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答案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9418463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答案 一、通假字 1. 尊君在不 2.不亦说乎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否”,译为“吗”)(通“悦”,愉快 )(通“又”,连接整数与零数之间) 4. 兑命曰 5. 不亦颠乎 (通“说”,指殷商时的贤相傅说)(通“癫”,疯狂 ) 二、词类活用 1. 期日中 2.学而时习之 3.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用作动词,约定)(按时 )(每天) 4. 温故而知新5. 传不习乎 6.饭疏食饮水 (新的理解与体会)(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吃饭) 7.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 不知其旨也 9. 不知其善也 (以为乐趣)(名词用作形容词,甘美)(形容词用作名词,好处) 10. 棹

2、数小舟 11.暴涨携之去12. 天雨墙坏 (名词活用为动词,划船)(动词活用为名词,洪水)(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13. 其家甚智其子14.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15. 家富良马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智)(形容词作动词,靠近)(形容词作动词,有许多) 16. 胡人大入塞 (大举,大规模) 三、古今异义 1. 相委而去2陈太丘与友期 (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委任)( 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3. 可以为师矣4饭疏食饮水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以)(古义:粗劣的今义:疏通,疏散) 5. 饭疏食饮水 6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冷水今义:包括冷热水)(古义:泛指多次今义:三次) 7. 虽有嘉肴 8

3、. 教然后知困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9教学相长也 10. 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促进今义:增长)(古义:一起今义:并列) 11. 阅十余岁 12.是非木杮 (古义:经过,过了今义:阅读)(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13. 求之下流,固颠 14.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本来今义:坚固)(古义:事物的道理今义:物理学) 15. 但知其一 16.其邻人之父亦云 (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 古义:说今义:天上的云) 17. 暮而果大亡其财18.居数月 (古义:丢失今义:死亡)(古义:经过今义:居住,居所) 19. 人皆吊之其马 20. 将胡骏

4、马而归 (古义:对其不幸表示安慰今义:悬挂)(古义:带领今义:将军) 21. 死者十九 (古义:十分之九,绝大部分今义:数词,十九) 四、一词多义 1. 不:尊君在不过中不至 (通“否”,译为“吗”)(没有) 2. 说:为: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 (作为)(替) 3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了解)(得到,懂得)(知道) 4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 (表转折)(表顺承)(表并列) 5其:仁在其中矣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中)(他的) 6乐:乐亦在其中矣回也不改其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亦乐乎 (乐趣)(乐趣)(以为乐趣)(快乐) 7. 学学学半学学半 (教)(学习) 8

5、. 其不知其旨也其此之谓乎 (它的)(表示推测,可译为“大概” ) 9.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介词,被)(动词,成为) 10. 之一老河兵闻之其反激之力求之地中 (代词,指“求之地中”这种观点)(助词,的)(代词,代指石兽) 人皆吊之此独以跛之故 (代词 , 他)(助词 , 的) 11. 亡:暮而果大亡其财马无故亡而入胡 (丢失)(逃跑) 12. 而:而疑邻人之父马无故亡而入胡 (表转折 , 却)(表承接 , 可不译) 五、其他重点字 1. 俄而雪骤 2. 撒盐空中差可拟 (不久)(相比) 3. 未若柳絮因风起 4.有朋自远方来 (比不上)(从) 5不亦君子乎 6吾

6、日三省吾身 (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反省,自我检查) 7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8三十而立 (真诚,诚实)(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而不惑 10五十而知天命 (迷惑,疑惑)(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11六十而耳顺 12不逾矩 (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3学而不思则罔 14思而不学则殆 (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有害)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忍受)(喜欢,爱好) 17不义而富且贵 18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手段)(对,对于) 19择其善者而从之 20逝者如斯夫 (优点)(这) 21不舍昼夜 22三军可夺帅也 (舍弃)(改变) 23博学而

7、笃志 24.虽有嘉肴 (忠实,坚守)( 好、美) 25. 弗食 26. 虽有至道 (不)(达到极点道理) 27.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8. 然后能自反也 (所以)(反省自己) 29. 然后能自强也 30.其此之谓乎 (勉励)(这) 31. 一寺临河干 32.山门圮于河 (靠近)(倒塌) 33. 竟不可得 34.曳铁钯 (终于,到底)(拖着) 35.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36.尔辈不能究物理 (讲学,教书)(你们) 37. 尔辈不能究物理 38.湮于沙上 (推究 )(埋没) 39. 盖石性坚重 40.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因为)(冲刷) 41. 遂反溯流逆上矣 42.遂反溯流逆上矣 (于是)

8、(逆流) 43. 可据理臆断欤? 44.可据理臆断欤? (主观地)(判断) 45. 必将有盗46. 不筑 (盗贼)(修补) 47. 而疑邻人之父 48.居数月 (老人)(经过) 49. 堕而折其髀 50.此何遽不为福乎 ? (掉下来)(就) 六、重点句子翻译 1去后乃至 (陈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 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对着儿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非人哉! 不是人啊! 4撒盐空中差可拟。 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比拟。 5贤哉,回也!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6.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在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

9、起走路,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8.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 9. 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一样。 10.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替人家谋划是否真诚尽心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 1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可以改变主帅,普通人却不可改变志气。 12.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1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样可以成为老师。 1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有害。 15.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16.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17. 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 “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18. 其此之谓乎?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19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庙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划

11、着几只小船,拉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 20、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过了十多年,庙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最终没找到。 21.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 22.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流寻找它们,不也疯狂吗? 23. 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24.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疯狂的;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 25.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人们)依照他的话,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找到了石兽。 26.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的道理的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 理就主观判断吗? 27. 暮而果大亡其财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28. 其家甚智其子 , 而疑邻人之父 这家人认为自己儿子很聪明,却怀疑偷盗者是隔壁那个老人。 29. 丁壮者引弦而战 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 30.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这难道不是祸害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