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答辩模板北京中医药大学参考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519948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5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答辩模板北京中医药大学参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毕业答辩模板北京中医药大学参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毕业答辩模板北京中医药大学参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毕业答辩模板北京中医药大学参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毕业答辩模板北京中医药大学参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答辩模板北京中医药大学参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答辩模板北京中医药大学参考PPT(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7.10.2020,1,西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年5月,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2,27.10.2020,提 纲,传染病报告与处理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管理 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3,27.10.2020,第一部分 传染病报告与处理,4,27.10.2020,一、传染病报告的重要性,是控制、扑灭传染病流行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开始,是控制疫情蔓延至关重要的前提; 是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基础; 是评价传染病防治效果和研究传染病流行规律的重要依据; 为制订传染病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5,27.10.2020,二、工作内容,(一)发现、登记 规范填写门诊日志、入/出院登记本

2、、X线室或化验室检测结果登记本。首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后,按照要求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登记本。,6,27.10.2020,(二)报告 1报告程序与方式 已开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使用该系统报告。根据疫情,当怀疑有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时,应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7,27.10.2020,2报告时限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时,或发现其他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

3、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8,27.10.2020,3做好传染病报告的订正工作,对漏报的传染病病人,应及时补报。,9,27.10.2020,(三)处理 1、病人处置 对传染病患者,原则上要求就地隔离治疗,不具备隔离条件和相应救治能力的单位,应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移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10,27.10.2020,2、消毒处理 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11,27.10.2020,3、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

4、和随访。 协助县疾控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重点管理的传染病居家病人的随访工作。,4、密切接触者管理。 协助县疾控中心查找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要求做好管理工作。,12,27.10.2020,基本传染病报告知识,责任报告单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 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单位中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13,27.10.2020,基本传染病报告知识,法定传染病的分类 甲、乙、丙 法定传染病病种 2、26、11 法定传染病报告方式及时限 村级报乡镇,乡镇网络直报 2h、24h网络直报或电话报告 常见传染病诊断标准 病毒性肝炎的

5、病例分类(临床、携带),14,27.10.2020,基本传染病报告知识,报告病种39种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肺)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15,27.10.2020,基本传染病报告知识,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

6、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手足口病列入丙类管理,16,27.10.2020,基本传染病报告知识,其他传染病暴发: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后,应及时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 如发生群体性水痘、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等 监测传染病:根据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开展监测的传染病。 流感样病例等,17,27.10.2020,基本传染病报告知识,报告方式: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 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负责填写,报防保科; 村级医务人员填写报告卡报乡镇卫生院网络直报; 疫情暴发现场调查的院外传染病病例报告卡由属

7、地疾控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告。,18,27.10.2020,基本传染病报告知识,报告时限: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SARS、人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或疑似病人,应于 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 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 尚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单位按以上时限以最快方式报告当地CDC。,19,27.10.2020,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存在对传染病报告工作重视不够,传染病防治相关资料和制度不完善,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依法报病意识

8、淡薄的问题。相当数量的乡镇卫生院一年未报告传染病病例或仅报告几例,漏报严重。 门诊日志和传染病登记簿项目普遍存在设置不全,书写潦草、填写不规范,缺项漏项等问题。 传染病报告质量不高。,三、存在的问题,20,27.10.2020,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范的宣传培训力度不够,导致多数刚参加工作的医生以及实习、进修生和基层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报告程序、时限等方面概念模糊,出现疫情漏、迟报现象。 医生对传染病诊断标准学习不够,掌握不严;医院对传染病特异性检查不够重视;一些医疗机构追求经济效益,随意放宽诊断标准。 信息的不完整性:医院基础医疗病例记录不规范,医疗文书无统一标准。导致传染病报告登记等方

9、面出现了漏项,相当一部分医生登记不完整,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给传染病管理中的主动搜索、统计以及随访带来困难。,21,27.10.2020,疫情报告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一),1、医疗机构对传染病报告工作重视不够,相关制度不健全,或未有效运行,报告率不高。 2、报告及时率较低; 现场调查与直报系统不一致 原因是集中报卡 3、临床医生没有按国家传染病诊断标准诊断传染病; 甲、乙、丙肝没有临床诊断,只有实验室诊断和疑似病例 病原携带者不报告,做好登记记录,22,27.10.2020,疫情报告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二),梅毒没有临床诊断,尤其是隐性梅毒 隐性梅毒,不能报成“病原携带者” 如感染性腹泻,国家有“感

