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辅助设备系统检修技术规程江苏标准2020版

上传人:沧海****3 文档编号:149412639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站辅助设备系统检修技术规程江苏标准2020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泵站辅助设备系统检修技术规程江苏标准2020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泵站辅助设备系统检修技术规程江苏标准2020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泵站辅助设备系统检修技术规程江苏标准2020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泵站辅助设备系统检修技术规程江苏标准2020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泵站辅助设备系统检修技术规程江苏标准2020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站辅助设备系统检修技术规程江苏标准2020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B32/ T ? 2020 1 泵站辅助设备系统检修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泵站辅助设备系统的检修项目、检修周期,检修准备、设备解体、设备组装,检修工 艺及质量标准、试验与验收等。 本标准适用于大型、中型泵站的辅助设备系统的检修。小型泵站的辅助设备系统检修可参照执行。 泵站辅助设备系统检修除应符合本标准外, 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备制造商的技 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0948 泵站技术管理规

2、程 GB50235 工业金属管道施工规范 SL 317 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 SL 637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DB32/T 1005 大中型泵站主机组检修技术规程 DB32/T 1360 泵站运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辅助设备系统 auxiliary equipment system 为泵站主机组配套的油系统、气系统、水系统设备的统称。 3.2 油系统 turbine oil system 由油泵组、压力容器、回油箱、安全阀、溢流阀、压力检测元件、管道及附件等组成,为泵站主机 组及其他设备给油、排油、润滑、散热、传动等服务的系统。

3、 3.3 气系统 compressed air system 由空气压缩机组、压力容器、安全阀、压力检测元件、管道及附件等组成,为泵站主机组及其他设 备通风、断流、清扫所需要的压缩空气等服务的系统。 3.4 水系统 water supply system 由水泵、制冷设备、逆止阀、底阀、压力检测元件、管道及附件等组成,为泵站主机组及其他设备 冷却、润滑、排水、检修、消防等服务的系统。 3.5 设备检修 equipment overhaul 对辅助设备进行解体,更换主要零件或部件,使其恢复各项性能指标的行为,分为定期检修和故障 检修。 3.6 检修周期 repair cycle 辅助设备系统两次

4、检修之间的时间间隔。 4 一般规定 4.1 泵站管理单位应按照 GB/T 30948、DB32/T 1360 的规定,建立辅助设备系统的运行管理、缺陷管 理、维修管理等制度。 4.2 泵站管理单位在辅助设备系统运行过程中,应按照 DB32/T 1360 的规定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对设 备进行维护、保养、局部维修,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4.3 泵站管理单位应制定辅助设备系统检修工作计划、方案、工艺流程。 4.4 泵站管理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4.5 泵站辅助设备系统检修后,应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5 检修周期 5.1 油泵组 5a 或运行 4000 h5000 h,空气

5、压缩机组 5a 或运行 4000 h,离心泵、深井泵、潜水泵 2a 或运行 4000 h5000 h,系统管路、闸阀 10a。 5.2 运行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检修。 DB32/ T ? 2020 3 5.3 特种设备、元器件的检修周期,应按相关规定执行。 6 检修准备 6.1 检修准备工作包括查阅资料、确定检修性质、编制计划、组织人员、置备工具、采购材料、落实 安全措施、办理许可等。 6.2 通过查阅运行记录、维修记录和总结、设备图纸等技术资料,确定检修项目。 6.3 配备和检查检修所需的备品备件、工器具、安全用具、消防器材和防护用具。 6.4 落实安全组织措施,设立专(兼)职安全

6、员,配备特种作业人员,设置警示标牌,开具电气操作 票、动火工作票等。在主汛期进行检修,应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6.5 检修影响到主机组正常运行的,应办理检修许可手续。 7 油系统检修 7.1 检修项目 油泵组、压力容器、回油箱、安全阀、溢流阀、压力检测元件、管道及附件的检修项目见表 1。 表 1 油系统检修项目 序号 检修对象 检修项目 1 油泵组 螺杆泵 1. 调整压盖与轴的间隙,更换填料或修理机械密封; 2. 更换轴承; 3. 调整联轴器同轴度; 4. 调整螺杆直线度及磨损; 5. 检查泵体内表面磨损; 6. 更换电动机轴承 柱塞泵 1. 调整压盖和轴的间隙,更换密封; 2. 检查配油盘表

