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523941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4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修订编选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修订编选(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 一是劳动产品, 二是用于交换。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 使用价值。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 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东西。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 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 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2、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 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现实生活中只需要观念上 的货币即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 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它需要现实的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 纸币是金属货币的代表, 与金属货币相比, 纸币的制作成本低, 更易于保管、 携带和运输, 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

3、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 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时各应实行什么对策? 通货膨胀对策: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 规模,具体来说 A 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 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和提款准备金率, 2 紧缩银根,减少财政、投资,努力增收节支,同时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C 要控制固 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 通货紧缩对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第一,降低利率,刺激社会投资,增加货币的供应量 ;

4、第二,鼓励消费, 加快货币周转速度;第三,发行国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社会总需求;第四,加 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吸引社会消费,减少产品的积压。 (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1、货币与财富 从一定意义上看, 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 益,用之有度。 2、结算与信用工具 人们在日常经济往来中,通常使用两种结算方式,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帐结算。常用 的信用工具有:信用卡、支票等,这些结算工具具有现金结算不能比拟的优越性,更简便、 实用、高效和安全。在我国,

5、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3、外汇和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 换比率。如果用 100 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 外币汇率跌落。汇率是经常变动的,而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我国和世界的金融稳定、经 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价格 (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1、价值与价格 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价值决定价格 3 虽然价格的变动受供求影响,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

6、变化而变化。商品价值量同社会劳 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 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 规律的表现形式。 4、供给与需求 当供不应求时,销售者趁机提价,价格上升,这就是卖方市场。当供过于求时,购买者 持币待购,价格下降,这就是买方市场。 5、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 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二)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生活的影

7、响 (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 消费者享有消费自由,可以根据商品价格的涨跌来决定要 不要购买。一般说来,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购买 ; 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 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到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 的影响。 A互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 商品就互为替代品。在互为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则需求量此少彼多;反之,一

8、种 商品价格下降,则需求量此多彼少。 B互补商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它们就是互补商 品。在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则需求量此少彼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 则需求量此多彼多。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1)调节生产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4 三 、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是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1)、居民的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 的影响。 社会总体消费

9、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 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2)商品价格高低对消费的影响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 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 (3)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因素。 2、消费的类型 消费按不同的标准划分会有不同的类型。 按产品类型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按照消费目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3、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

10、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 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 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5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 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2、做理智的消费者 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 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不同消费观念之间的激 烈碰撞。我们要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 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

11、艰苦奋斗。 近年来,一些中学生以穿、用名牌为时尚。请运用经济学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消费是生产的你目的和动力,名牌产品的消费对生产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自主选择权 是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应尊重个人生活消费的自主权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生 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不应盲目追求名牌,互相攀比。 四、 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 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消费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 终完成。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

12、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 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 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生产是起 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 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3、发展生产的意义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 本质要求。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

13、技术基础;才能 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6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为此,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 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在我国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 体成分。 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

14、有制实现形式。股份 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 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 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优势。第二,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 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必须毫不动 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2、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指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

15、有制形式。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 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大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 有制经济。个体、私营、外资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 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 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 度。 五、 企业与劳动者

16、 (一)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1、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7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是 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在我国。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 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其中,国有企业在我国 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 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公司的类型 除国有独资公司外,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两种,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 限责任公司,是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 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