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创新教案--修订编选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9415829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创新教案--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创新教案--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创新教案--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创新教案--修订编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创新教案】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教学设想】 独立学习文中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默写。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 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人,导入课题。 1.鼓励学生回忆交流积累的苏轼的诗,指名多人背诵。 2.课件出示苏轼的几首诗,学生阅读积累。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

2、册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了解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唐宋 八大家” 之一。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与汉末“三曹 父子” (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4.谈话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一首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板书课题,学 生齐读。 二、初读古诗,识字解词。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文中的生字, 试着运用工具书或注释等多 种方式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标出自己学不会的地方。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2)检查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评议,多媒体

3、课件出示: 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蒙:雾气迷蒙,景物若隐若现。 亦:也。 奇:奇妙。 西子:指西施,它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 欲:想要。 淡妆浓抹:素淡的妆容或是浓重华丽的打扮。 相宜:合适。 总相宜:都非常合适。 三、理解大意,质疑解难。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诗的大意,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西 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特别美。雨天的山 色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想要把西湖比 作美女西施。无论是素淡的妆容或是浓重华丽的打扮,都非常合适

4、。 )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围绕诗意进行质疑。 3.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疑难,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确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1) 诗人苏轼笔下的西湖有哪两种不同的美?(“水光潋滟晴方好” 描写西湖晴天的水 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 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2)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子?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西湖就像那风姿万千 的美女西施一样,都具有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这样来写,把西湖的自然美人化、 具体化、形象化了。正因为深得审美经验的苏轼把西湖比成西子,所以

5、人们又称西湖为西子 湖。 )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小组与同学互读互评,读中感悟,读中悟情。 2.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 3.感情朗读,练习背诵,深入体会诗意。 五、课外延伸:朗读描写西湖的诗词。 课件展示: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了解洞庭湖 : 洞庭湖,在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和重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 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

6、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 湖面积 3968 平方千米,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湖外 有湖,湖中有山,风景迤逦,景色优美。 2.导入课题 : 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 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 。学生齐读课题。 3.了解作者 :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 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 。 二、欣赏范读,感悟古诗。 1.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2.自己练习朗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3.同位互相检查,相

7、互评议。 4.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指名读诗,全班交流,读准节奏。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师生评议,教师小结。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 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 像景亮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陀螺。 )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一)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边读边展开想象,想象

8、诗中的画面。 (二)感情朗读,交流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 “和”是什么意思?(和谐,优美。 ) (2) 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湖上无风, 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 (3)教师评议并小结:“镜未磨”三个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 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 ,波澜不惊,湖光和秋 月才能两相协调。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 : 月亮把银色 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下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5)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9、:应该才能怎样读好这两句诗?(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 (6)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2.品读后两行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里的“山”指的是哪座山?(洞庭湖中的君山。 ) (2)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这两句诗从形、色两方面表现了洞庭山水工艺品 般的画面美,照应了前两句诗中的“和” 。 ) (3)作者云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比喻,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形象地表现了景色的优美,表达了作者对所见景色的喜爱之情。 ) (4)鼓励学生说说自己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 : 在月亮银色 的光辉映照下,洞庭山

10、显得更加青翠,洞庭水显得更加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 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 (5)引导学生读好诗句:应该才能怎样读好这两句诗?(读出惊讶或赞叹之情。 ) (6)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引导小结,升华感情。 1.交流探究 : 这首诗向我们呈现了哪两种美?(第一、二行诗描绘的是在浩淼的洞庭湖 上,一轮秋月高挂天空,湖面静得像一面没磨过的铜镜,写出了一种独特的柔美。第三、四 行诗,诗人巧用一个“遥”字把镜头拉开,湖中的舟山恰似“白银盘里一青螺” ,画面极其 壮美,全诗形成了柔美与壮美相和谐的意境。 ) 2.教师小结:这首诗从一个“望”字

11、着眼, “水月交融” “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 庭山水” “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美妙、别致 ; 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 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 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3.鼓励学生感情朗读,背诵积累。 五、结合积累,拓展延伸。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像本课我们学习的这首诗一样, 以山水等自然景物为题材的诗是山水诗, 在平时的学 习和课外阅读中你一定积累了不少这样的诗。 2.小组学生回忆交流。 3.小组代表朗诵古诗,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4.课件出示,朗读积累: 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绝 句 (唐)杜甫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五、课外阅读,积累古诗。 课外搜集苏轼、刘禹锡的其他古诗,阅读积累,和同学一起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