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七章 神经组织2015.ppt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9518494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9.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七章 神经组织201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七章 神经组织201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七章 神经组织2015.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七章 神经组织2015.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七章 神经组织2015.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七章 神经组织201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七章 神经组织2015.ppt(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神经组织(Nerve Tissue),组织学与胚胎学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概 述 神经组织组成 神经细胞(神经元): 接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整合信息。 神经胶质细胞: 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绝缘和保护作用。 神经纤维 神经系统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 包括周围神经、脑脊神经节和植物神经节。 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脊髓、大脑、小脑、脑脊膜及血脑屏障。,一、神 经 元Neuron,神经元的结构组成 神经元的分类 神经元间的连接突触,神经元的结构组成 胞体 突起 树突 (dendrite) 轴突 (axon),神经元模式图,神经元的胞体 细胞膜: 可兴奋膜(exci

2、table membrane) 树突膜或胞体膜接受刺激或信息 轴膜传导神经冲动,膜蛋白: 有些是特异性化学物质的受体。 有些是离子通道(ionic channel):包括钠通道、钾通道、钙通道等。 受电刺激而开放通道的称电位门控通道(voltage-gated channel),轴膜富含电位门控通道。 受化学物质刺激而开放的称化学门控通道(chemically-gated channel) ,树突膜和胞体膜富含化学门控通道。,光镜下: 细胞核: 圆形、一个、居中,大、染色浅、核仁明显、染色质呈空泡状。 细胞质: 胞体的细胞质又称核周质(perikaryon),含尼氏体、神经原纤维,一般的细胞器

3、和一些内含物(如脂褐素颗粒和黑素颗粒等)。,尼氏体( Nissl bodies) 光镜下: 细胞质内嗜碱性斑块,也称嗜染质(chromophilic substance)。 运动神经元的尼氏体大而多,犹如虎皮的花斑,故称虎斑。 感觉神经元的尼氏体呈细颗粒状。,电镜下: 尼氏体是由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组成。 功能: 合成蛋白质:包括神经递质、酶类等。,电镜模式图,神经原纤维( neurofibril) 光镜下: 在硝酸银染色的标本中呈棕黑色的细丝,在细胞质内交织成网。,电镜下; 神经原纤维是由大量的神经丝(neurofilament)和微管聚集而成。 功能: 构成神经元的骨架。该骨架

4、除具有支持作用外,还参与细胞内的物质运输。,神经元的突起,树突(dendrite) 一条或多条,结构与核周体 相似。 树枝状,分支上常见树突棘, 它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突触的主要 部位,电镜下树突棘内有23层 滑面内质网形成的板层,板层间 有少量致密物质,称此为棘器。 功能增加神经元的表面积 、 接受刺激,将冲动传向胞体。,轴突(axon) 一条,较细长,直径均一,分支较少,长短不一、表面光滑,有侧支呈直角分出,轴突末端的分支较多,形成轴突终末;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常呈圆锥形,称轴丘,光镜下此区无尼氏体,染色淡。 轴突表面的细胞膜称轴膜,内含的胞质称轴质。轴质内有许多与其长轴平行的神经原纤维,此外还

5、有微丝、线粒体、滑面内质网和一些小泡等。轴突内无尼氏体和高尔基复合体,故不能合成蛋白质, 功能传导神经冲动,轴膜传导,轴丘发起。,轴突超微结构,轴突运输 轴突成分的更新及神经递质合成所需的酶和蛋白质,是在胞体内合成后输送到轴突及其终末的, 顺向轴突运输 快速顺向轴突运输 慢速运输(顺向轴突运输) 逆向轴突运输 快速逆向轴突运输,驱动蛋白Kinesin,结构: 是由两条轻链和两条重链构成的四聚体,外观具有两个球形的头(具有ATP酶活性)、一个螺旋状的杆和两个扇子状的尾。 功能: 通过结合和水解ATP,导致颈部发生构象改变,使两个头部交替与微管结合,从而沿微管“行走”,将“尾部”结合的“货物”(运

6、输泡或细胞器)转运到其它地方。 大多数能向着微管(+)极运输小泡。,动力蛋白Dynein,结构: 分子量巨大(接近1.5Md) 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一些种类繁多的轻链以及结合蛋白构成 鞭毛二联微管外臂的动力蛋白具有三个重链 功能: 在细胞分裂中推动染色体的分离 驱动鞭毛的运动 向着微管(-)极运输小泡,Movie movie(organelle),神经元的分类: 按神经元突起分类: 多级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假单极神经元 按神经元功能分类: 感觉神经元: 多为假单极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多为多级神经元 联合神经元: 多为多级神经元,双极神经元 按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分类: 胆碱能神经元 胺能神经元 氨

7、基酸能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神经元间的连接突触,定义:突触(Synapse)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 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 功能:神经元传递神经冲动的重要结构。,分类: 按连接特点分类: 常见类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另一神经元胞体和树突之间的连接,分别为称轴-树突触、轴-体突触。 其他类型:包括轴-轴突触、树-树突触、体-体突触。 按神经冲动传递方式分类: 化学突触 电突触(electrical synapse),化学突触(chemical synapse) 通常所说的突触即是指化学突触。是以 神经递质作为通讯媒介的一种突触。 组成及光、电镜结构: 突触前成分(presyn

8、aptic element): 呈囊状膨大的轴突终末。 光镜下: 银染标本中呈棕黑色环扣状,附着在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上,称突触扣结(synaptic bouton)。,电镜下: 突触扣结内含许多突触小泡(synaptic vesicle)、线粒体、微丝和微管等。突触小泡, 内含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神经肽。突触小泡表面有突触素,连接小泡和细胞骨架。 突触前成分的细胞膜称突触前膜(presynaptic membrane),富含电位门通道。,突触间隙(synaptic cleft) 突触前膜与突触后成分(突触后膜) 之间1530nm的间隙。 内含糖蛋白和细丝。 突触后成分(p

