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34160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修订编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设计 24金色的脚印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 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助互爱,和谐相处。 2、 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的 真是写具体的。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 互助互爱,和谐相处。 学习难点:学习难点: 揣摩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的真是写具体的。 准备 :准备 : 收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1 课时 活动流程:活动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

2、:同学们,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以及你的生活经验中,狐狸是一 种什么样的动物?(学生简单谈对狐狸的印象) 。那么,通过昨天对 24 课的 预习,狐狸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请用一两个词或一句话说一说。 2、 是什么让同学们对狐狸的印象发生了那么大变化?我们一起学习课 文金色的脚印 。 二、导学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任务:自读课文及阅读提示,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了解故事大意, 并勾画出重要提示。 活动流程 1、 明确任务:小声自读课文及阅读提示,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了解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设计 故事大意,并勾画出重要提示。 2、 小声自读课文及阅读提示,读准字音,读通语句,了

3、解故事大意, 并勾画出重要提示。 3、 汇报初读情况。 (1)本课主要讲了什么? (2)“阅读提示”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尝试拟订自学提 纲。 (相机板书关键词) 预设提纲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1】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 【2】狐狸一家和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说说你还有什么问题? 预设可能出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帮助救狐狸?课文结尾及题目有什 么含义? 补充提纲 2:解决同学提出问题; 补充提纲 3:思考作者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 写具体的。 活动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活动任务:根据自学提纲独立思考,勾画圈点做批注。 活动流程 1、根据自学

4、提纲独立思考,勾画圈点做批注;思考完毕可与小组同学交流。 2、集体讨论交流: (1)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什么? 老狐狸夫妻俩设“调虎离山”之计营救小狐狸;老狐狸深入“虎穴”做窝喂 养、营救小狐狸。 老狐狸营救小狐狸的过程中,哪些情景最让你感动? 通读交流,朗读,体会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爱的伟大。 (2)狐狸一家与正太郎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课文的这一部分中,有哪些地方给你感受最深,有何感受? 思考: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设计 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探讨。 “金色的脚印”表面意思是阳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有意义的脚印。 深层次看, “金色

5、”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十分珍贵、有意义或值得纪念的东西, 在这里只狐狸一家得到人们的关心而团聚,又开始了它们美好生活;这脚印,不 仅包含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友善, 也包含着人类对 其他生命的珍贵和爱护。 4、 梳理提升:动物是可爱的,友好的,更有感情的。当人类施惠与它 们时它们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们的爱护和尊重。当动物对人类流露感情时, 一点也不亚于人类对人类流露的感情,而这份感情很让人感动和珍惜。 1、 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1、 你能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人与动物的故事? 如:海豚奥利纳;海龟救人的故事;丹顶鹤的故事;小狮子爱尔莎;昆 索泼的猴子学校等等。 2、 课外练笔(二选一): 【1】你与小动物之间最能体现真情的一个片段。 【2】课文情节深动,有不少的地方都给我们留下了无限遐想 的空间,可以让学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小练笔。 如:正太郎在去牧场的路上从悬崖上摔了下去,失去了知觉,他 是怎样被救的呢?正太郎与小狐狸一家分别的情景一定十分感人,能 把它写具体吗?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