7、面的磨损情况; 3. 检查缸体的配油面磨损情况; 4. 检查变量头和止推板的磨损情况; 5. 检查滑靴端面的磨损情况; 6. 检查滑靴和柱塞铆合情况 齿轮泵 1. 更换密封; 2. 更换齿轮; 3. 更换泵壳; 4. 更换轴承; 5. 调整联轴器同轴度 2 压力容器 1. 清洗容器; 2. 修补容器; 3. 更换受损受压元件; 4. 压力试验 3 回油箱 1. 渗漏修补; 2. 渗漏试验 表 1 油系统检修项目(续) 序号 检修对象 检修项目 4 阀组 安全阀 1. 更换导向零件; 2. 更换调节圈; 3. 更换密封面; 4. 更换填料; 5. 更换垫片; 6. 更换调压弹簧,重新调整开启压力

8、; 7. 更换安全阀 溢流阀 1. 更换调压弹簧; 2. 更换阀芯,并研磨; 3. 更换密封垫; 4. 更换溢流阀 截止阀 1. 研磨密封面; 2. 修复密封面; 3. 更换填料; 4. 更换垫片; 5. 更换截止阀 5 管道及附件 见表 11 6 压力检测元件 更换压力检测元件 7.2 设备解体 7.2.1 解体前应关闭检修设备与系统之间的闸阀,拆卸与检修设备相连接的进出管路及仪表、附件。 7.2.2 螺杆泵解体步骤为: a) 拆卸连轴器和地脚螺栓; b) 拆卸压盖,拆卸检查同步齿轮; c) 拆卸后端盖,检查垫片、止推垫片、轴承、定位塞; d) 拆卸前压盖,拆卸检查主从动螺杆及密封; e)

9、检查磨损部件及密封件。 7.2.3 柱塞泵解体步骤为: a) 拆卸联轴器弹性螺栓; b) 拆卸进出油管道; c) 拆卸底脚固定螺栓并将油泵移至检修场地; d) 拆卸变量端内六角螺栓,取出变量机构及变量头止推板滑靴; e) 拆卸定心弹簧外套、内套,取出缸体; f) 拆卸联轴器端内六角螺栓,取出配油盘; g) 检查磨损部件及密封件。 7.2.4 齿轮泵解体步骤为: a) 检修、清理油箱及其附件; b) 拆卸连轴器和地脚螺栓; DB32/ T ? 2020 5 c) 拆卸后端盖,检查轴承; d) 拆卸压盖,检查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 e) 检查磨损部件及密封件。 7.2.5 油系统中管路、闸阀解体步骤

10、见 10.2,配套电动机解体步骤见 11.2。 7.3 质量标准 7.3.1 螺杆油泵检修的质量标准见表 2。 表 2 螺杆油泵检修质量标准 序号 部件名称 质量标准 1 螺杆 1. 螺杆表面要求不得有伤痕,螺旋面粗糙度为 1.6 m,齿顶表面粗糙度为 1.6 m; 2. 螺杆轴颈圆柱度为 1/4000,螺杆轴线直线度为 0.05 mm; 3. 螺杆齿顶与泵体间隙为 0.14 mm0.33 mm; 4. 螺杆啮合时齿顶与齿根间隙为 0.14 mm0.33 mm,法向间隙为 0.12 mm0.25 mm 2 泵体 1. 泵体内表面粗糙度为 1.6 m; 2. 泵体、端面和轴承座的配合面及密封面应

11、无明显伤痕,粗糙度为 1.6 m 3 轴承 1. 滚动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 H7/k6; 2. 滚动轴承与轴承箱配合采用 H7/h6; 3. 滚动轴承外圈与轴承压盖的轴向间隙为 0.02 mm0.06 mm; 4. 滚动轴承的滚子采用热装时,加热温度不超过 100,不得用火焰直接加热; 5. 滚动轴承的滚子和内外滚道表面不得有腐蚀、坑疤、斑点等缺陷; 6. 滑动轴承衬套与轴的配合间隙为轴颈直径的 1%2%; 7. 滑动轴承衬套与镗孔的配合为 R7/h6 4 密封 填料 密封 1. 安装时应保证封油环对准油入口; 2. 填料尺寸正确,切口平行、整齐、无松散,接口与轴心线成 30 角; 3. 压装填

