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49435745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唐诗的自然精神唐诗有诸多丰富的精神特色,其中自然精神对唐诗的浸润十分深刻,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自然精神塑造了唐诗令后世无限企慕的艺术境界。自然精神发端于先秦道家

2、自然哲学,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是世界的根本,“道”就是“自然”,它就是它自己的样子,独立而不改。然而人生和社会常常是背离“道”,背离“自然”的,人应该超脱这种“背离”,去体会恒常不变的本然之道。被后人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他的诗歌有浓厚的自然之趣,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黄昏中归巢的飞鸟,正是一幅万物归于本然的画卷。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展开了诗歌自然之美的隽永画卷,而这幅画卷,正是在唐代呈现出了丰富而灿烂的内容。唐代超一流的诗人中,王维和李白的诗歌都深受自然精神的影响。自然精神对王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山水诗方面。贯穿其中的山水审美精神,不以描摹山水之形态为旨归,而是要

3、通过俯仰山水去体会自然之道。中国的山水诗追求“静”的境界,这个静是哲学上的静,是内心安静澄明的状态,王维的山水诗是展现“静”的绝佳典范。王维刻画山水,广阔浩渺而辽远,进入一种超脱现实功利的辽远境界,是一种精神之“远”。王维被称为“诗佛”,他的山水诗对“静”与“远”的刻画,萦绕着深邃的“空”趣。例如新晴野望,描绘一场雨水后天清地朗开阔澄澈的原野,其中“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两句,写河水映照阳光,远方青翠的山峰因空气清澈而呈现在诗人的眼前,爽朗明澈的诗境,又是精神宁静澄明的写照。其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写江水浩渺,天水相接相融,远山似有若无,这是山水之远,更是精神之远。鹿柴“空山不

4、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中幽远的山林是充满深邃“空”趣的至静之境。这是唐诗艺术最深刻的地方,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理解唐诗的自然精神,提到的第二位大诗人是李白,李白更是自然精神塑造的诗人,今天的我们要理解他,要抓住他的两个鲜明的精神特质,即大鹏精神和赤子之心。大鹏精神,这个“大鹏”就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李白一生皆以大鹏自比,他说自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李白的豪迈奔放,就是大鹏扶摇高举的境界。然而同时也要看到,李白和庄子是有所不同的。庄子所说的逍遥远游之境,和人世是有对立的,超脱流俗的同时,也有背离常情的怪诞,自己的妻子去世不仅不悲痛反而鼓盆而歌,这

5、和常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很不一样。李白不是这样,他天才豪放,但身上毫无怪诞之处,他的悲欢喜怒同于常人,却又比常人表达得更浓烈,更为本然。这种本然的表达,使李白的诗歌经常呈现出天真如赤子的境界。他的长干行,刻画一位女子与丈夫两小无猜,笔触极为纯净天真,“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正是在自然精神的浸润下,呈现出许多难以言传的艺术神妙。宋代以下,随着思想文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唐诗所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发生了改变。这些都增加了理解唐诗的难度。理解唐诗应深入其精神文化背景,对唐诗的自然精神,对唐诗神妙的艺术之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不断去品味和思考。(选自2018

6、年10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实人生和社会常背离“道”和“自然”,“道法自然”就是超脱“背离”,回复本然。B陶渊明归隐田园,寻求悠然心会的真意,呈现出晋代诗歌丰富而灿烂的自然之美。C王维山水诗体现了静、远、空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反映了自然精神对诗人的影响。D宋代以后,唐诗赖以形成的许多精神氛围改变了,后世理解唐诗有了一定的难度。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论证结构清晰,提出中心观点后论述了自然精神的内涵,再用例证法证明论点。B文章引用王维的作品鹿柴,论证了王维山水诗在深远幽静中具有深邃“空”趣。C文章结尾指

7、出唐诗自然精神的形成跟文化背景有关,这对于读者品读唐诗很有启发。D文章论述李白诗歌的自然精神时采用了类比论证手法,以突出李白身上的赤子之心。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然精神来自于道家思想,唐诗具有自然精神,说明道家思想在唐代的精神氛围中占主要地位。B王维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写回荡在山涧中的鸟鸣,反衬出山林的幽静深广。C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明白如话,但创造出了一种深远空寂的诗境。D李白在庐山上纵目远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是大鹏的视野,是逍遥远游之境。(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8、。带上她的眼睛 刘慈欣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主任递给我一双眼睛,指指前面的大屏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绍给我,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在肥大的太空服中,她显得很娇小,她面前有一支失重中的铅笔飘在空中。我问她想去哪里。“那就去我们起航前去过的地方吧!”她说。这里是高山与草原的交接处,我掏出她的眼睛戴上。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这里真好!”她轻柔的声音从她的眼睛中传出来,“我现在就像从很深很深的水底冲