9、ostsynaptic element) 即突触后膜(postsynaptic membrane),较突触前膜薄,富含受体和化学门通道。,突触的信息传递 神经冲动从轴膜 轴突终末 触发电位门控Ca2+通道开放 Ca2+进入突触前成分 ATP酶参与,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相应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 化学门控通道开放 相应离子进出,电位变化 产生兴奋或抑制性变化 化学性突触的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电突触为双向传导,Ca2+,Ca2+,Ca2+,Ca2+,.,.,.,突 触,突触间隙内的递质约有1/4与 突出后膜受体相结合, 其余大部分递质则被重摄取 入突触前膨大,重新利用形成 突触小泡,

10、以保证神经传导的 精确性。,神经调质,近十多年在生理学上认为神经细胞释放一些类似激素的化学物质,称神经调质,不经过突触通道作用于靶细胞的第二信号系统而传递信息,作用较慢而持久,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简称胶质细胞(glial cell),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与神经元之比为10:1 50:1。 也具有细胞突起,但不分轴突和树突。,分类: 中枢神经系统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室管膜细胞 周围神经系统 施万细胞 卫星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 分类: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和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结构特点: 体积

11、较大,呈星形多突状。 突起末端膨大形成脚板,附在毛细血管壁上构成血脑屏障;或附在脑和脊髓表面形成胶质界膜。 细胞核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浅。,血脑屏障 结构组成: 细血管内皮细胞 基膜 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形成的胶质界膜 功能: 防止毒素及其它有害物质进入脑实质,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血脑屏障 连续毛细血管的内皮、基膜、星形胶质细胞的脚板密集排列形成胶质界膜。防止有害物质进入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1.支持和隔离作用: 2.它们末端形成脚板, 覆盖在中枢神经系统的 毛细血管壁上-神经胶质膜。 在脑和脊髓表面,构成胶质界膜。 3.合成和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 4.修复作

12、用:形成胶质斑痕。,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 分布: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和白质 结构特点: 细胞体及细胞核均较小,细胞核呈椭圆形 细胞突起细少,分支也少。 细胞质内的细胞器较多。 功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形成髓鞘的细胞。,小胶质细胞(microglial cell) 分布: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和白质。 数量较少。 结构特点: 细胞体最小,呈细长或椭圆形。细胞突起细长有分支,表面有许多小棘突。 细胞核圆形或三角形。 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巨噬细胞。 来源于血液内的单核细胞。 室管膜细胞( ependymal cell ) 单层立方或柱状细胞,分布于脑室和脊髓中央管的腔面,构成室管膜。 具

13、有支持和保护功能,并参与脑脊液形成。,室管膜细胞,施万细胞(Schwann cell) 包绕在神经元突起周围,又称神经膜细胞(neurolemmal cell)。 是周围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 具有保护、绝缘、诱导神经纤维的再生的功能。,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 神经节内,包绕神经元胞体的一层扁平或立方细胞,又称被囊细胞。 对神经节细胞起保护作用,施万细胞(神经膜细胞),卫星细胞,神经纤维,结构组成: 由轴突或长树突和包在其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分类: 有髓神经纤维(myelinated nerve fiber) 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 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 无髓

14、神经纤维(nonmyelinated nerve fiber),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 结构特点: 中央为轴突,外周包裹有髓鞘,髓鞘形成细胞为施万细胞。 髓鞘分为许多节段。 朗飞结(Ranvier node):髓鞘节段间较细的部分,又称神经纤维结。 结间体( internode) :两个相邻朗飞结之间的一段髓鞘。 神经膜外有基膜。 神经冲动传导特点: 神经冲动沿朗飞结跳跃传导,神经纤维越粗,结间体越长,髓鞘越厚,传导速度越快。,髓鞘的化学成分: 主要是类脂和蛋白质,称髓磷脂(myelin)。 常规染色中呈网状(类脂溶解而至)。,有髓神经纤维,轴索 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 髓鞘 神经膜,

15、有髓神经纤维横断面,髓鞘的化学成分为类脂和蛋白质。光镜下,HE,髓鞘中的类脂被溶解,仅见淡红色的残留蛋白质,呈细网状。在髓鞘的最外面还可见由Schwann 细胞核及其最外面的一层胞膜和基膜一起构成的神经膜。锇酸固定和染色的标本中,髓鞘呈黑色,在其纵切面上可见一些漏斗形的斜裂,称施-兰切迹。每一结间体的髓鞘是由一个Schwann细胞的胞膜融合并呈同心圆状包卷轴突而形成的,电镜下呈明暗相同的同心状板层 。,有髓神经纤维的超微结构,髓鞘形成: 由一个神经膜细胞的双层细胞膜呈同心圆样反复环绕轴突,构成明暗相间的板层样结构。 髓鞘的结构: 表面是神经膜细胞薄层细胞质和细胞核部分。 内有呈漏斗形裂隙,称施

16、-兰(Schmidt-Lantermann)切迹。 神经膜细胞的核呈椭圆形,与轴突长轴平行。,有髓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 由少突胶质细胞构成 一个少突胶质细胞缠绕多个轴突 神经膜外无基膜 髓鞘内无 施-兰 切迹,IV. Functional role,1. Unmyelinated nerve fibers: continuous conduction of impulse 2. Myelinated nerve fibers: Enhancing conduction speed via saltatory conduction; Thicker axon, thicker myelin sheath and longer internode have greater conduction velocity.,无髓神经纤维(nonmyelinated nerve fiber) 在周围神经系统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