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导学案合集(最新编写)-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34154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171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导学案合集(最新编写)-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导学案合集(最新编写)-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亲,该文档总共1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导学案合集(最新编写)-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导学案合集(最新编写)-修订编选(1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消息二则1.消息二则【知识链接】【知识链接】一、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年),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二、文本背景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7年秋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1款,限蒋介石在20日前表态。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

2、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保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反动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灭。第一课时第一课时【预学】【预学】预习指导:(预习指导:(1)阅读知识链接了解背景及文体知识,明确本课学习目标。)阅读知识链接了解背景及文体知识,明确本课学习目标。(2)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在生词上面注音,圈出好词。)朗读课文,利用

3、工具书在生词上面注音,圈出好词。(3)根据消息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根据消息的结构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语言的准确、简洁。(4)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标记下来,并形成问题以便课堂上呈现。)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标记下来,并形成问题以便课堂上呈现。(一)目标导引:(一)目标导引:1消息的特点和知识2渡江战役的相关背景知识(二)预学检测:(二)预学检测:1了解新闻有关常识:新闻,又称,它的结构通常包括、五部分。前三者是必不可少的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和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

4、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新闻结尾,又叫做结语,有时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有时是文章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个层次,它是新闻事实的结尾。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文六要素)、。新闻的特点是观点、内容、报道、语言。2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正音。溃()退荻()港歼()灭芜()湖要塞()绥靖()阻遏()管辖()高屋建瓴()气势磅礴()负隅()顽抗锐不可当()3请解释下面的词语:高屋建瓴:负隅顽抗:气势磅礴:阻遏:溃退:【研学】【研学】(三)合作探究与展示(三)合作探究与展示1快速默读,整体感知课文,

5、用简明的语言说说两则消息分别报道了什么内容。2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消息的要素)3.阅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讨论:标题有何特点?找出文中的电头,说说其作用。出消息的导语部分,说说导语的作用。主体部分报道人民解放军“英雄式”战斗,是怎么报道的?(四)自探质疑(四)自探质疑【评学】【评学】(五)达标检测(五)达标检测1.下面各组词中的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遗憾(hn)舆论(y)荻港(d)B.泄气(xi)溃退(ku)签订(qin)C.歼灭(qin)区域(y)阻遏(y)D.绥靖(su)大厦(sh)芜湖(w)2.下面

6、各组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荻港扩展拒绝毫无斗志B.微弱抵抗胁定横渡长江C.督战击溃恢复枝叶茂盛D.消耗执行俘虏弃城逃窜第二课时第二课时【预学】【预学】(一)目标导引(一)目标导引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学习。2.2.把握新闻的内容,揣摩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二)预学检测:(二)预学检测:1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我们可以得出消息具有什么特点?2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3找出本文的导语,并具体说说它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研学】【研学】(三)合作探究与展示(三)合作探究与展示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讨论:1本文主体部分分哪

7、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是怎样紧密衔接在一起的?2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3请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4进一步品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体会消息的语言特点,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消息的准确性、概括性和鲜明的感情色彩。(四)自探质疑(四)自探质疑【评学】【评学】(五)达标检测(五)达标检测1.给下列新闻拟标题国家主席9日致电阿根廷总统毛里西奥马克里,祝贺阿根廷共和国独立200周年。表示,自1816年实现国家独立以来,阿根廷人民发扬民族精神,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中方对此表示祝贺。相信阿根廷将在国家建设事业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8、。我高度重视中阿关系发展,愿同你一道,推动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六)拓展延伸(六)拓展延伸运用所学新闻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新学期学校或班级里某人、某事或某项活动要求:1拟出恰当的标题。2注意导语的概括性和准确性。3要简洁明了,字数在200左右。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知识链接】【知识链接】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

9、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预学】【预学】预习指导:(预习指导:(1)阅读知识链接了解背景及文体知识,明确本课学习目标。)阅读知识链接了解背景及文体知识,明确本课学习目标。(2)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在生词上面注音,圈出好词。)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在生词上面注音,圈出好词。(3)把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把握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4)理清新闻的内容、要素、结构,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理清新闻的内容、要素、结构,体会语言的真实准确。(5)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标记下来,并形成问题以便课堂上呈现。)预习过程中有疑

10、问的地方标记下来,并形成问题以便课堂上呈现。(一)目标导引:(一)目标导引:1了解诺贝尔奖的相关知识。2感悟诺贝尔激励后来科学研究的高尚品德。(二)预学检测:(二)预学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颁发()挪()威遗嘱()渗透()炸药()仲()裁卓()有成就2.解释下列词语:【遗嘱】【渗透】【建树】【仲裁】【卓有成就】【研学】【研学】(三)合作探究与展示(三)合作探究与展示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2.导语都讲了哪些内容?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4.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5.作者为什么要补充诺贝尔奖基金管理和评议权归属

11、等内容?(四)自探质疑(四)自探质疑【评学】【评学】(五)达标检测(五)达标检测1.请完成下列表格。得主领域成就伦琴发现X射线霍夫化学生理学或医学血清疗法文学诗歌创作邓南特和平帕西法国国际仲裁会(六)拓展延伸(六)拓展延伸你还了解哪些诺贝尔奖的得主?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得到了哪些人生启迪。3.“飞天”凌空3.“飞天”凌空【知识链接】【知识链接】1.课文背景:“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

12、,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2.新闻特写(featurestory)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3.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异同相同点:二者都是新闻的范畴,都要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不同点:消息,要迅速及时,真实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新闻特写不要求报道新闻的全过程,只抓住新闻过程

13、中的一个片段或场景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可以借助一些文学手法。【预学】【预学】预习指导:(预习指导:(1)阅读知识链接了解背景及文体知识,明确本课学习目标。)阅读知识链接了解背景及文体知识,明确本课学习目标。(2)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在生词上面注音,圈出好词。)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在生词上面注音,圈出好词。(3)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提高阅读新闻特写的能力。)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提高阅读新闻特写的能力。(4)在大声诵读的过程中体会新闻特写的特点,培养快速阅读新闻特写的能力。)在大声诵读的过程中体会新闻特写的特点,培养快速阅读新闻特写的能力。(5)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标记下来,并

14、形成问题以便课堂上呈现。)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标记下来,并形成问题以便课堂上呈现。(一)目标导引:(一)目标导引:1了解并感受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异同。2感受中国健儿在运动场上的精彩瞬间,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国争光的理想。(二)(二)预学检测:预学检测:1.给加点的字注音:酷似()轻盈()由衷()缭乱()2.解释下列词语:【凌空】【屏息】【悄然】【眼花缭乱】【如梦初醒】【震耳欲聋】【研学】【研学】(三)合作探究与展示(三)合作探究与展示1老师范读或播放音频朗读,思考:这篇新闻特写报道的主要事实是什么?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本文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3文章开头写她站在10米高台的姿态,为什么还要写“白云”、写“飞鸟”?4在这篇新闻特写中,作者扣住吕伟跳水时的一个片段进行描写。(1)作者分三步描写了吕伟跳水的动作,哪三步?(2)选用准确的动词,口述吕伟跳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