中海气候【答案】:B 【解析】考查气候类型判读:常年气温在大约15 以上 热带气候 ,排除 D 地中海气候;降 水季节变化明显,排除A 热带雨林气候;降水总量不大,再排除C 热带季风气候(最多月 份在 600、700 毫米左右且年总降雨量2019、3000 毫米);最多月份降水不大且降水主

7、要 集中在夏半年(南半球),干湿季明显,结合测站位置(可直接通过德班地理位置判断气候 类型)和海拔,综合判读应为热带草原气候类型。选B. 图 1 示意 2019 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1 并根据 所学知识,完成2 题。 3 / 4 8.图示四个国家 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日本【答案】 B 【解析】按照中国人口约13 亿、美国约 3 亿、印度约12 亿、日本人口约1 亿,进行简单的 计算即可得出人均煤炭的消费量最高的是美国。 9.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A.单位 GDP能耗 B.碳排放量 C.能源进出口量

8、D.煤炭自给率 【答案】 D 【解析】图中仅显示出了煤炭的消费量,所以无法推知单位GDP 能耗,选项A 错;由于各 国能源利用率不同,所以煤炭排放量也无法计算,所以选项B 错;能源除了煤炭以外,还有 石油、 天然气等, 所以无法推算出能源出口量,所以选项C错;根据图中给出的煤炭生产和 煤炭消费量的比较数据,可以计算出各国的煤炭自给率,因此选项D 对。 10.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资源 B. 自然资源具有多用性 C. 自然资源的利用随科技发展而发生变化 D. 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答案】 BCD 【解析】考查自然资源基本特点。其中太阳能

9、为可再生资源,A 错,其余均对。选BCD. 下图示意挪威位置和地形。挪威是世界上水能资源开发较充分的国家。该国大型水电站多为 高 水 头 ( 电 站 水 库 水 位 与 发 电 机 组 所 在 位 置 高 差 大 ) 电 站 。 据 此 完 成3 题 。 4 / 4 11挪威大型水电站多为高水头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A海岸线曲折,多峡湾 B多山地,河流落差大 C地形平坦,水网密布 D河湖众多,少泥沙 【答案】: B 【解析】本组以北欧挪威地形位置图为背景,也有和我国三峡电站的比较成分,综合考查 水电站问题。水电站往往要综合考虑气候条件(降水、温差)、地质基础、地形条件(高水 头落差大,建设在山

10、区)、库区补给方式(冰雪融水、流域降水)、库区移民、库区泥沙、 生物保护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挪威地处高纬度, 冬夏温差和昼夜变化很大,夏季蓄能, 冬季发电。利用山地地形建设高水头电站,选B. 12挪威为建高水头电站而修建的水库 A很少引发库区移民 B水位季节波动较小 C占用大量耕地 D可以保护鱼类和其他野生动物 【答案】: A 【解析】挪威地处高纬度,冬夏温差和昼夜变化很大,夏季蓄能,冬季发电。利用山地地形 建设高水头电站, 一般是大坝和发电厂房分离,上游库区可利用天然冰川作用而形成的湖泊, 淹没面积小。加之挪威人口密度不大,条件恶劣的山区人口较小。选A. 13挪威消耗民用电最多的是 A照明 B制冷 C取暖 D烹饪 【答案】: C 【解析】挪威地处高纬度,冬夏温差和昼夜变化很大,夏季蓄能,冬季发电。选C 【商榷】 :有老师认为6 题选 B.的确 ,水位季节波动较小有道理,因为该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区,但结合7 题:消耗民用电量最多的是“取暖”,说明消耗电有较大的季节变化,也说明 水位会有较大的季节变化。该题设计巧妙,试题需要有综合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