10、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70121997】”,但医生往往依照习惯而不按国标诊断,常诊断为腹泻病或急性肠炎。 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包括感染性腹泻病和非感染性腹泻病。 急性肠炎病因与肠道感染、饮食不当、摄入过量不新鲜食物引起食物中毒、化学品和药物中毒、食物过敏等有关。 这就造成感染性腹泻漏报现象较为突出,23,27.10.2020,疫情报告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三),4、报告卡填写不完整; 病人现住址填写不够详细 学生未填学校名称(工作单位) 尽量填写联系电话 5、医生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知识了解不全面,特别在乡村级掌握程度更差;,24,27.10.2020,疫情报告工作中常

11、见的问题(四),7、对新入院医生和实习生进行传染病知识培训的制度执行不严; 8、村级和部分乡镇不报传染病; 至少有能力诊断其他感染性腹泻,25,27.10.2020,第二部分 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管理,26,27.10.2020,医疗机构在传染病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应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专人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 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定期漏报调查,保证报告质量; 负责对本单位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及疫情报告培训; 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监测、采样和调查。,27,27.10.2020,传染病管理组织乡镇以上医疗机构,成立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由医院主管领导任组长(文件) 有

12、专门科室、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28,27.10.2020,传染病管理制度所有医疗单位,传染病报告(报告时限的要求等) 对新入院的医生进行传染病报告培训 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化验登记的管理 自查和奖惩 防保科(组)内部工作管理(卡片收发、登记等) 网络直报密码管理(保密、更新等),29,27.10.2020,实现传染病网络直报 乡镇以上医疗机构,配备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及上网设备 安装防病毒软件 配备电话及传真机 网络直报人员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且熟练疫情管理和网络直报业务 每月必须进行传染病报告 要求乡镇卫生院网络直报率为100%,30,27.10.2020,门诊日志和住院登记管理,

13、医疗机构必须备有符合要求的门诊日志、住院登记,医务人员必须认真填写登记。 门诊日志 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发病日期、就诊日期、诊断、初复诊9项 住院登记 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入院日期、诊断病名(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等9项 项目填写齐全,31,27.10.2020,化验登记,所有涉及到传染病的检验项目必须建立实验室传染病登记本,必须认真填写登记,包括正常结果和异常结果。 化验登记至少包括姓名、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医生、检验日期、报告日期(时间小时)等项目。 检验登记常见问题:部分医院没有登记,有的只登记阳性检验结果等。,32,27.10.2020,

14、传染病登记,每个医生必须备有传染病报告卡,诊断传染病后认真填写报告卡(病毒性肝炎病例必须填写肝功结果),并及时上报传染病管理人员;传染病管理人员必须建立传染病登记簿,详细登记后进行网络直报 。 传染病登记本比门诊日志和住院登记增加报告人、报告时间和订正情况3项。,33,27.10.2020,医疗废弃物处置,1.有专门存放场所且标识清楚 2.分类存放 3.有专人负责 4.登记齐全(运转手续) 5.正确处理(焚烧、深埋),34,27.10.2020,消毒,1.有专人负责 2.登记齐全 3.覆盖面广(门诊、输液、病房、器械、空气、地面),35,27.10.2020,传染病报告自查,传染病管理人员必须

15、对所有的门诊日志和住院登记进行传染病报告检查。 主要是检查传染病漏报,同时还应该评价各个医生的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和传染病报告准确率。 在网络直报系统中对漏报的传染病及时补报,报告不准确的及时订正。,36,27.10.2020,村卫生室传染病管理,有传染病报告制度; 有门诊日志并登记完整; 有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登记本; 掌握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报告相关知识; 根据实际能力诊断传染病报告乡镇卫生院; 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 本村出现聚集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立即报告乡镇卫生院进一步核实疫情 ; 注意安全注射的问题。,37,27.10.2020,传染病的预检分诊,意义:预检分诊工作是发现、控制传染病

16、的第一个环节,加强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对于控制传染源,阻止传染病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依据 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2005年 组织管理 感染性疾病科负责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的组织管理; 没有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 应当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38,27.10.2020,普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 医疗机构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39,27.10.2020,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 医疗机构应当在接到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4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