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复习材料-修订编选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9415256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3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教育复习材料-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科学教育复习材料-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教育复习材料-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教育复习材料-修订编选(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到检验和发 展 。 2、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除操作技能外,广 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3、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授数学、自 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 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 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5、科学性原则

2、:5、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正确解释学 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6、启蒙性原则:是指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 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 7、系统性原则:是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认 知规律编排。 8、时代性原则: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与 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9、地方性原则:是指应联系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10、季节性

3、原则:是指应联系季节变化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遵循季节性的原则来选编科学教育的内容, 既能丰富、加深学前儿童对季节的整体理解,又能帮助学前儿童理解事物变化与季节之间的关系关系。 11、观察: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启发学前儿童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客观世界的事物与现象, 使之获得具体的印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的一种方法。 12、小实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 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13、分类:亦称“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异同,把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即把一组物体按照特定的标准加 以区

4、分,抽取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的过程。 14、文学艺术的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过程中运用低幼文学作品、低幼艺术作品等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活动的内容和手段,来进行科学教育,以达到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素养目的一种方法。 15、信息交流是指学前儿童将所获得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和交换。 16、科学小制作:就是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纸、布、泥或其他自然材料和无毒无害的废旧材料制 作各种简单的玩具或陈列品,使儿童在这种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积累简单的科学经验,掌握一些粗浅的科技 知识和操作技能。 1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是指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的发展,由教育者创

5、设、规划的一种具有 科学教育价值的环境。 18、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无 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选择性科学活动的地方。 19、园地:是指幼儿园房舍以外的场地,包括环境的绿化、美化,以及草地、花坛、小菜地、动物饲养角、 水池、沙箱等。 20、科学活动室(科学桌):科学活动室是指在幼儿园建立的,专供学前儿童进行选择性科学活动的场所。 2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22、科学教育中的“社会资源”:是指学前儿童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以利用于科学教育内容的一切 人力

6、、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 23、 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 : 是教师按计划安排专门时间组织全体幼儿参加的活动。 按教师指导程度, 以及组织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将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分为集体教学活动、区角活动和偶发性活动等。 24、整合性要求:是指在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中,将科学领域不同的内容、目标、活动形式进行有机的整合。 25、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决定学习 的内容、 学习的方法和技能, 并创设相应的环境, 提供合适的材料, 面向全体学前儿童开展的科学教育活动。 简单的说,是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活动。 26 偶发性科学活

7、动:是指学前儿童由外界情景诱发引起,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科学现象展开的一种科学探 索活动,是科学教育中特有的一种活动。 27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以科学教育为对象,根据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现象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分析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8 观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评价者行为进行现场观察或测量,并对观测结果做出评定的一种方 法。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情境观察、行为核对等三种类型。 29 自然观察:是评价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自然观察法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运用时,往往在观察前就明确好

8、所需观察行为和事件的类型,观察时只需等候 行为或事件的发生,并作详细的记录。 30 情境观察:是事先创设一种情境,以此引发评价者想要观察到的学前儿童的行为,从而来测试评价学前 儿童发展水平的一种方式。 31 行为核对:是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确定观察内容,并制定一个观察核对表。评价者根据观察 到的事件或行为, 对照观察核对表中的各个项目逐条检核, 在符合的条目上做记号, 并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 32 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面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 的访谈法有问题测试和情境问题测试两种具体的类型。 33 问题测试:是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直接进行回答

9、,即由评价者提出问题,被评价者回答的方式进行。 34 情境问题测试:是指先由评价者设计一个需要思考的情境,然后要求学前儿童根据他们已熟悉的科学经 验、事实,或科学概念来解释这个情境中出现的新现象。 35 作品分析法:是根据学前儿童的各种作品(图画、泥塑、所编故事、儿歌等)分析学前儿童科学素养发 展水平的一种方法。 36 幼儿园的“探究性教学” : 是指教师有目的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37学前儿童教育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儿童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3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实验的方法: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或学前儿童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 通过简

10、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的一种方法。 39 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是指选择的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应从自然界的整体出发,根据客观规律, 正确解释学前儿童周围生活中的有关的自然现象和自然物。 40时代性要求:是指要根据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来选编科学教育内容,使选编的内容跟上时代 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 任务 1(任务 1(待评阅待评阅) ) 一、单项选择题(共 5 题,每题 2 分) 第 1 题. 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年间。 B. 同治 第 2 题. 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 C. 思维、自然和社会

11、的知识体系 第 3 题. 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 ) C. 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第 4 题. 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 )。 C. 布鲁纳 第 5 题. 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 ) B. 墨子 主观题 共 19 题(满分 90 分) 二、填空题(共 6 题,每题 2 分) 第 6 题. 以认识春夏秋冬为主线,将儿童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 _ 以季节为主线 选编科学教育内容的方法。 第 7 题. 7、在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_ 家庭中_ 接受科学教育。 第 8 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

12、次,即学前儿童科 学 教 育 的 总 目 标 、 年 龄 阶 段 目 标 、 单 元 目 标 和 活 动 目 标 层 次 。 第 9 题. 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 _科学性_的要求 第 10 题. 按科学素养的不同领域分,科学教育目标包括科学知识教育目标、_ 科学能力、 方法 _教育目标和科学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第 11 题. 1999 年,由中国科协提出了一项为期 50 年的国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民科 学素质行动计划,即“ 2049 计划 ” 三、名词解释(共 6 题,每题 4 分) 第 12 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

13、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 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第 13 题. 科学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 到检验和发展 。 第 14 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目标 也可以称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领域目标,是学前阶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 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方向, 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 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第 15 题. 系统性原则 在具体选择编排科学教育内容时所要遵循的原则之一。 主要指选编的科学教育内 容是按照由近及远、由简及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

14、认知规律编排 第 16 题. 科学教育 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科学素质的教育。具体地说,科学教育是系统传 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动。 第 17 题. 技术 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除 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 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四、简答题(共 6 题,每题 6 分) 第 18 题. 科学经验与科学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经验是指学前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通过他们的亲自操作,以自身的感觉 器官直接接触周围世界,所获取的具体事实和第一手经验。 科学概念是对事物本质。抽象的认识,

15、是对具体事物概括的结果 科学经验和科学概念是有区别的,介他们又坚密联系,科学概念的形成信赖于科 学经验的获得,科学经验影响着初级科学内涵的获得。果,鼠标左键拖拉下方边 界可调整输入框高度 第 19 题. 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1)目的任务不同: 科学是用以认识世界,理解事物,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 回答“为什么?”技术是用以改造世界,发明事物,设计、构造以获得有用物品的 方法技能,是回答“怎么做?” 2)社会功能与价值标准不同: 科学一般不具有明确的直接的社会目的与追求,技术则是必定具有明确的直接 的社会和经济目的。 3)成果形式与肯定方式不同: 科学重理论,以实验检验理论正

16、确与否。科学的突破叫发现。技术重实践,以 试验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技术的创新叫发明。 第 20 题. 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 全面性与整体性。 连续性与一致性。 可行性与可接受性。 社会性与 时代性。 辩证统一性。 第 21 题. 阐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可以称之为纵向结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 标按其层次,从上到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可以分解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活动目标等四个层次。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也可以称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领域目标,是学前阶 段科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 它原则性地指出在学前阶段进行科学教育的范围和方 向,是科学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第 22 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什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主要有以下六个基本原则: (1)科学性:指所选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