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第六章 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上传人:知** 文档编号:149464775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2.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学-第六章 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妇产科学-第六章 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妇产科学-第六章 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妇产科学-第六章 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妇产科学-第六章 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产科学-第六章 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学-第六章 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第一节 产前检查,第二节 评估胎儿健康的技术,第三节 孕期营养和体重管理,第四节 产科合理用药,第五节 孕期常见症状及其处理,重点难点,掌握围产期的定义以及早期、中期和晚期产科检查的内容; 掌握产科四步触诊法的内容; 掌握胎心率基线、早期减速、晚期减速、变异减速的定义。,熟悉骨盆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熟悉胎儿宫内状态的监护内容和方法。,了解胎儿成熟度的检查; 了解孕期营养和体重管理、产科合理用药、孕期常见症状及其处理。,产前检查,第一节,(一)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及早防治妊娠期并发症或合并症,及时发现胎儿异常,评估孕妇及胎儿的安危,确定分娩时机和分娩方式,保障母儿安

2、全。,产前检查和围产期,(二)围产期,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期。 我国采用的围产期定义是指达到及超过28周至产后1周。,妇产科学(第9版),我国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推荐产前检查孕周分别是:妊娠613+6周,1419+6周,2024周,2528周,2932周,3336周,3741周。有高危因素者,可酌情增加次数。,一、产前检查的时间、次数及孕周,妇产科学(第9版),产前检查次数与孕周,1. 包括:年龄、职业、本次妊娠的经过、推算及核对预产期、月经史及既往孕产史、既往史及手术史、家族史以及丈夫健康状况。 2. 预产期推算方法是按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此外,妊娠早期超声检测胎

3、儿头臀长是估计孕周最准确的指标。,(一)病史,观察发育、营养及精神状态;注意步态及身高,身材矮小(145cm)者常伴有骨盆狭窄;注意检查心脏有无病变;检查脊柱及下肢有无畸形;检查乳房情况;测量血压、体重和身高,计算体重指数,注意有无水肿。,妇产科学(第9版),二、产前检查的内容,(二)体格检查,1. 腹部检查 (1)视诊:注意腹形及大小。 腹部有无妊娠纹、手术瘢痕及水肿等。 (2)触诊:妊娠中晚期 宫高、腹围、四步触诊法。,(三)产科检查,妇产科学(第9版),胎位检查的四部触诊法,1. 腹部检查 (3)听诊:胎心在靠近胎背上方的孕妇腹壁上听得最清楚。,(三)产科检查,妇产科学(第9版),不同胎

4、方位胎心音听诊部位,2. 骨盆检查 (1)骨盆内测量: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前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 1.52.0cm为骨盆入口前后径长度,又称真结合径。,(三)产科检查,妇产科学(第9版),测量对角径,2. 骨盆检查 (1)骨盆内测量: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10cm。,(三)产科检查,妇产科学(第9版),测量坐骨棘间径,2. 骨盆检查 (1)骨盆内测量:坐骨切迹宽度,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宽度,将阴道内的食指置于韧带上移动,若能容纳3横指(约 5.56cm)为正常,否则属中骨盆狭窄 。,(三)产科检查,妇产科学(第9版),测量坐

5、骨切迹宽度,2. 骨盆检查 (1)骨盆内测量:出口后矢状径,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正常值为 89cm 。,(三)产科检查,妇产科学(第9版),测量出口后矢状径,2. 骨盆检查 (2)骨盆外测量: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为 8.59.5cm。 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测量髂棘间径、髂嵴间径、骶耻外径并不能预测产时头盆不称,目前临床已经很少测量。,(三)产科检查,妇产科学(第9版),测量坐骨结节间径,2. 骨盆检查 (2)骨盆外测量:耻骨弓角度 ,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异常,此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三)产科检查,妇产科学(第9版),测量耻骨弓角度,

