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标准化养殖场项目建议书-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17308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5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猪标准化养殖场项目建议书-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猪标准化养殖场项目建议书-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猪标准化养殖场项目建议书-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猪标准化养殖场项目建议书-修订编选(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乌兰县柯柯镇赛纳村生猪养殖场乌兰县柯柯镇赛纳村生猪养殖场 项项 目目 建建 议议 书书 乌兰县统筹城乡发展委员会 二 0 一二年元月 乌兰县柯柯镇赛纳村生猪养殖场 项目建议书 1、总论 1.1、项目摘要 1.1.1、项目名称 : 乌兰县柯柯镇赛纳村生猪养殖场建设项目 ; 1.1.2、主管单位:乌兰县统筹城乡发展委员会; 1.1.3、建设单位及法人:法人代表:爱民; 1.1.4、建设地点:乌兰县柯柯镇赛纳村; 1.1.5、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完成后,建设单位年出栏商品猪增加 1724 头,出栏总 量达到 2000 头左右。主要建设内容是钢骨架畜棚养殖场,粪污 排放处理,栏圈建造安装,

2、水、电、路建造安装等。 1.1.6、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 303.46 万元, 村民自筹 103.46 万元,申请补助资金 200 万元。 1.1.7、建设期限:一年。 1.1.8、 经济和社会效益 : 建设单位年可增加销售收 600 万元, 新增纯利 150 万元,投入与新增纯利之比为 1:0.18。项目完成 后还可延伸产业链,发展生态养殖,增加种植业收入。 1.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年出栏商 品猪 2000 头,年销售收入 600 万元,年获利 150 万元。 1.2 结论与建议: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显著, 符合当前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

3、态、安全”的可持续发 展要求,项目切实可行。 2、项目所在县生猪发展现状 乌兰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县,乌兰县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 族藏族自治州境东部。总面积 10784 平方千米。总人口 37917 人。 乌兰县辖 4 个镇:希里沟镇、茶卡镇、柯柯镇、铜普镇。 乌兰县是全国重点扶贫县,重要的商品粮,生猪生产大县,其中 村富余劳动力很多,乌兰县经过多年建设,县内交通比较发达, 青新公路、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穿越境内,已成为县内主要交 通运输干线。所以在我县柯柯镇赛纳村建立一个生猪养猪场可 以解决部分富余农村劳动力,所以农民搞养殖致富,增加农民收 入,乌兰县柯柯镇赛纳村村民有传统的养猪习惯,养猪的积极性

4、 很高,但由于品种不优良,养殖技术不高,饲养成本高,防疫不 到位,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较小的养殖规模并没有为 农民带来应有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快生猪品种改良,生产优质 无公害的生态瘦肉型猪,适应市场需求,以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养 殖规模,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是目前乌兰县柯 柯镇赛纳村生猪产业的紧迫感课题, 而建立生猪养猪场是解决以 上几个方面的必要的前提条件, 同时也解决海西州各县及青海省 各州县市场消费群的需要。 充分利用乌兰县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 在柯柯镇赛纳村建设 一个年出栏 1.5 万头的生猪产业化基地,符合市场发展要求,对 促进乌兰县生猪生产、满足人们肉食需要具有重

5、要意义,同时也 具有优良的经济效益。 “三化”的发展态势。 一是向规模化发展。据统计,全县现有 200 头以上规模养殖 猪场 2 座,规模养殖出栏量达到总出栏量的 30%。规模养殖场户 现有存栏生猪 1724 头,与上年同期对比增加 11.3%。 二是向专业化发展。我县生猪养殖主产区希里沟镇北庄村、 柯柯镇赛纳村等乡镇,依托本地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养猪大村 镇。 三是向新型模式化发展。全县生猪养殖投资多元化,依托发 展养殖等新型养殖亮点。有部分乡镇已建立生猪养殖合作社。 柯柯镇生猪场以个体和承包经营为主,在钢骨架养殖场建 设、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上有县畜牧部门作为技术支撑,全县畜 牧部门现有畜牧

6、兽医技术人员 30 多人,其中高级职称 1 人,中 级职称 5 人,助理及技术员职称 152 人,技术力量雄厚。 3、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疫病防治:在猪场周围建排水管网,为猪场污水、粪便进行 无害化处理,排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利于发展种植业, 将污水排放到农田。该养殖场占地面积 6 亩,地势平坦开阔而干 燥,距离 315 国道直线距离 1724 米,离周围居民区最近距离也 有 1000 米以上,交通便利,供水供电条件良好,布局合理,选 址适宜,设施完善,并建立健全了严格的防疫管理制度,废污实 现了有效的综合利用。 该场地处乌兰县柯柯镇赛纳村, 该地区环境清静, 资源丰富, 水源充足,

7、生态环境适宜,符合兽医卫生条件 ; 该场属县域郊区, 距县城 15 公里,交通、通信便捷。 建成后,有存栏生猪,日产干粪 0.2 吨,日污水产生量 1 吨, 粪水处理以人工清运为主。 4、项目建设地点与建设条件 4.1、项目建设地点: 青海省乌兰县柯柯镇赛纳村 4.2、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生猪生产是乌兰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县委、县政府十分 重视,提出了创建全省生猪大县的号召,并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 和措施,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畜牧业发展,为实施本项目创造了 宽松的环境。一是县政府制定了畜牧业发展以奖代补政策。县财 政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畜牧养殖业以奖代补资金。 二是金融 部门投资倾斜。县农发行

