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9512001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精选 5 篇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 1 1 翻阅当代教育大师钱梦龙、魏书生、李镇西、于漪等等的书籍,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所流露出的博大的教育情怀。他们仰望星空,勾画美好的教育愿景,同时又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努力地为学生的成长奠基,并竭力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 翻阅着这些令人深思的文字,感受着八十多岁老人的博大的教育情怀,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合上书本,?椎心的忧思,竭诚的期望?、?让生命之花绽放?、?寻找教师之根?、?一辈子学做教师?、?活在价值体系中?和?记忆与情缘?6 个专辑的标题,实在就是对?教育的姿态?最好的诠释。 一页页读过,合上姿态,嗅

2、一嗅书香,大爱无疆这四个字悄然浮现于脑际。 本书是于漪老师有关中国教育现状的总结与深思。作为教育家,于漪老师用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崇高使命感,拨开乱象的丛莽,让教育之魂魄闪光。作者一直希望教育要回归到?爱?和?人?上,去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提升,生命的发展。 为人师者,我们都知道要心中有爱。但教育需要怎样的?爱?呢?在学校十多年的基础教育将奠定和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是于漪老师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漫漫 60 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拒绝各种利益的诱惑,哪怕在 80 高龄依然活跃在教育改革第一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深爱着学生。在她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金子,要为国家培养?有魂有根?的栋梁之才是她孜孜以求的理想

3、。?教育对象无法选择,只要是生长在这片热土上的孩子,我们都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爱他们。?这是于漪老师毕生坚守的信念。 什么是真正的懂学生?说在嘴上,写在纸上,不是真正的懂,要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才是懂。于漪老师的儿子患了败血症,但她却忍痛割爱,放弃陪伴儿子回到学生们的身边。于漪老师的师爱是超越亲子之爱的,虽然她与学生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却寄托着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她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一个心眼爱学生,尽心尽力地培养呵护他们的成长。她认为,学生的事是天大的事,是教师心上的事,精心培育好他们,不仅是责任,更是她的快乐。 ?班主任只有燃烧自己,才能辐射学生,教育学生?,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向善、上进

4、之心,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她利用各种机会给孩子们讲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找同学一个个谈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挨家挨户走访学生家庭,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于老师觉得她的生命就有了价值,生命和历史使命结伴同行。 爱,是一本永远解读不完的书,于漪老师精湛的专业水平、高深的教育思想是常人无法超越的,但她的信念、精神、品行以及时时流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学习的榜样。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 2 2 静静地品读于漪先生教育的姿态,其实这本书中并没有专门论及?教育的姿态?这个话题,但?椎心的忧思 竭诚的期望?、?让生命之花绽放?、?寻找教师之根?、?一辈子学做教师?、?活在价值体系

5、中?和?记忆与情缘?6 个章节中的每一篇文字都是对?教育的姿态?最好的诠释。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我感动于于漪先生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崇高的使命感,在字里行间我更深深感受到了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希望教育要回归?爱?和?人?上,去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提升和生命发展的诚意。 柏拉图曾用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话说:?教育是从一个洞穴中把囚徒的灵魂引出来往上升,达到真实之境界。?我想这是对教育对神圣的定义,这会使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肃然起敬。前几天在广州参加生命教育的培训,在旅途翻看教育的姿态,于漪先生也说:?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是啊,曾经的我们是?人 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是?太阳底下

6、最光辉的事业?,但现在的教育环境下,老师却并没有那么的?神圣不可犯?,不夸张的说教师成了?高危?职业,我们甚至在自己的权益被侵害时也无法得到合理的维权,我们有了些许抱怨,我们开始对那些因原生家庭出现问题而无法救赎的的孩子感到无力与迷茫,我们开始思考真的是?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吗? 在机场,我和从事学生心理研究的郭老师闲聊,说起了班里满是负能量令我担忧的小高,他的一句话却让我醍醐灌顶,一下子清醒不少,郭老师说:?所有的心理辅导都是建立在信任上的。?其实道理都懂,但当身处困境时,我们更多的是希望能寻求到救赎,在面对的?小高?这个特殊的个体时,我更多的是希望能够立竿见影,找到一种特效药去救赎这

7、颗孤独的灵魂,但此刻经郭老师一提醒,我突然想到了于漪先生在教育的姿态中写到:?教育本是细水长流的事业,最忌讳急功近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我们看西南联大,抗战时期最艰苦的时候,培养出了许多人才,几十年后,现在的院士有很多都是西南联大走出来的。教育不是你今天种子撒下去,明天就长出来,那是不可能的。教育本来就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 那天回去,我把广州买的特产拿了一些给小高,我塞进她的口袋假装随意的说:?张老师去广州出差,给你带了点吃的。你记得带回 去吃哦!好了,好好回去上课吧!?看的出来,孩子满是疑惑,但我却

8、什么也没有说破,就如于漪先生说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打开学生的心门,教育是教心的工作,不知心无法教心?。小高这个个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将自己的心门封闭了起来,谁都走不进去,那既然如此,我就只能从微小的地方入手。这些手信她能接受也好,不能接受也罢,目前我能做的就只有这些,其他的就交给时间吧,希望在细水长流的时光里,我能收获到小高对我的信任,慢慢打开心门。但在这里我们需要切忌的是,于漪老师所说的?细水长流?是指有教育行为的循循善诱而并不能把撒手不管看成静待花开。于漪老师认为,一个人知识的缺陷可以用道德弥补,而道德缺陷是无法用知识来弥补的。所以我们在教育中需要去敬畏每位学生的生命,遵循他们的成长规

