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资源-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参考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492093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爱医资源-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参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爱爱医资源-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参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爱爱医资源-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参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爱爱医资源-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参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爱爱医资源-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参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爱医资源-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参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爱医资源-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参考PPT(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科 陈瑛,2,女性生殖生理内容及概述,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月经及月经期临床表现 月经周期生理及调节 * 卵泡的周期性变化 * 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及其他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性激素的生理作用,3,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新生儿期 出生后4周内。 外阴丰满 乳房略隆起或少许泌乳 少量阴道流血。 儿童期 出生4周到12岁。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处于抑制状态: 体格增长迅速 生殖器发育缓慢,4,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青春期 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发育成熟。 身高迅速增长,体型渐达成人型。 第一性征:内

2、外生殖器发育。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其他女性特有的征象) 月经初潮:第一次月经来潮时间。月经周期不规律,无排卵性月经。 性成熟期 青春期后历时约30年,又称生育期。 建立规律性的周期排卵。,5,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绝经过渡期 卵巢功能衰退,到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曾称为更年期,后废止,由围绝经期代替。 绝经后期 卵巢功能衰竭雌激素水平进一步降低,不足以维持女性第二性征,生殖器官进一步萎缩。 易出现阴道炎。 骨代谢失常,25%发生骨质疏松。,6,月经与月经期的临床表现,月经定义: 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7,月经与月经期

3、的临床表现,月经血特征: 经血的组成:血液,子宫内膜碎片,前列腺 素,大量纤维蛋白溶酶 月经血不凝:纤维蛋白溶酶溶解纤维蛋白 月经三要素: 周期: 21-35天 平均28天 经期: 2-7天 平均3-5天 经量: 30-50ml ,超过80ml-月经过多 注意:没有月经过少的定义,8,卵细胞的储备,妇女一生的卵细胞储备在胎儿期完成 约20周时达高峰(约700万个) 出生时约剩200万个 月经初潮时约30万40万个 一生约排出400个成熟卵子 99.9卵细胞皆退化 绝经时卵母细胞已基本耗竭,9,卵泡的周期性变化,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始基卵泡 50微米 梭状前颗粒细胞 窦前卵泡 200微米 初级卵泡

4、 :单层立方形颗粒细胞 次级卵泡:复层立方形颗粒细胞 -窦状卵泡 500微米 卵泡腔形成 成熟卵泡 15-20毫米 卵泡腔增大,10,卵泡的周期性变化,始基卵泡,卵巢门,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窦状卵泡,闭琐卵泡,排卵前卵泡,排卵,早期黄体,成熟黄体,生发上皮,白体,从始基卵泡发育至窦前卵泡阶段约需9个月以上 从窦前卵泡发育至成熟卵泡阶段又需约85天,11,成熟卵泡,结构 (外到内) 卵泡外膜 卵泡内膜 颗粒细胞 卵泡腔 卵丘 放射冠,12,卵泡的周期性变化,排卵 导致排卵的内分泌调节为排卵前LH/FSH峰的出现: 雌二醇(E2)高峰对下丘脑、垂体的正反馈调节作用 -LH及FSH峰 排卵前LH峰使

5、卵泡黄素化-产生孕酮,协同LH/FSH峰 LH峰是即将排卵的可靠标志,出现于卵泡破裂前 36小时 排卵时间: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13,LH峰预测排卵,尿LH测定简单方便,与血有很好的相关,滞后不超过12小时 每日至少测定两次尿LH,97-99%的LH 峰被检出,如每日测定一次,5-10%的LH 峰会被遗漏,14,卵泡的周期性变化,黄体形成及退化 颗粒细胞 卵泡膜细胞向内浸入,形成黄体 黄素化 :颗粒黄体细胞 卵泡膜黄体细胞 排卵后7-8天(月经周期第21-22天): 黄体功能达到高峰 卵子未受精:黄体退化,形成白体,15,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周期性变化,三大激素: 雌激素 孕激素 雄激素,16,

6、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周期性变化,雌激素: 月经第7日迅速增加,于排卵前达到高峰 排卵后,雌激素释放入腹腔,循环雌激素暂时下降 排卵后7-8日,黄体产生雌激素高峰 黄体萎缩,雌激素下降,17,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孕激素: 排卵前LH峰-少量孕激素 排卵后-孕激素逐渐增加 排卵后7-8天-高峰 月经期-基础值,18,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女性雄激素: 睾酮-卵巢来源,排卵前LH峰-睾酮增加,促进非优势卵泡闭锁,并提高性欲 脱氢表雄酮肾上腺来源,19,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一、增生期 子宫内膜变厚,腺体增多、变宽,并渐屈曲。血管也增生,渐呈螺旋状。间质则增生致密。分早、中、晚三期,20,子

7、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二、分泌期 内膜继续增厚,腺体进一步扩大、屈曲、出现分泌现象。血管也迅速增长,更加屈曲。间质变疏松并有水肿。分早、中、晚三期,21,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三、月经期 组织变性、坏死,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血管破裂导致内膜底部血肿形成,22,生殖器其它部位的周期变化,阴道黏膜的周期性变化 排卵期:中层和表层细胞 黄体期:表层细胞脱落 宫颈黏液的周期性变化 排卵期:羊齿状结晶 分泌期:质地变稠,月经周期第22天,椭圆体 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 雌激素:促进纤毛增长,促进收缩 孕激素:抑制纤毛增长,抑制收缩,23,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A)是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神

8、经内分泌系统,它的每个环节均有其独特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并且互相协调、互相影响。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女性发育、正常月经和性功能,因此又称性腺轴。 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垂体:促性腺激素( FSH LH ) 卵巢:甾体激素(E、P、T),24,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H-P-O轴-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正反馈;负反馈,25,LH,黄体生成素,P,孕酮,FSH,促卵泡激素,E2, 雌二醇,子宫内膜,卵 泡,26,卵巢性激素的生理作用,雌激素: 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殖和修复;子宫平滑机增生肥大;宫颈口扩张松弛,宫颈粘液稀薄;输卵管节律性收缩增强;乳腺腺管增生;促进水钠潴留 孕激素 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宫颈口闭合,宫颈粘液粘稠;输卵管节律性收缩减弱;乳腺腺泡发育;促进水钠排泄,体温升高 雄激素 性毛发育 抑制子宫内膜增长 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肌肉发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