12、料时,填料圈的接头必须错开,一般接口交错 120 角; 4. 压盖与轴的间隙应为 0.40 mm0.50 mm 机械 密封 1. 压盖与垫片接触对轴中心线的垂直度为 0.02 mm; 2. 安装机械密封符合技术要求 5 联轴器 1. 联轴器与轴的配合采用 H7/js6 或 H7/k6; 2. 联轴器端面间隙为 2 mm4 mm; 3. 弹性联轴器找正时,径向圈跳动不大于 0.10 mm,端面圈跳动不大于 0.08 mm 6 齿轮转动 装置 1. 主动齿轮与轴的配合为 H7/h6,从动轮与弹性元件的配合为 H7/h6,弹 性元件与轴的配合为 H7/h6; 2. 弹性元件质量应符合技术要求,内表面

13、粗糙度为 0.8 m,如有裂纹或一 组弹性元件严重磨损,f 值小于 0.5 mm 时应更换(见右图) ; 齿轮不得有毛刺、裂纹、断裂等缺陷。两齿轮的接触面积,沿齿高不小于 40%,沿齿宽不小于 55%,并均匀地分布在节圆线周围。齿轮啮合侧间隙为 0.08 mm0.10 mm 7.3.2 柱塞油泵检修的质量标准见表 3。 表 3 柱塞油泵检修质量标准 序号 名称 质量标准 1 配油盘 1. 表面磨损,可将其放在二级精度的平板上用 M10 氧化铝研磨,经煤油冲洗; 2. 表面的粗糙度为 0.1 m,其表面的平面度为 0.005 2 缸体 配油面粗糙度为 0.2 m,其表面的平面度误差 0.005

14、3 变量头 表面的粗糙度为 0.1 m 4 止推板 表面的粗糙度为 0.1 m 5 滑靴 1. 端面磨损严重,应重新更换,轻微磨损可抛光处理,其表面粗糙度为 0.2 m; 2. 与柱塞的铆合球面应连接紧密,如脱落或松动,应返厂修理 7.3.3 齿轮油泵检修的质量标准见表 4。 表 4 齿轮油泵检修质量标准 序号 名称 质量标准 1 齿轮 1. 齿轮啮合齿顶间隙为 0.2 m0.3 m; 2. 齿轮啮合的齿侧间隙见表 5; 3. 齿轮两端面与轴孔中心线垂直度公差值为 0.02 mm/100 mm; 4. 两齿轮宽度一致,单个齿轮宽度误差不得超过 0.05 mm/100 mm,两齿轮端面平行度公差

15、值为 0.02/100 mm; 5. 齿轮啮合接触斑点应均匀分布在节圆线周围, 其接触面积沿齿宽应大于 60%, 沿齿高应大于 45%; 6. 齿轮与轴的配合为 H7/m6; 7. 齿轮端面与端盖的轴向总间隙为 0.05 mm0.10 mm; 8. 齿顶与壳体的径向间隙为 0.10 mm0.15 mm 2 轴与轴承 1. 轴颈与滑动轴承径向间隙为 0.001 D0.002 D; 2. 轴颈圆柱度公差值为 0.001 mm,表面不得有伤痕,粗糙度为 1.6 m; 3. 轴径最大磨损量为 0.01 D; 4. 滑动轴承外圆与端盖配合为 R7/h6; 5. 滑动轴承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公差值为 0.0

16、1 mm; 6. 滚动轴承内圆与轴的配合为 H7/js6; 7. 滚动轴承外圆与端盖的配合为 K7/h6; 8. 滚动轴承无内圈时,轴与滚针的配合应为 H7/h6 3 端盖 1. 端盖加工表面粗糙度为 8.2 m,两轴孔表面粗糙度为 1.6 m; 2. 端盖两轴孔中心线平行度公差值为 0.01 mm/ mm,两轴孔中心距偏差为 0.04 mm; 3. 端盖两轴孔中心线与加工端面垂直度公差值为 0.03 mm/100 mm 4 壳体 1. 壳体两端面粗糙度为 8.2 m; 2. 壳体内孔中心线与两端垂直度公差值为 0.02 mm/100 mm; 3. 壳体内孔圆柱度公差值为 0.020.03 mm/100 mm 5 轴向密封 1. 填料压盖与轴的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