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护理)参考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435201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护理)参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护理)参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护理)参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护理)参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护理)参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护理)参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护理)参考PPT(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护士对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2,正常心电图,冲动的形成:窦房结(SA) 冲动的传导:一定的顺序 窦房结 - 结间束 - 房室结 - 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 心房、心室 心动周期:从去极到复极的整个过程,3,4,5,正常心电图,心电图的形成:心肌电活动通过周围组织传到体表,在肢体或胸壁上的电极接收到后放大处理经心电图机描记下来。,6,心电图的导联,肢体导联 三个标准导联 I导联:右臂到左臂 II导联:右臂到左腿 III导联:左臂到左腿 三个加压肢体导联 avR avL avF,7,心电图的导联,胸导联 V1-V6 V7 V8 V9 V3R V4R V5R,8,心电图的波形,P波:左右心房除极

2、时的电位变化。 P-R间期:自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QRS波群:全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J点:QRS波如意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点 ST段:疏室除极则结束处在缓慢复极的时间 T波:快速心室复极的电位改变 Q-T间期: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U波:机制不清,9,如何分析心电图,第一步:计算心率 第二步:确定R波的节律 第三步:确定并测量P波 第四步:测量P-R间期 第五步:测量QRS波群的时间,10,计算心率,数6秒钟内R波的个数,此数乘以10后即可得到每分钟心跳次数。 精确计算心率,测量出相邻两个R波的距离,通过计算尺计算。 数出相邻两个R波的大格数,用300除以此数即可

3、得到每分钟心跳数。 数出相邻两个R波的小格数,查表得到心率。,11,通过心率可判断,心动过缓:HR100次/分,12,确定R波的节律,R-R间期是否相等 R-R间期之间相差0.12秒以上 单个R-R间期不正常是关注的焦点,13,确定并测量P波,每个P波之后均应有QRS波 P波消失 P波形态、位置不正常,14,测量P-R间期,正常 延长:窦房结至心室受阻 缩短:异常通道,15,测量QRS波群的时间,正常 延长,16,异常心电图,心房、心室肥大 心肌缺血与ST-T异常改变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17,心律失常-冲动形成异常,窦房结心律失常 窦缓 窦速 窦不齐 窦性停搏,18,心律失常-冲动形成异常,

4、异位心律 被动异位心律:逸搏、逸搏心律 主动异位心律:过早搏动(房性、交界性、室性) 阵发性心动过速 房扑房颤 室扑室颤,19,房 颤,20,房 颤,21,房 扑,22,房 扑,23,心律失常-冲动传导异常,生理性 干扰及房室分离,24,心律失常-冲动传导异常,病理性 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左、右) 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预激综合征,25,心电监护,电极的放置 电极与心电监护仪的连接 调整监护仪以得到最理想的示波 设置报警的上限(最高心率)与下限(最低心率),26,电极放置,三个电极:R(right)、L(left)、G(ground) 常规:R:胸骨右缘锁骨下

5、 L:左腋前线最低的可触及的肋骨 G:右下肋区 -可以得到较高的R波。,R,L,G,27,电极放置,三个电极: 模拟胸导联(MCL, modified chest lead): R:胸骨右缘第四肋间(或胸骨上) L:靠近左肩,锁骨外侧下方 G:右肩区 -可能对分析心律失常有利,G,L,R,28,电极放置,电极片贴于皮肤上 皮肤的准备:备皮、清洁、干燥 电极片的准备:现取、尽可能多地接触、轻按 必要时更换电极片:几天时间、示波减弱、病人出汗多、皮肤不适;,29,报警设置,根据患者的心率设置: 60-100次/分:上限140次/分 下限50次/分 较慢或较快:界限较窄 50次/分:上限80次/分

6、下限40次/分 误报警:设置较宽的报警界限(40-180次/分) 关闭报警系统 This practice defeats the purpose of the alarm system and should never be adopted.,30,心电监护常出现的问题,快心率误报:muscle potentials 慢心率误报:皮肤表面至监护仪之间的电信号不好:电极脱落、导电胶干燥、出汗-lead failure 心室波振幅太小 心电示波干扰:其他无接地设备的应用 基线不稳:床上活动、呼吸 皮肤刺激(发炎)-抗过敏软膏、更换位置,31,心电监护所能发现的问题,心率 心律-危险的心律失常 ST-T分析,32,五种危险的室性早搏之一,频发性室早(PVC):每分钟6次,33,五种危险的室性早搏之二,二联律(或成对出现):常常是室速的前兆,34,五种危险的室性早搏之三,R on T,35,R on T,36,五种危险的室性早搏之四,多源性室早,37,五种危险的室性早搏之五,室早连发,38,室性心动过速,特点,39,室性心动过速之一,持续的室性心动过速,40,室性心动过速之二,短阵室速,41,室性心动过速之三,室扑 室颤,42,室 颤,43,室 颤,44,电除颤技术,位置 电流 步骤,45,46,47,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