9、律施以切合身心发展的教育。小高此刻的内心是封闭起来的,如果我们静待花开那或许在她还不太成熟的自我认识中会扭曲对世界的理解与认识,所以我希望通过自己一些暖心的行为让她对这个失望的世界重新燃起希望,育人先育心,育心要知心,知心要敬畏,或许小小的手信起不了什么大作用,但是我想此刻的我就是在孩子心灵深处耕耘,或许今天还不能收获,但一天天的积累,一次次的努力,一点点的引导,总会让有些让我惊喜的,比如昨天课堂上她那认真的模样,比如她那嘴角扬起的笑此刻,我坚定地认为:?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一个鸡蛋,从外面打破,成为了破鸡蛋;而从内部打破,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教师唯有用一颗?爱生?之心掌握其成长规律,

10、对学生的生命心存敬畏,才会真正地去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 才能真正唤醒学生的生命自觉。我想走近于漪先生,细读教育的姿态让我们更加坚定?用心耕耘,以期收获?的教育理想。 于漪先生有一句名言:?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像于漪先生那样,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永远保持行走的姿态。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 3 3 十月的读书计划是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我加入叙事者的时间比较短,准备读这本书的时候已经到了十月底了,很快从网上购得,马上开始阅读。 从前言开始,就能感受到一位从事教育工作 60 年的老教师的赤诚之心,她对孩子的爱是热烈的,是深沉的。始终以学生

11、为本,是于老师的教育理念。这在今天也是极力倡导的。 从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大爱与无私。 现在的孩子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普遍面临道德缺失,情感冷漠。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温暖孩子的心灵,点亮孩子的心灯。一棵小树尚且需要修枝剪叶,才能茁壮成长,何况是一个人呢?所以对待孩子 的错误我们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七年级上学期时,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备课,一个学生过来找我,?老师,我丢了 20 元钱?,?哦,是吗?怎么回事?是不是你忘记放在哪里了?不是的,我怀疑是小美偷的?。我心里一惊,不会吧?这个学生很文静,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吧?表面上我不懂气色的说,?不要乱说,我相信她不是这样的人。你先回去上课,我会给你查清楚的

12、。?我悄悄找了几个同学了解情况,小美家里比较困难,平时很节俭的,这两天突然大方了,买了不少零食吃。我心里已经大题有数了,但是 _去找她当面交流,而是放出风声说,钱找到了。我观察小美的变化,刚开始她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后来她低下头想了好久,像是下决心似的。我知道她会来找我的。果然,一个课间,她来到办公室找我,?老师,我捡到了 10 元钱?哦,是吗?在哪里捡的?教室外面。?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值得大家学习!?我看到小美的脸红红的,她的内心一定是纠结了好久的,不过总算战胜了自己!我在心里暗暗祝福这个孩子。虽然我搭上了 10 元钱,但是维护了一个人的自尊,这才是重要的! 这个世界不光需要参天大树,同样

13、也需要小花小草,只要是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好了!祝福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 4 4 她已是 80 岁的耄耋老人,有着 60 年的教学生涯。至今,她依然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她深爱着学生,痴迷着语文教学。?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她用这样的话语不断地鞭策着自己,也勉励着更多的青年教师。生而为人,她是师之典范于漪。 对于我,立志要做一名语文教师的师范生来说,最早接触于漪先生,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教文育人?文道统一?于漪先生的经历让我知道所谓?上辈子杀过猪,这辈子教语文?不过是一句戏言,做语文教师也可以如此的崇高与伟大。

14、 走上语文教学工作的岗位不过短短几年的时光,初为人师的忙碌、挫败与无奈,让我一时忘却了这位当年坚定我从教理想的领路人。这个月再次捧起先生的教育的姿态,细细读来不免感慨,时过境迁,对先生思想的领悟不觉也有了变化,唯一不变的,却是那为人师者,先生那伟岸的典范之态。 在当今时代下,教育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教育几十年来的发展?成绩巨大?却也?乱象丛生?。先生以一身之力,振臂高呼。她于迷茫中 _,于喧嚣中展现浩然正气,于乱象中坚定教育之魂。她几十年来亲历中国教育的第一线,她屹立于层层改革之外,直指社会价值观的功力取向、大众媒体的娱乐宣传,她对?选秀?比赛 的主办者、各种媒体发出了拷问:除了赚取金钱,

15、这些比赛还赚取了青少年的时间和青春,赚走了他们的是非判断,让他们执着于?一夜成名?的幻想,他们赚走了学生的未来,心何以安?不仅如此,先生还直指学校办学的 ?泛技术化?问题、校外教育问题、教育话语权问题等等,锥心的忧思,竭诚的期望,先生满怀热情的?构建学校的价值取向?,为学校教育明确价值定位培育有中国心得现代文明人,先生承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先生的典范之姿更体现在她站在人性的高度和文化的高度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要从心底里敬畏孩子的生命?,生硬的灌输走不进孩子的内心,空洞的说教起不到治本之效,机械的操练也绝不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孩子心灵的发育和成长?由情而理,由直觉反应而本质探究,由低级而高级?,作为语文教师要让文字具有情感的温度,让观点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让阅读成为暖心之旅,唯此,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走进他们的心灵,滴灌学生的德行与智性生命成长。 做有?精气神?的教师,?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掩卷而憩,先生之姿犹在,就让我循着典范脚步,更坚实地迈向教师之路。 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 5 5 一棵树有一棵树的姿态,一朵云有一朵云的姿态,教育也应该有教育的姿态!从教 16 个年头的我,常常思考,我们的教育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站立?近段时间,用心阅读了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好像看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