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写作技巧--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16263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后感的写作技巧--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读后感的写作技巧--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后感的写作技巧--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后感的写作技巧--修订编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一、 读后感的概念 读后感的概念有两重含义:一是真实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读后 感,二是一种作文的体裁,考试时要接受各种条件的约束。下面 这篇读后感,就接近于第一种读后感。写这种读后感,主要是给 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实,有什么感想(当然感想应当有意义,值 得一写)就写什么感想,与心得笔记不同,它要展开来写,尽量 像一篇文章,尽量写得生动、实在、深刻。一般应当写清楚读了 什么,有什么感想,联想到了什么,对自己有什么作用等。它不 追求文体、格式框框,写起来也可长可短。 二、读后感的写法 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 是你展开来写的基础、中心和出发点,这个问

2、题我们已经在上一讲里 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讲了。其次,写读后感,有它一定的规矩,有的 书上把它归纳为“引、议、联、结”,四个字,想公式一样。对于这些 规矩我们不可以不学,考试时只要内容有创意,套用这种公式未尝不 可;但我们也不要受其所限,写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尝试在 结构上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但不管怎样,读后感也离不开 “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 感想。只要把这两个字表达好了,就是好的读后感。 三、写读后感的基本技巧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 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

3、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 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 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 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 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 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 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 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

4、的本论部分, 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 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 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 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 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 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 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

5、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 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四、写读后感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 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 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 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 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 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 一篇文章,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

6、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 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 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 “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 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 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 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 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 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 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 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 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