6、3. 阴道检查 妊娠期可行阴道检查,特别是有阴道流血和阴道分泌物异常时。分娩前阴道检查可协助确定骨盆大小,宫颈容受和宫颈口开大程度,进行宫颈Bishop评分。,(三)产科检查,妇产科学(第9版),参照目前我国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年),每次产前检查包括:常规保健内容、辅助检查项目(分为必查项目和备查项目)及健康教育及指导,有条件的医院或有指征时可开展表格中备查项目。,(四)辅助检查及健康教育,妇产科学(第9版),产前检查的方案,妇产科学(第9版),妇产科学(第9版),产前检查的方案,妇产科学(第9版),产前检查的方案,妇产科学(第9版),产前检查的方案,评估胎儿健康的技术,第二节,高危儿

7、包括: 孕龄37周或42周; 出生体重2500g; 小于孕龄儿或大于孕龄儿; 生后1分钟内Apgar评分03分; 产时感染; 高危妊娠产妇的新生儿; 手术产儿; 新生儿的兄姐有严重的新生儿病史或新生儿期死亡等。,一、 确定是否为高危儿,妇产科学(第9版),(一)妊娠早期,二、胎儿宫内状况的监测,(二)妊娠中期,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妊娠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和胎儿发育情况。,宫高测量;超声检查;胎心率。,妇产科学(第9版),宫高、胎心率、超声检查 胎动监测 电子胎心监护,(三)妊娠晚期,4. 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 NST的判读 OCT的判读,产时胎心监护图形的判读 胎儿生物物理

8、评分 彩色多普勒超声胎儿血流监测,妇产科学(第9版),3. 电子胎心监护 (1)胎心率基线 正常胎心率基线:110160次/分(bpm);胎儿心动过速:胎心基线160 bpm; 胎儿心动过缓:胎心基线15秒,但不超过2分钟。 妊娠10秒,但不超过2分钟。,(三)妊娠晚期,妇产科学(第9版),3. 电子胎心监护 (4)早期减速 减速开始到胎心率最低点的时间30秒,减速的最低点常与宫缩的峰值同时出现;一般来说,减速的开始、最低值及恢复与宫缩的起始、峰值及结束同步。代表胎头受压。,(三)妊娠晚期,妇产科学(第9版),早期减速,3. 电子胎心监护 (5)晚期减速 减速开始到胎心率最低点的时间30秒,减

9、速的最低点通常晚于宫缩峰值;一般来说,减速的开始、最低值及恢复分别延后于宫缩的起始、峰值及结束。代表胎盘功能老化或宫内缺氧。,(三)妊娠晚期,妇产科学(第9版),晚期减速,3. 电子胎心监护 (6)变异减速 指突发的显著的胎心率急速下降。减速的起始、深度和持续时间与宫缩之间无固定规律。典型的变异减速是先有一初始加速的肩峰,紧接一快速的减速,之后快速恢复到正常基线伴有一继发性加速(双肩峰)。代表脐带受压。,(三)妊娠晚期,妇产科学(第9版),变异减速,3. 电子胎心监护 (7)延长减速 指明显的低于基线的胎心率下降。减速程度15bpm,持续时间2分,但不超过10分钟。胎心减速10分钟则考虑胎心率

10、基线变化。 (8)反复性减速 指20分钟观察时间内,50%的宫缩均伴发减速。 (9)间歇性减速 指20分钟观察时间内,50%的宫缩伴发减速。 (10)正弦波形 胎心率基线呈现平滑的类似正弦波样摆动,频率固定,35 bpm,持续20分钟。 (11)宫缩 正常宫缩:观察30分钟,10分钟内有5次或者5次以下宫缩。 宫缩过频:观察30分钟,10分钟内有5次以上宫缩。当宫缩过频时应记录有无伴随胎心率变化。,(三)妊娠晚期,妇产科学(第9版),4. 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1)无应激试验,(三)妊娠晚期,妇产科学(第9版),NST的结果判读及处理,4.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2)缩宫素激惹试验,(三)妊