9、出来呼吸到空气,我太怕封闭了。”“可你现在并不封闭,同你周围的太空比起来,这草原太小了。”她沉默了,但几秒钟后,她突然惊叫:“呀,花儿,有花啊!上次我来时没有的!”是的,广阔的草原上到处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吗?能闻闻她吗?”她问。我只好趴到地上闻,一缕淡淡的清香,“啊,我也闻到了,真像一首隐隐传来的小夜曲呢”来到一条隐没在草丛中的小溪旁。她叫住了我说:“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里。”我蹲下来把手伸进溪水,一股清凉流遍全身,我又听到了她的感叹。“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屏幕中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热,热得像地狱。呀,天啊,这是什么?草原的风?!”这时我刚把手从水

10、中拿出来,微风吹在湿手上凉丝丝的。我带着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转了一天,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夜里我刚睡着,她就通过眼睛叫醒了我:“请带我出去好吗?我们去看月亮,月亮该升起来了!”我在睡意朦胧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对着夜空说:“你在太空中不也一样能看到月亮?喂,告诉我你的飞船的大概方位,说不定我还能看到呢。”她没有回答我的话,而是自己轻轻哼起了一首曲子,她说:“这是德彪西的月光。”第二天清晨,阴云布满了天空,我从眼睛中听到了她轻轻的叹息声。“看不到日出了,

11、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听,这是今天的第一声鸟叫,雨中也有鸟呢!”又回到了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以上的经历很快就淡忘了。但在我的意识深处,有一颗小小的种子留了下来。在我孤独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颗种子已长出了令人难以察觉的绿芽。虽然是无意识的,当一天的劳累结束后,我已能感觉到晚风吹到脸上时那淡淡的诗意,鸟儿的鸣叫已能引起我的注意世界在我的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点点的嫩绿在其中出现,并在增多。有一天,上班时我走进航天中心高大的门厅,一幅见过无数次的巨大壁画把我吸引住了,壁画上是从太空中拍摄的蔚蓝色的地球。那支飘浮的铅笔又在我的眼前出现了,同壁画叠印在一起,我又听到了她的声音:“我怕封闭”一道闪电在我的

12、脑海里出现。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我发疯似地跑上楼去找主任,“是为了小姑娘来的吧。”主任说。“她到底在哪儿?!”我大声问。“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一切都明白了,我无力地跌坐在地毯上。“落日工程”是潜入地球深处的一系列的探险航行,“落日工程”的前五艘飞船都成功地完成了地层航行,安全返回地面。但“落日六号”飞船发生事故,误入了地核区域,就如同登月飞船偏离月球迷失于外太空,获救的希望是丝毫不存在的。在“落日六号”上,航行组上的其他两名航员因事故相继去世,只剩下她一个人。现在“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63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

13、地心的人。“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我听到了她同地面最后通信的录音,这时来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声音时断时续,但这声音很平静。“今后,我会按照整个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将来,也许会有地心飞船找到落日六号并同它对接,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在以后的岁月中,地球常常在我脑海中就变得透明了,在我下面6000多公里深处,我看到了停泊在地心

14、的“落日六号”地航飞船,感受到了从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听到了她吟唱的月光。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前文多处设置伏笔,后文才交代小姑娘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叙述严谨,设计巧妙,引人入胜。B作为科幻小说,本文所使用的专业科技术语较少,大量对白的使用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使作品更加通俗易懂。C小说情感婉转细腻却不失悲壮,小姑娘面对绝境时体现出的坚毅勇敢的品质、敬业奉献的精神,富有感染力。D小说将“我”与小姑娘的科研态度进行了对比,以此彰显小说的主旨,讴歌了小姑娘突破生命局限的精神

15、世界。5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标题“带上她的眼睛”的含意。(6分)6科幻作家童恩正指出,科学幻想只是“塑造人物性格和展开故事情节”的背景,结合这个观点,谈谈本文中科幻背景的作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倨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解执恭敬,不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