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有声有色有情有理人教版新课标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9505045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有声有色有情有理人教版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有声有色有情有理人教版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有声有色有情有理人教版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有声有色有情有理人教版新课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案例反思 -有声有色 有情有理人教版新课标“情”与“理”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话题, 也是当今教育的一个基本问题。樊老师执教的绝句,有机而有效地做到了情理相融和情理合一。她在课堂教学中既注重情感、 情境、情趣等感性因素, 又凸显文理、 学理、道理等理性成分,以理为骨、以情为肉,使课堂教学骨肉丰满。1.激发情感。“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语言是情感的载体, 小学课本中的文学作品, 语言文字就是作者情感的最贴切的符号,这些美的语言给人如闻其声、如历其境之感。绝句描写的是公元 759 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 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这

2、份情感淋漓尽致地浸透在 28 个文字之中。教学时,樊老师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不竭动力,实现师生生命的存在意义。 2011 版课标指出: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学生通过多样化地诵读诗歌,在诵读中想象色彩、想象画面,充分体验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2.创设情境。情境作用于人的感官,可以产生一系列心智活动。李吉林老师从情境教学、 情境教育、情境课程的研究历程进一步证明,感性的教学情境是非常有益于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智力发展的。在本课教学中, 樊老师根据诗歌的具体内容和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地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激活思维、接受知识,在探究的乐趣

3、中诱发动机、增长力量,在审美的体验中丰富感受、陶冶情感,在多样的活动中开阔视野、展现个性。在“融情想象,读懂诗意”环节,樊老师声情并茂地配乐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感受画面的美。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草堂,看到了春天的五彩斑斓,感受到田野的勃勃生机,陶醉于美妙的景致。3.凸显情趣。课堂情趣源自教材中提供的生动文本,它们是情趣萌生的客观基础;课堂情趣源自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的组织形式、师生的互动水平,它们是情趣发展的必然条件; 课堂情趣源自特定教学情境中的问题因素、情感因素和认知建构水平, 它们是情趣盎然的决定因素。在教学时, 樊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与激发学

4、生的求知欲望,努力让课堂充满情趣, 使学生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 在情趣中悟理。 她启发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来表达诗歌蕴含的情趣。在品味“窗含”一词时,她拉开教室的窗帘,让学生透过窗儿眯起眼睛向远处眺望窗外的风景,进而理解诗中“含”的意趣,使课堂充满了无限的情趣,学生学得有滋有味。4.遵从文理。一篇好作品不仅具有外在的形象性,也有其内在的逻辑性,这逻辑性便是文章的骨架。 把握和领会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逻辑,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涵,真正地读懂文本。像绝句中的经典名篇更是如此。樊老师的教学显然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解诗句的表层,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诗歌的内核,分析其有机构成, 启发学生发现

5、并揭示对联诗的特点。她通过男女生配合读对联,让学生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并尝试用“黄鹂鸣 白鹭 ”的句式让学生创作对联诗句。在学生思考、创作、交流的过程中,适当提醒他们注意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押韵等对联的要求。5.凸显学理。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应通过语文学习掌握方法、悟得规律,发展思维能力。强调学理的课堂就是要变重“教”为重“学”,应着力去训练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找规律,学会归纳总结,学会建立知识架构。要“授之以渔”,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逐步掌握合理的方法, 能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活动,从而有效地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语文思维体系、语文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体系,实现自身语文素养的全面

6、发展。对于这一点,樊老师在绝句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此,仅摘录她的两段课堂语言加以说明: “碰到多音字,我们要学会辨别,在不同的句子中读准它们的音。再来读这两句诗,把字音给读准了。 ”“孩子们, 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经常去看看窗外千变万化世界,你会看到很多美好的画面。”6.传授道理。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因此,在课堂中明白道理、悟得真理、理解哲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语文学习重在“感悟”,教师要组织学生用心感受、深度解读文本,去悟道,去明理。樊老师在教学时很好地做到了学科育人、文本育人与师本育人, 这种有机的渗透在她的课堂小结语中得到了升华:同学们,古诗之所以能千百年流传下来,成为咱们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的瑰宝,是因为我们能感受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美,能从诗中读到这样一种韵律美。还有很多古诗,和绝句一样,有着非常工整的对联,希望大家用心去阅读古诗,走进我们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