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拓展》教学设计4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507848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拓展》教学设计4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拓展》教学设计4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拓展》教学设计4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拓展》教学设计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拓展》教学设计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拓展 【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解释更多生活现象。 2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解释未学过的一些科学现象。 【教学重点】 开展运用已有知识解释一些具体科学现象的练习活动。 【教学难点】 在解释现象中分析条件差异。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小草、玻璃杯,鱼缸、蜡烛、试管及试管夹,剪刀、纸盒、餐盒、笔,报纸、尺, 空塑料瓶、吸管、橡皮泥、水、颜料、大盘子等。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表演魔术:山水画 1实验激趣:同学们,今天老师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好不好? 教师演示实验:在白色粉笔一端的中心滴一滴黑墨汁,然后将这一端垂直置放在透

2、明的水杯 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注:墨汁的量要多一点,放入的速度要快一点,水杯中的水要少 一点) 2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为什么粉笔上会出现一片“树林”?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吗? (毛细现象) 3揭题: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本领,今天让我 们像揭开魔术的秘密一样努力去解释更多的现象、探究更多的问题,好吗?这其实就是“拓 展” 。 二、观察现象并说出其中的道理 1谈话:请同学看教材第64 页上的插图,说说为什么盖上一个瓶子后小草的生长情况就不 一样了呢?你见过类似的现象吗?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3思考讨论:换其他的容器去盖会怎

3、么样呢?你如何解释? 4小结。 三、实验:快慢两重天 1谈话、演示:先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张报纸平摊在课桌上,取一把尺一半插 在报纸下,另一半暴露在桌沿外,轻而慢地向下压尺,报纸会怎样?重而快地向下击打尺, 报纸又会怎样? 2学生实验并交流实验现象。 3提问:你知道为什么轻而慢地向下压尺,报纸会随着尺子一起向上翘起,而重而快地击打 尺,报纸却不会向上翘,甚至有可能被尺打破了呢? 4小组讨论并交流汇报。 5小结:我们周围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就是空气的压力。在地球周围的 空气,大约有2000-3000 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所以人们又把空气的压 力叫做大气

4、压力。大气层中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大气的压力。轻而慢向下压尺,报纸能随 尺慢慢移动并升起,大气压力没有起太大的作用;重而快击打尺,因为受到了大气压力的作 用,报纸无法向上,还有可能被尺打破。这正如两只吸盘吸在一起,如果把它们移动着分开 很容易,而要垂直拉开却很困难一样。 6提问: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也与大气压力有关吗? 7学生分组讨论。 8小结:同学们,像纸板托水杯、马德堡半球实验、吸盘挂钩、虹吸管、钢笔吸墨水等现象 原因都是因为有大气压力。 四、游戏:无轮子的汽车 1谈话:下面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一个游戏好吗? 2指导学生制作气垫汽车:剪下纸杯的杯底,按同样的大小,在餐盒上剪一个圆圈,把纸杯

5、 插入餐盒上的圆孔,做一个气垫汽车。 3比赛:比一比哪一辆汽车开得最快? 4提问:你知道“汽车”为什么能开动吗? 5学生讨论并交流汇报。 6小结:这其实就是一只“气垫船” ,是利用空气动力原理工作的。 五、作业 收集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试着做一做,准备下节课来为大家演示一下,请同学们来解释其中 的原理。 第二课时 一、表演:皮影戏 1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皮影戏吗?哪几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表演皮影戏? 2活动:学生上台表演皮影戏。 3提问:这些动物的剪影为什么会变形,为什么可以随意地变大变小?(这个问题也可以由 学生在表演中提出) 4学生自由研究并交流汇报。 5小结:只要改变物体与光源或者物体与影子

6、之间的距离,影子就可以随意地变大变小。 6谈话:我们生活中观察到的许多现象,有时会给我们带来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一定不能 随意放弃这些感觉,而是要认真观察、仔细回想、大胆解释。 二、实验:“烧不死的鱼” 1提问:老师这里有一条金鱼,我把它放入试管,并加热试管,请你预测金鱼会怎么样呢? 2小组实验:分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观察。(注意:试管里的水大概三分之二就可以了; 要拿着试管的底部,把试管的上半部分放在蜡烛上烧;一旦水冒气泡就停止实验) 3交流汇报。 4小结: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在上部加热,传到下部的速度很慢很慢,所以上部的水开了, 下部的水还不烫,鱼儿还游得很欢。液体的传热方式主要是对流,而且

7、热在同一物体中是向 上聚集的,因此加热水必须在下部加热。 5拓展:如果继续加热下去,你预测金鱼会怎么样呢? 6谈话:对了,热的不良导体不是不能传热, 只是传热的速度较慢而已, 如果继续加热下去, 金鱼也会被烫死的。 7出示图片:热空调装在房间的上部, 冷空调装在房间的下部。 看了这张图,你有什么想法? 三、游戏:让瓶子吹泡泡 1讲解实验方法:将吸管放入瓶口,用橡皮泥密封;将其他吸管与第一支吸管相接,形成一 个长管;用一点色素染一下玻璃杯中的水;将瓶子置入大盘子,弯曲吸管,使它伸入玻璃杯 中。向瓶壁浇热水,会有什么现象?再向瓶壁浇冷水,会有什么现象? 2学生活动并交流汇报实验现象。 3提问:你知

8、道为什么向瓶壁浇热水后吸管会排出气泡?为什么再向瓶壁浇冷水后染色的水 又会经吸管进入瓶中呢? 4学生讨论并汇报。 5小结:向瓶壁浇热水,空气受热体积膨胀,从吸管中排出气泡;再向瓶壁内浇冷水,空气 受冷体积收缩,压力减小,瓶外空气的压力大于瓶内空气的压力,将水经吸管压入瓶中。 四、总结、自由展示 1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涉及到很多科学知识。无论是物体外部的形态、内部的构造,还 是物体运动或变化时的工作原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注意思考,就会发现万事万物中都有 科学存在。 2展示:我们班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请他们为大家表演一下。我 们一边看,一边要想想其中的原理。 3学生活动,解释。 五、作业 1请同学们回家邀请家长一起做一个“吹灭蜡烛实验”。在蜡烛前面放一个玻璃瓶子,看是 否能把蜡烛吹灭;如果在蜡烛前面放一个牛奶盒,情况又会怎样?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2收集一些科学家发明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1拓展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山水画:毛细现象 瓶内的小草的生长差异:温室效应 尺挑报纸实验:气压差 气垫车:气流、空气动力 皮影戏:物体与影子之间的距离 烧不死的金鱼:热的传递 让瓶子吃泡泡:热胀冷缩、气压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