8、、信用社等金融部门每年分别拿出一定 资金对畜禽养殖场和畜禽加工养殖场提供贷款支持。 三是相关部 门大力支持。养殖场新建、畜禽圈舍建设所需土地,由所在镇村 协调落实,允许以地换地修建圈舍,土地管理部门按规定优先审 批并免收费用,城建管理部门免收城建规费。林业部门对畜禽养 殖钢骨架养殖场建设用木材,优先审批供应。电力部门对畜禽养 殖场用电实行农业用电收费。发改、财政、科技等部门积极争取 项目资金,优先向养殖业倾斜,落实了多个畜牧项目。扶贫办每 年从国家投入的扶贫开发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 用于发展 畜牧生产。交通部门执行绿色通道政策,对运送畜禽产品的车辆 免征车辆通行费。保险部门积极为生猪养殖

9、开展风险保险。畜牧 部门对畜禽养殖场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提供防疫,提供畜禽产品 购销信息。 5、项目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 5.1、工艺技术方案和选型 5.1.1、工艺技术方案。 推广自繁自育养殖模式。 建立标准化栏圈和粪污处理、 防疫设施, 配套完善水、 电、 路等设施。 5.12、选型。 栏圈以 “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区) 建设标准” 为依据, 粪污处理以排水管网排放到农田处理为主。 生产用种猪从省畜牧良种场引进。 5.2、建设方案及主要建设内容 5.2.1、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完成后,建设单位年出栏生猪增 加 1724 头,出栏总量达到 2000 头左右。 5.2.2、总体思路:建设标准化栏

10、圈,建造水、电、路、防疫 设施,配套粪污处理设施。 5.2.3、土建工程及其它建设内容: 新建标准化畜棚养殖场 1922.12 平方米。 新建排水管网 1338 米。 栏圈(保育床、产仔床)建造安装。 6、规划、土地、环保、节能 6.1、规划和土地:本项目选址都符合城建和土地利用规划, 不涉及占用耕地问题。 6. 2、环保和节能:本项目建成后有粪污排放处理设施,可 以改善粪水污染现象,保护环境,并能变粪为肥,节约能源。 7、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7.1 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 303.46 万元。投资构为: 1、建安工程 165.568 万元:空怀母猪舍 289.7 平方米,单价 875.11

11、元, 需资金 25.35 万元 ; 哺乳母猪舍 225.9 平方米, 单价 860 元, 需 19.43 万元 ; 保育猪舍 154 平方米, 单价 848 元, 需资金 13.06 万元 ; 育肥猪舍 1124.14 平方米,单价 840 元,需资金 94.428 元 ; 种公猪猪舍 128.38 平方米,单价 849 元,需资金 10.9 万元;场 内道路绿化 300 平方米,单价 80 元,需资金 2.4 万元; 2、环保工程 34.43 万元(尿粪熟化池 2 口,单价 7.85 万元, 需资金 15.7 万元;尿粪沟(排放管网)1338 米,单价 140 元, 需 18.732 万元;

12、 3、引种猪 1724 头,每头 600 元,需 103.46 万元。 7.2、投资估算依据 参照当前标准化钢骨架养殖场建设、排水管网建设、当前种 猪价格、当地房屋建设、路面修建等经费测算标准,适当调整后 作为本项目投资估算依据。 7.3、资金来源及运用 7.3.1、 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 303.46 万元, 村民自筹 103.46 万元,申请补助资金 200 万元。 7.3.2、资金运用。补助资金主要用于钢骨架养殖场建设、粪 污处理和水、电、路建造安装等,自筹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种猪。 8、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8.1、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8.1.1、强化领导,认真组织。柯柯镇政府成立项目管理

13、领导 小组和项目技术小组。管理领导小组由镇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 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项目实施的协调、组织,把本项目建 设与争创全县生猪大镇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确保有计划,按步骤 顺利实施。项目技术小组由镇畜牧站站长任组长,镇畜牧站兽医 师为成员,负责项目疾病防治,养殖的技术支持工作,县统筹委 负责可研报告、设计、工程监理和项目实施和验收工作。 8.1.2、 强化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 项目资金及时、 足额到位, 资金使用实行专帐专户管理, 接受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 审计,并对项目建设实行分阶段检查验收。 8.1.3、工程招投标方案。严格按照“工程招标制度” ,对项 目建设实行公开招投标;

14、招标范围土建工程为本县范围内;招标 方式为公开招标。 8.2、 建后运行管理。 项目建成后, 按照现代养殖场运行模式, 强化养殖场内部管理,增强养殖场活力。建设单位实行目标量化 考核管理,对职工实行工效挂钩、定岗定责、强化成本核算,不 断挖掘生产潜力,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8.3、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期为一年, 即 2012 年 3 月至 2012 年 4 月完成项目 规划设计和各项基建准备工作,2012 年 4 月至 2012 年 9 月钢骨 架养殖场畜棚建设完成,2012 年 10 月栏圈(保育床、产仔床) 安装完毕,2012 年 10 月份开始引进种猪投入运营,2012 年

15、11 月全部完工,达到项目建设设计要求。从 2012 年 11 月开始进入 全面正常生产。 9、效益分析 9.1、经济效益。项目完成后效益十分显著,建设单位新增 出栏肥猪 1724 头,按每头销售 3480 元、纯利 870 元计算,新增 销售收入 600 万元,新增纯利 150 万元。 9.2、生态和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对生猪排放物(猪粪尿)进行转化利用,变废为 宝,提高商品猪品质,并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 整和农民增收。 10、结论与建议 10.1、综合评价与结论 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生态、 社会效益显著, 符合当前畜牧业 “高 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切实可 行。 10.2、问题与建议 一是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建设内容符 合国家产业化政策,是国家“菜蓝子”工程建设的组成部分,但 工作量较大,时间较紧,建议国家 2012 年投资建设; 二是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是一项专业技术较强 的项目, 需要加强对参与项目的技术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进行培 训; 三是畜牧业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同时又是 个弱势产业, 建议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畜牧业项目和优惠政策的 扶持力度,确保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