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教育参考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435151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教育参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教育参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教育参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教育参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师招聘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教育参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教育参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心理学第十章心理健康教育参考PPT(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十章心理健康教育 考点提示1、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2、改变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3,(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的高效率。,4,(三) 、 心理健康的促进,促进健康的原则(生理与心理,个体与群体,理论与实践,防治与发展) 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 ;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增设心理健康专业机构;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5,(二)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2005年考点) 1、儿童多动综合征多动症儿童行为主要特征有:(1)活动过多。(2)注意力不集中。(3)冲动行为 2、学习困难综合症学习困难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包括:缺少某种学习技能;诵读困难,计算困难;绘画困难;交往困难。,6,3、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同患者的焦虑性人格特质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有密切关系。患者焦虑性人格的一些表现,如敏感、犹豫、多虑、缺乏自信等,往往在其父母身上也可以找到。家庭或学校教育的期望过高、要求过严等不适合儿童自身发展水平的教育措施,也容易加剧儿童的焦虑反应。

3、4、儿童厌学症 5、儿童强迫行为,7,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霄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学生心理素质,可以有效实施道德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8,二、心理辅导 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

4、育有以下几条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9,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 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种象征性强化物,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等都可作为代币。 (3)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示范法 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 (5)暂时隔离法 当儿童有不良行为发生后,我们

5、将他立即置于一个单调、乏味的地方,直到定时器响了以后方可离开。 (6)自我控制法 自我控制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10,行为治疗基本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模仿,11,行为治疗基本理论模型,自动恢复,12,一、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 刺激(S) 反应(R),第一阶段 UCS(食物) UCR(流唾液) 第二阶段 UCS(食物) CS(节拍器声音) UCR(流唾液) 第三阶段 CS(节拍器) CR( 流唾液) 第四阶段 CS(节拍器声音,一直没给食物) CR (消退没有流唾液) UCS 无条件刺激 U

6、CR 无条件反射 CS 条件刺激 CR 条件刺激,13,二、操作条件作用原理,自发反应 反应后果 结果 踩开关 食物 学会踩开关 跌倒了不 成人抱 跌倒了再 起来哭 也不爬起来 ma ma 母亲亲吻 学会发音,14,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 (3)肯定性训练 (2)系统脱敏法,15,系统脱敏,16,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2006年考点)心理学家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倩绪是由人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他提出了一个解释人的行为的ABC理论。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C:

7、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17,认知主义的解释:不合理的认知,A活动事件,B信念,C情绪和行为结果,决定人的情绪反应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态度 和想法。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人的非理性想法,进而改变 其情绪和行为反应。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18,我们的情绪反应C是由B(我们的信念)直接决定的。可是许多人只注意A与C的关系,而忽略了C是由B造成的。B如果是一个非理性的观念,就会造成负向情绪。若要改善情绪状态,必须驳斥(D)非理性信念B,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E)。这就是艾里斯理性情绪治疗的ABCDE步骤。,19,换位思考图示二:花瓶与人头,20,2、情绪失调的原因ABC理论,A.诱发事

8、件 B.信念 C.身心结果 Activating events Beliefs Consequences 理性信念 良好、积极 糟糕可怕化 不能忍受化 非理性信念 过度概括化 不良、消极 自我贬低化 损害 人的烦恼不是起于事,而是起于他对事的看法。爱比泰德 世事无好坏,思想使之然。莎士比亚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21,3、不合理信念的特征,(1)绝对化的要求 “必须”“应该” (2)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 评价一个人的行为 而不要评价一个人 (3)糟糕至极,22,4、咨询的基本步骤 A B C D E,A 诱发性事件 B 由A引起的信念(对A的评价、解 释等) C 情绪的和行为的后果 D(

9、Disputing)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 E(Effects)通过辩论达到新的情绪 及行为的效果,23,合理情绪疗法,24,A,B,C,D,E,25,5、咨询的技术方法,(1)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 (质疑式、夸张式) (2)三栏目技术 不合理信念 认知扭曲 理智回答 (3)盘问追根法,26,举例: 1 牧师与孩子 2 男青年脸上的痣 3 老和尚与小和尚,27,不用担心之参军篇 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为劝说青年当兵,军方请心理学家编写了一则征兵广告: 当了兵,有两种可能:一是留在后方,一是送到前方。留在后方没什么可担心的。送到前方又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受伤,一个是没有受伤。没有受伤不用担心。受伤的话也有

10、两种可能:一个是轻伤,一个是重伤。轻伤不用担心,重伤的话也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能治好,一个不能治好。能治好不必担心,治不好也有两种可能:一个不死,一个是死。不死的话不用担心,死了嘛也好,因为他已经死了,还担心什么呢?,28,不用担心之求爱篇 21世纪男大学生血气方刚,侠骨柔肠!常有向隔壁班女生求爱的幻想,难免伤怀!或者碰壁,就心灰如死。向扰乱自己心扉的女神表白心迹,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获其芳心,一个是被其拒绝。获得芳心自然没有担心,被拒绝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一口回绝,大不了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种是婉转谢绝。被一口回绝不用担心,“天涯何处无芳草”嘛,被婉拒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她确实对自己没有触电

11、的感觉,一种是她还来不及考虑恋爱。没有触电的感觉没有什么可担心,因为你也不愿以后拥有一份平淡的感情。来不及考虑又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她认为年纪小,暂不考虑感情,一种是她对你有感觉,只是又惊又喜,手足无措。她年纪小这个原因你不用担心,少不知事嘛!你不会以大欺小的!她对你有感觉嘛,那,那你还担心什么呢,慢慢等吧!,29,伊索寓言新编 狐狸与葡萄 问题应对?情绪应对?,30,盛夏酷暑,一群口干舌燥的狐狸来到一个葡萄架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狐狸们馋得口水直流。葡萄架很高: 一只狐狸跳了几下摘不到,从附近找来一个梯子,爬上去满载而归。(问题应对) 又过来一只狐狸,跳了多次仍吃不到,找遍四周,没

12、有任何工具可以利用,笑了笑说:“这里的葡萄一定特别酸!”于是,心安理得地走了。(情绪应对) 第三只狐狸高喊着“下定决心,不怕万难,吃不到葡萄死不瞑目”的口号,一次又一次跳个没完,累死在葡萄架下。(问题应对不对)死不瞑目 第四只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整天闷闷不乐,抑郁成疾,不治而亡。(情绪应对不对)含恨而死 第五只狐狸想:“连个葡萄都吃不到,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呀!”于是找个树藤上吊了。自杀身亡,31,第六只狐狸吃不到葡萄便破口大骂,被路人一棒子了却性命。 第七只狐狸抱着“我得不到的东西绝不让别人得到”的阴暗心理,一把火把葡萄园烧了,遭到众狐狸的共同围剿。 第八只狐狸想从第一只狐狸那里偷、骗、抢些葡萄,也受到了严厉惩罚。 第九只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气极发疯,蓬头垢面,口中念念有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另有几只狐狸来到一个更高的葡萄架下,经过友好协商,搭起叠罗汉,成果共享,皆大欢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