11、娠晚期,阴性,阳性,妇产科学(第9版),7. 产时胎心监护图形的判读:推荐采用产时胎心监护的三级判读系统,(三)妊娠晚期,妇产科学(第9版),(三)妊娠晚期,妇产科学(第9版),7. 产时胎心监护图形的判读:推荐采用产时胎心监护的三级判读系统,(三)妊娠晚期,妇产科学(第9版),7. 产时胎心监护图形的判读:推荐采用产时胎心监护的三级判读系统,8. 胎儿生物物理评分,Manning评分法,妇产科学(第9版),(三)妊娠晚期,(一)孕周 妊娠满34周(经早孕超声核对)胎儿肺发育基本成熟。 (二)卵磷脂/鞘磷脂比值 羊水L/S2,提示胎儿肺成熟。也可用羊水振荡试验(泡沫试验)间接 估计L/S值。

12、(三)磷脂酰甘油 PG阳性,提示胎肺成熟。,三、胎肺成熟度的监测,妇产科学(第9版),孕期营养和体重管理,第三节,一、孕期营养的重要性,1. 关键在于所进食物应保持高能量,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2. 其中微量元素有铁、钙、锌、碘、硒 、钾等。 3. 维生素有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两类。,孕期营养不良不仅与流产、早产、难产、死胎、畸胎、低出生体重、巨大胎儿、妊娠期贫血、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等相关,也会对子代出生后的成长和代谢产生不利的影响。,二、孕妇的营养需要,妇产科学(第9版),四、体重管理,孕

13、妇体重增长推荐,妇产科学(第9版),三、孕妇膳食指南,建议参考2016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孕期妇女膳食指南。,产科合理用药,第四节,1. 用药必须有明确的指征,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2. 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有效且对胎儿相对安全的药物; 3. 应选择单独用药而避免联合用药; 4. 选用孕期应用结论比较肯定的药物,避免使用比较新的、但尚未肯定对胎儿是否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5. 严格掌握剂量和用药持续时间,注意及时停药; 6. 妊娠早期若病情允许,尽量推迟到妊娠中晚期再用药。,一、孕妇用药的基本原则,妇产科学(第9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根据药物对动物和人类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畸危险,将

14、其分为5类: A类:临床对照研究中,未发现药物对妊娠早期、中期及晚期的胎儿有损害,其危险性极小。 B类:临床对照研究中,药物对妊娠早期、中期及晚期胎儿的危害证据不足或不能证实。 C类:动物实验发现药物造成胎仔畸形或死亡,但无妇女对照研究,使用时必须谨慎权衡药物对 胎儿的影响。 D类:药物对人类胎儿有危害,但临床非常需要,又无替代药物,应充分权衡利弊后使用。 X类:对动物和人类均具有明显的致畸作用,这类药物在妊娠期禁用。,二、药物的妊娠分类,在妊娠前12周,不宜用C、D、X级药物。,妇产科学(第9版),1. 受精后2周内,药物对胚胎影响是“全”或“无”的关系; 2. 受精后38周之间,是胚胎器官

15、分化发育阶段,称为致畸高度敏感期,易受药物影响; 3. 受精后9周足月,药物致畸作用减弱,但对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的影响还会存在。,三、用药时的胎龄,妇产科学(第9版),孕期常见症状及其处理,第五节,1. 消化系统症状 2. 贫血 3. 腰背痛 4. 下肢及外阴静脉曲张 5. 下肢肌肉痉挛 6. 下肢浮肿 7. 痔疮 8. 便秘 9. 仰卧位低血压,妇产科学(第9版),我国采用的围产期定义是指妊娠满28周至产后一周。 产前检查推荐的检查孕周分别是:妊娠613+6周,1419+6周,2024周,2528周,2932周,3336周,3741周。 产前检查的方案参照目前我国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 评估胎儿健康的技术包括胎动监测、电子胎心监护和超声多普勒血流监测等。 预测胎儿宫内储备能力方法有无应激试验(NST)和缩宫素激惹试验。 孕期需要注意热能、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参考孕期妇女膳食指南进行指导。 孕期体重管理,建议参考美国IOM的标准推荐孕期体重增长的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妇产科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